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大连筹备分舵重启第一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正面管教A~Z》之“家务活” 学习目标: 完成TF1-1拆书练习

开场:

             

我叫王志晶,我的三个标签是:

1:宝妈:

我有一个的女儿,有女儿之前,我什么都敢 去尝试,有女儿之后,我开始变得胆小害怕,害怕自己会生病,会死,不能照顾和陪伴女儿,女儿让我看到自己很柔软的那一面。父母是给我生命的人,女儿是让我认Å识自己的人。

2:正面管教讲师: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学习过多次正面管教课程,孩子让我明白什么是对生命的全然接纳,而正面管教课程则让我开始更懂孩子。

3:终身学习者:

孩子是和父母学习的,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子,父母就先要成为那个样子,我希望我的孩子保有好奇心,爱读书,能够把读书学习内化为生命 的一部分,那么我自己首先就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拆书介绍:

1:拆书帮:拆书帮是由一群相互陪伴,相互成就的学习爱好者组成的,应用和宣传拆书学习法的公益性学习社群。拆书帮目前有38家正式分舵,27家筹备分舵,1500多位拆书家会员。拆书帮最吸引我的地方,用八个字概括就是:反求诸己,教学相长。

2:帮主:赵周。创建拆书学习法,即把知识拆为己用。

3:拆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经验追问和反思,提升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拆书法是从致用类书籍中学习方法和技能,并拥有知识版权的方法论。


拆书帮的基本功是:RIA,而RIA不是对任何书籍都有效,致用类书籍是RIA便签法的适用边界。

RIA=阅读拆页+讲解引导+拆为己用

R:阅读原文。

I:重述便签,

  I部分注意: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而不是照搬原文的话,避免附会旧知

A:

A1:关联相关经验,越具体越好,指向过去。指向过去的“我的经验。A1要避免泛泛而谈。

A2:规划我的应用,目标和具体行动,指向未来。指向未来的“我”的行动。A2要避免决心泛滥,感慨万千。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摘自《正面管教A~Z》:

养育要点:

1.孩子们在三四岁之后逃避做家务是正常的。(还记得孩子们在2岁时说“爸爸,让我来!”“妈妈,我来做!”的情形吗?而你经常说“不,你还太小,玩去吧,去看电视”,这让学步期的孩子很泄气。然后,你又奇怪为什么鼓励孩子帮忙做家务那么难。)然而,仅仅因为孩子们逃避家务是正常的,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应该做家务。

2.孩子们不是生来就有能力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实际上,为了让孩子们帮助做家务,父母通常需要做更多的事情。但是,为了让孩子参与家务和训练孩子帮助家里做事所付出的额外努力是值得的,因为孩子能够学会很多技能,比如信守承诺,事先计划,坚持到底,安排自己的时间,以及同时处理多项任务。

3.当孩子们没做家务时,不要惩罚。要把问题留到家庭会议上,找到解决办法。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

父母总是因为孩子们不做家务而感到头疼(what),事实上,当家长允许孩子做家务,并教会孩子做家务时(why),孩子不做家务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步骤(how):

1.允许:

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会有帮助家长做家务的想法,此时如果孩子被允许帮助家长做家务的话,会给予孩子极大的信心和鼓励,为孩子以后自己做家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教会:

孩子不是天生就会做家务的,是需要教的,例如:想要孩子收拾好自己的玩具,直接告诉孩子把玩具收拾好是不够的,要明确示范给孩子:玩具要放在什么地方以及该怎么摆放。而孩子在学习做家务的过程中会学会很多其他方面的生活技能。

3.解决办法。

孩子忘记做家务,没做家务是很正常的,要和孩子一起寻找有效做完家务的方法,而非惩罚。


作者认为这一方法有效的原因:

孩子是家里的成员,父母要帮助孩子学习生活技能。


使用条件和场景。

1:生活中:

亲子关系:为了让孩子知道自己有能力,知道自己有用,有价值时,可以使用。但要对孩子保有耐心,孩子就是孩子,没有大人的那份认知,所以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否则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打击。

夫妻关系中:进入婚姻生活后,面对生活中的一地鸡毛,便会忘记曾经的甜言蜜语,于是开始互相指责,互相要求改变,其实生活本就是苟且,诗和远方不过是自欺欺人。要在苟且中活出诗和远方,需要允许彼此做自己,觉得对方做的不对,可以去教会对方,而不是互相指责和抱怨,遇到问题双方一起解决,如此这般,苟且中便有了诗情画意。

2:工作中:

上级面对下级如果总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将无法拉近与下级的关系,如果上级能够主要要求下级帮忙,并告知下级如何做,与下级一起想解决办法时,则会来近彼此距离,让下级更加信任,更愿意追随。


不能使用的条件和场景:

不能以信任为基础的允许,以及后续发生的一切都无意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前几天和一个家长说话,内容如下:

家长:“我女儿都五岁多了大便完都不会擦屁股。”

我:“你是不是担心她上小学不会擦屁股,会被笑话。”

家长:“是的。”

我:“你让你女儿自己擦过屁股吗?”

家长:“很少,我担心她擦不干净。”

我:“那你教过你女儿如何擦干净屁股吗?”

家长:“没有。”

我:“那你没让你女儿擦,也没教你女儿如何擦,那你觉得你女儿该如何会擦屁股呢?”


反思:我们总是抱怨孩子不会,抱怨孩子懒,但我们真的给了孩子会的机会了吗?

A2:

目标:

最近一段时间女儿总要自己包饺子,我担心女儿弄得到处都是面 ,我还得打扫,所以一直没同意,现在觉得还是应该尊重女儿的想法,决定周日休息和女儿一起包饺子。

行动:

1:允许:

允许女儿和我一起包饺子,允许女儿在包饺子的时候,把面弄得满地都是。

2:教会:

女儿以前没包过饺子,这是第一次包,所以在包的时候,我示范给女儿如何擀皮,如何包,而且允许女儿擀皮擀的不好,包饺子包的不好,对女儿来说,重要的是学和做,而不是结果。

3:解决办法:

这是女儿第一次包饺子,所以包的饺子必然会有没合住口的,或是破了的饺子,面对这些饺子,和女儿一起商议解决的办法,比如:是直接煮了,喝饺子汤,还是由我来二次加工,或是其他方法……

4.督促:

为了防止我在周日会反悔,我会提前把周日包饺子的事告知女儿,请女儿督促我,绝不能做一个言而无信的妈妈。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