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张丽萍,用三个标签来介绍我自己:以前经常做情绪的奴隶,现在正在和情绪博弈,将来要做情绪的主人;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本次现场RIA学习之后,学习者能够“在表达失望或不满时,利用“我(感到)……因为我…… ”的表达方式让对方清晰的认知到你的需求,从而做出你所期待回应;
【图书介绍】
F(特征):93字
这本《非暴力沟通》的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他是是国际性缔造和平组织非暴力沟通中心的创始人,本书讲解了“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帮我们去除掉隐蔽的精神暴力,以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
A(优势):44字
这本书豆瓣评分8.5,在沟通类图书当中属于必看书目,非常畅销;内容实用且案例很多,便于理解;
B(利益):105字
如果我们用心体会,会发现在生活中,言语不当带来的情感或精神上的伤害远比肉体的伤害令人痛苦的多;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会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敌视,依照这本书提供的方法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
(拆书技能观察点2: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者理论类图书)
(拆书技能观察点5:FAB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FAB)
片段介绍:
我今天分享的片段主题是:有效表达失望或不满的情绪。
接下来请各位小伙伴阅读拆书原页,阅读完毕后可举手示意。
原书拆页:(《非暴力沟通》P49-50)436字
如果我们想利用他人的内疚,我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家长也许会和孩子说:“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言下之意是,他们快乐或不快乐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看到父母的痛苦,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遗憾的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
使用以下表达方式时,我们可能就已经忽视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1)只提及相关的事情。
“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使我很生气。”
“这件事令我心神不宁。”
2)只提及他人的行为。
“我生日那天你没打电话,我很伤心。”
“你没有把饭吃完,妈妈很失望。”你没把
3)指责他人。
“我很伤心,因为你说你不爱我。”
“我很生气,因为老板说话不算数。”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例如
1)“看到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我很不高兴。因为我重视公司的形象。”
2)“你没把饭吃完,妈妈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
3)“老板说话不算数,我很生气。因为我想有个长假去看弟弟。”
(拆书技能观察点3:所选拆页,包括how的内容;且总页不超过2页图书内页)
What:68字
原文片段表达的是“在表达失望或不满时,如何利用‘’我(感到)……因为我……”的表达方式让对方清晰的认知到你的需求,从而做出你所期待回应;
Why:76字
当我们在表达失望、不满时,真正想表达的是我们某方面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因此,我们将自己的需求表达的越具体,对方也就会理解的越清晰,从而做出你所期待的回应;
How:237字
原文为我们提供了三个反例:只提事儿、只提某人的某行为、指责他人,事儿和行为其实都是客观的事实陈述,第三个例子指责他人的这种行为我们是要尽量避免的;以上三个反例都只表达了我们的客观事实和感受而没有表达出我们的需求,表达方式是:事实+感受;
如何利用“我(感到)……因为我……”这个句式,将感受和需求都清晰的表达给对方呢,表达失望/不满情绪的三步走:事实+感受+需求。
第一步:客观的描述事实——发生了什么事情或对方出现了什么行为;
第二步:陈述自己的感受——这件事情让我感到;
第三步:说出自己的需求——思考当前事实和自己的感受之间的关系,找到自己出现当前情绪真正的原因,因为……;
【适用边界】61字
这样既表达出你的情绪状态又明确表达出需求的方式,适用于所有我们想要表达失望或不满时的场景;当你想要表达自己失望或不满的情绪时把这种方法用起来吧~
【不这样做的坏处】73字
如果我们只表达感受不表达需求,对方很容易对我们的表达做出错误的理解,或刻意迎合或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无法更好的去解决问题,甚至可能会让情况越来越糟。
【举例】399字
老公每个周末从洛阳回来的时候特别喜欢开夜车,总是到半夜12点多甚至更晚才到家,我每次都会很烦躁的说:“你每次都回来这么晚,我很烦躁!”老公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嬉皮笑脸就混过去了。
现在想来是我使用了错误的表达方式:事实+感受;
我想如果用以上的步骤,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是不是更好呢:
1、 客观事实是什么?当前的事实是他回来的很晚;
2、 我当下的感受是什么?我的感受是这件事情让我很烦躁;
3、 那我烦躁的主要原因是不是因为他回来的晚呢?如果只是因为回来的晚,我完全可以自己睡自己的啊,他什么时候回来关我什么事儿~此时我发现,其实我烦躁的原因是担心开夜车的他是否安全,这才是未被满足的需求。
找到了事实、感受、需求后,我可以这样来表达:“你每次都回来这么晚【事实】,我很烦躁【感受】!因为你一刻不进家门,我就会一直很担心你的安全问题【需求】。”
这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出的情感和需求确实差异很大呢;我想当他了解到我烦躁的原因是担心他的安全,相信他会考虑早些出发早点儿回家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沟通会让我们的感情保鲜,心与心的距离更近。
(共计951字)
(拆书技能观察点6:I的讲解中有举例说明)
(拆书技能观察点7: I的讲解拆书家提到了不那么做的坏处)
【A1激活经验】
(250字)大家想象一下,你最近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一次约会的迟到,你对他说:“你又迟到了,你老是这样,我很生气!”对方以为你是因为等的久了生气,却不知道其实你生气的原因是因为你认为他不够在乎你才会总迟到;
孩子放学回家总是找尽各种理由拖延到晚上才开始写作业,孩子痛苦你也烦躁,你对他说:“天天写作业写到半夜,爸爸妈妈很生气!”孩子以为你是因为他写作业晚影响你休息,却不知道其实你生气的原因是因为你怕他睡眠不足影响身体发育;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是否有这样情况:当我们有失望或不满的情绪时,只表达了当时的感受却没有表达需求的经历,大家思考后可在小组内分享,时间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刘畅:每次和老公参加拆书帮活动时,出门都会被唠叨,主要是每次出门我会比他定好的时间晚几分钟,我一听到他唠叨就会很烦,直接不理他,过一会儿他也就不搭理我了,我们两个是冷暴力;
胡奇伟:我们校区的房租快到期,学校有几百号学生要转移,换场地;有一次,我约了我老板去看一个选好的新校址场地,约好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老板人还没来,电话沟通后才知道原来老板还在公园带着孩子做活动,我当时非常火大,开口就说:“这都几点了,你还在做活动,今天这个事儿敲定不下来,孩子们怎么办?!”当时我说完,老板好久都没晃过神,;
(拆书技能观察点8: A1显像提问清晰,其中包含具体的情境。刚才有学习者分享了自己根据这个场景联系出的过往情景或具体经验。)
【A1+反思加工】
(154字)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在表达失望或不满时,如何利用‘’我(感到)……因为我……”的表达方式;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按照这个思路,你刚才分享的案例可以怎样表达让对方更清晰的认知到你的需求,从而有效的来表达失望或不满的情绪,让对方做出你所期待回应?接下来请大家思考后小组内分享,同时每个人都可以分享一下,参与进来。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刘畅:
1、 事实:每次和老公参加拆书帮活动时,出门都会被唠叨,主要是每次出门我会比他定好的时间晚几分钟,我之前的表现是他说他的,我不搭理他,我们两个是冷暴力;
2、 感受:我非常生气;
3、 需求:其实我想了一下,我生气不是因为他说我,而是他说话的态度让我很生气,我是一个注重个人感受的人;
今天学习了这个方法之后我会把我的需求明确的告诉他:“你现在对我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事实】,我觉得很生气【感受】,因为我非常注重个人的感受【需求】”。
刘畅的老公也在现场,当场表态,如果她这样表达,自己是去调节自己的态度的。
胡奇伟:
1、 事实:房租到期,学校有几百号学生要转移,换场地;有一次,我约了我老板去看一个选好的新校址场地,约好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老板人还没来,电话沟通后才知道原来老板还在公园带着孩子做活动,我说:“这都几点了,你还在做活动,今天这个事儿敲定不下来,孩子们怎么办?!”当时我说完,老板好久都没晃过神,;
2、 感受:我当时非常生气,小火苗一下子就窜上来了;
3、 需求:仔细思考了下,我的需要是老板能够分清轻重缓急,快点儿过来;
我当时如果用今天这个方法表达会更好:“老板,现在已经到了我们约定的时间,你还没来【事实】,我感觉我非常愤怒【感受】,因为我觉得你没有把握好轻重缓急,现在这个事情非常的重要,我需要你快点儿过来,我们一起去和对方谈判【需求】”。
(拆书技能观察点9:A1+反思加工指令清晰。刚才有学习者根据指令,联系出了如果以后在遇到同等情况时,自己的具体做法。)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我们共同回顾下今天学习的内容,当我们表达失望或不满时,第一步是?第二步?第三步?好的,非常感谢大家陪我一起度过了这个充实的上午,人人都懂大道理,却难以控制小情绪,让我们共同努力,做情绪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