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原书第2版)(珍藏版)》 所属活动: 南宁老友分舵第57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如何消除别人的误会 学习目标: 学会用四步法来消除误解

开场:

大家好,我是一级拆书家阿米。(F)今天我带来了一本沟通类的书,叫《关键对话》,它介绍了一套非常有效的沟通技巧,帮助我们在遇到一些充满火药味的场合时,能够通过和平的谈话方式来解决问题,避免无所谓的争吵。(A)这本书被《纽约时报》评选为全美畅销书,10年畅销300多万册,里面提到的方法被《财富》500强企业中的300多家采用,受到《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科维的强烈推荐,影响力非常大!(B1)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过一些关键时刻,比如:公司的讨论会议上同事和你针锋相对,你提醒朋友还钱他总是各种理由推托,邻居把杂物堆在走廊影响你出入……遇到这些情况,你是选择忍受还是强烈反击呢?相信这本书能给你提供很多沟通技巧。(B2)如果沟通中,你的真实意图被对方误解了,导致谈话产生不愉快时,怎么办呢?这本书就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关键对话》P74-75

 

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

有时候,即使你没有做任何不尊重对方的举动,他们还是会在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诚然,尊重感出现危机,有时是因为你的做法明显伤害了对方,但还有些时候,令对方产生这种感受完全是无心之过。

对共同目的来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你的话绝无恶意,但对方仍会觉得你的目的是要伤害他们,或是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道歉显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既然你本来就没有恶意,道歉岂不是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证明你自己虚伪吗?那么,你又该怎样重建共同目的和互相尊重感,以便把对方拉回到对话框架中呢?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以下两部分。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举例如下。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这样一来,你就能消除安全威胁,继续讨论视察问题,寻找补救措施了。

“很不幸,就在我准备安排视察工作时,公司副总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当场解决,否则会给公司业务带来巨大影响。这样吧,我看明天能否让她过来视察你们的工作,她要来这里参加剪彩仪式,我看看到时候能否向她展示你们的工作成绩。”

在对比法的两段式陈述中,否定部分相对更为重要,因为它解决的是可危及安全感的误解问题。对辛苦工作的员工来说,他们误以为你根本不关心他们的付出,懒得向他们通报情况,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此,你必须首先说明不希望出现的情形以便消除误解,让对话中的安全感恢复到正常水平,然后再说明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记住,营造安全氛围永远是第一位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学习者通过学习今天的片段内容,再次遇到被别人误会、即将引起争吵的情况时,可以学会用对比法的四个步骤来消除误会,平息对方的激烈情绪。


大家是否都有过被误会的经历呢?有时候,一句无心的话、一个无意识的举动、甚至是好心的帮助和建议都可能让对方误解。为什么会被误会呢?可能是我们的表达方式不当,或者场合不对,或者双方的经历不一样,产生的想法就不一样……被误会了怎么办呢?可以用这本书介绍的——利用对比来消除误会的方法,可总结成四个步骤:暂停争执、否定误解、肯定尊重、表明目的。

这个方法具体怎么用呢?我举个例子来详细说明一下。

比如,你在家里要看电视,发现遥控器找不到了,就随口问一下你家孩子或者其他家人:“哎,电视遥控器放哪了啊?”

要是你的声音大了一点,他就有可能误会你在责问他,就不高兴:“我怎么知道啊!又不是我乱放的,上次又不是我看电视!”

显然,他以为你是在责问他。大多数人可能会马上怼回去:“我又不是这个意思,你这是什么态度啊!还跟我大吼大叫!”这样的回应就会导致矛盾升级了。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暂停争执”,不要揪着这个误会继续争吵。

接着第二步,“否定误解”,你要指出对方可能误解的地方,并表示否定,你可以这样说:“我不希望你会觉得我在责怪你,说你乱放东西。”

然后第三步,“肯定尊重”,指出对方做得好的地方,表示你的认可和尊重,接着说:“相反,我知道你一般都会把东西收拾好的,比我还要细心。”

最后第四步,“表明目的”,清楚地告诉对方你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因为我找不到,所以想问问你有没有看到遥控器放在哪里啊,帮我找一下。”

经过这四步,对方是不是就能放下误会,理解你的真实意图了呢?换作是你,听到别人跟你这么说,你还会觉得他是在跟你过不去吗?

 

(适用边界)所以,如果你当前的言语行为让对方产生误会,有可能导致矛盾冲突的时候,你想继续和对方维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去打消对方的误会。可以在产生误会后使用这四个步骤,也可以先设想可能发生什么样的误会,提前使用后面三个步骤,给对方打一剂预防针,避免误会发生。

 

(预防异议)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我用了这四个步骤对方还是不相信我,不肯跟我好好说话怎么办?那你可以注意一下,你们双方的矛盾是否还停留在当前的误会上。如果是当前的误会还未消除,你可以再用一次四步法,更详细地说明你的尊重和真实意图。如果你们双方的矛盾已经牵扯到一些其他事情上了,对方可能在翻旧账,或者是受其他事情的影响,那你就要想想其他沟通方法了,因为这已经超出这个方法的适用范围,你需要换其他沟通方法来处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  规划未来应用


(分布催化1)这四个步骤要应用到生活中,才知道有没有用。大家想想,未来的一个月内,自己有可能在什么情况下遭遇误会呢?比如,你有一个同事做事效率有点低,你打算下周跟他提些工作上的建议,他会不会有误解,以为你在炫耀自己的工作能力,或者看不起他呢?又比如你有两个朋友吵架闹翻了,你想做调解人,打算下周找其中的一个朋友聊聊,他会不会对你有什么误解?以为你只是在帮另一个朋友说话,不支持他呢?……大家可以先用1分钟的时间想一下自己会不会遇到类似的事情,未来一个月内和家人、同事、朋友、甚至邻居的相处中,自己可能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场合、说了什么话或者做了什么举动,可能会让别人产生什么样的误解。想好了就可以把这个场景写在便签纸上。

 

(分布催化2:1分钟后不少小伙伴已经写好了。那接下来,请大家运用刚才我们学到的方法,暂停争执、否定误解、肯定尊重、表明目的,按步骤写下自己是如何消除这个误会的。每个人写完后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5分钟后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自己的案例。


学习者案例:我妈妈是一个内心很敏感的人,有时候她和其他阿姨去跳了广场舞回来,我工作忙来不及搭理她,她就会很难过,以为我嫌她烦,或者是生气了。其实我只是忙着,没有回应得很热情。如果下个月我妈妈来,还是遇到这种误会的情况,我会对我妈妈说:“妈妈,我并没有觉得你烦,说你吵闹,你每天做那么多好吃的菜,把我养得这么胖还一直叫我吃,我很开心!我希望你在这过得开开心心的,每天该吃就吃,该睡就睡,该去跳舞就跳舞。有时候我只是工作忙没有表现得很热情,但你也不要因此难过,你一直是我最爱的妈妈!"


感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应用得很不错!那我们再回顾一下这个消除误会的四步法:暂停争执、否定误解、肯定尊重、表明目的。中国人说话会比较委婉,后两个步骤可能说不出口,但大家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得更自然一些,通过刻意练习去养成一个习惯,重要的是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尊重,明白你的真实目的。希望大家能多提醒自己运用这四个步骤,减少误会,让沟通更加顺畅。因为时间关系,就不请其他小伙伴分享了,回头可以继续在学习群里分享一下自己的案例。那今天的拆书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