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彭晓琴。如果用三个标签来定义我自己,我想一个是HR,也就是我所从事的本职工作。还有一个就是小提琴,我从小就对小提琴有莫名的好感,后来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我接触并深深地爱上了她,而我的名字“晓琴”与“小提琴”有几分相像,所以大家可以用小提琴来记忆我的名字。第三个标签是拆书学习法践行者,希望通过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三级拆书家,让拆书学习分享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做自己的学习促进者。
(拆书帮介绍)
大家对“拆书帮”是否有所了解呢,在这里,我还是重新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并且规划具体的运用。 拆书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就是便签法;组织学习的应用就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这也是我们一会儿将进行的具体活动。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组织,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面对一项实质性请求,凡是能使顺从率达到最初的三倍(在我们的实验室里是从17%提高到了50%)的手法,必然在现实中早就被人变着花样地用过了,这是毫无疑问的。比方说,劳工谈判就经常采用以下策略:提出极端的要求,但并不指望对方同意,只不过从这一立场他们可以方便地往后退,并让对方作出真正的让步。这样看来,最初的请求越大,这套做法的效果越好,因为让人产生错觉的空间也相应较多。但这么做是有限度的。根据以色列巴尔▪伊兰大学对“拒绝—后撤”技术的研究,最初的请求要是极端到了不合情理的地步,便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此时,首先提出极端要求的一方会被认为是缺乏诚意的。对方并不会觉得从完全不切实际的立场后退是真正的让步,故此不会回应它。真正有天分的谈判人员会把最初的立场稍作夸张,够他讨价还价、来上一连串小小的让步,最终从对方那里得到理想的结果就行了。
接下来我简单介绍一下今天拆的这本书—《影响力》,是由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全球知名说服力研究权威西奥迪尼编著的,书中介绍了六个影响力原则: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这本书从实践技巧的角度,加上大量的案例分析,全方位地提高你影响他人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通过阅读这边书,你会发现,在工作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运用影响力的原则在解决和处理问题。
我已经把今天要拆的页面发送到微信群里了。下面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把拆页进行阅读。
我刚才发给大家的拆页,是影响力六个原则中的“互惠”原则。互惠原则是说,要是人家给了我们什么好处,我们应当尽量回报。由于普通人大多数讨厌一味索取、从不回报的家伙,所以我们往往会想方设法地避免被别人看成是揩油鬼、忘恩负义的王八蛋,或是不劳而获的懒虫。
要让互惠原则发挥作用,片段中给出了一个小工具,就是互惠式让步。在这本书中,作者引用过一个自己的例子:在街上,有一个小男孩向他推销马戏团的门票,票价是300元,作者就犹豫想要走了,这时小男孩拿出几根棒棒糖,问道,要是门票不买,那买几根棒棒糖如何,一根只要2元钱,最后作者买了几根棒棒糖回家。
面对一项实质性的请求,要使顺从率提高,那么在最初的时候就需要把请求进行夸大,当然夸大也是要有限度的,不能极端到不合情理的程度,而是应该对最初的立场稍作夸张,有讨价还价的空间,最后才能从对方那里得到理想的结果。
A1:
这让我想起之前和妹妹去云南旅游的时候,最后一天我们没赶上去沙溪古镇的车,在路边看到一辆三轮摩托车,就想到附近转转,司机就建议包车一天陪我们玩,我们想想好像也可以。那价格呢。司机说,一天来回,两个人就按300块钱吧。我们对包车价格没有把握,但是感觉300元还是贵了点,就问能不能便宜点。司机说我们要去好几个地方呢,而且还是来回,300不会贵啦。我们先装作犹豫想要走,司机就说,那要不我便宜点,250不好听,那就220好不好。我看司机这么快就降价,里面的水分应该不少,所以我就开了一个更低的价格,150元,然后说,如果不行就算了。司机马上就说150真的不行,要不180吧。我们假装犹豫了一下就同意了。
司机在面对我们第一次犹豫的时候就很快降低了价格,这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信号,这时主动权是在我们的手上,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期望值是多少,一般情况下对方不会轻易就马上同意我们的期望值,这中间还会几轮有讨价还价,所以要开一个比期望值更低的价格,当然也不能低到让对方一听就想跑的价格,比如说开价50元或者80元。
A2:
为了更有效快速的确定6月份招聘目标,我计划利用这个原理和小伙伴们这样沟通:
1、首先确认我的理想值(招聘10个人,以发送offer为准)
2、在这个理想值的基础上,稍作提升(招聘10个人,6月份就要报到)
3、让小伙伴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困难,做2~3次的小小让步(让小伙本们觉得我能理解他们,倾听他们,并且给予他们支持)
4、最后大家达成一致(双方有沟通和调整,便于快速达成一致)
今天分享的是来自于影响力的互惠原则,刚才通过我个人的例子和未来的运用,大家是否有回忆起自己遇到的类似例子呢,如果有,今天学习了这个原则你们计划未来怎么运用呢,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和同事或者上级沟通问题的时候,运用这个原则,如何快速的让对方认同我们的想法,达到我们的预期值,希望大家在未来可以积极的运用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