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 自我介绍 图书介绍 分组
大家上午好,我是曹琳婧。很荣幸又和大家欢聚在太原黄河分舵,今天是我1-2过级训练。我用三个标签重新介绍一下我自己。
1曾经的小学老师。大学毕业后干了三年,现在辞职。
2准研究生。9月去山大读研
3考研博主。因为自己不止一年的备考经历,走了不少弯路,不愿意看到其他考研的小伙伴走弯路,坚持微博分享考研干货。算一个考研圈小网红吧。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书籍是《习惯的力量》是习惯的力量。
作者是耶鲁大学历史系学士、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查尔斯•都希格。这本书已经成为世界上500强企业员工最受欢迎、最提振人心、同时认知自我的最实用的读本。如果你想改掉一个坏习惯却总是不成功,想养成好习惯,却总是坚持不下来,这本书读完了之后,你会发现很多习惯的奥秘。
(分组) 为了方便大家与身边的小伙伴讨论学习,我们分一下组。左面这三位一组,右面这三位一组。给大家2分钟时间阅读拆页,阅读完了以后示意我。
二、拆解片段来自《习惯的力量》
【R-阅读原文】
习惯是怎么改变的呢?
可惜,并没有一套对每个人都有效的方法。我们知道,习惯是不能被消除的,而只能被代替。当使用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时,习惯最具可塑性:如果我们保持一样的暗示和奖赏,就能植入一种新的惯常行为。但这还不够,为了保持这个习惯,人们还得相信改变是可能的。而大多数时候,只有在团体的助力下,才能形成信仰。
如果你想戒烟,就应培养一种新的惯常行为,使它提供满足香烟在人身上产生的渴求感。然后,找一个可以提供帮助的团体,比如说一群戒烟的人,或者有助于你相信自己能远离尼古丁的团体。当你觉得自己要忍不住了,就去寻求他们的帮助。如果你想减肥,就应了解自己的习惯,看看为什么每天休息时,自己都会离开办公桌去吃点心?然后,每到休息时,就找朋友去散步,或到他们办公桌那里闲聊,而不是去咖啡厅,或者加入一个跟踪减肥过程的小组,还可以找一个跟你一样,想在手边放一些苹果而不是薯片的伙伴。
事实一目了然: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习惯,你必须找另一个惯常行为替代。而且当你和一个群体一起努力时,改变的成功性会大大提高。信仰也是必要的,而且它是在群体中培养出来的,即使群体只有两个人,结果也是一样。
三、I便签:
(why)我们先来看一下习惯是怎么产生的呢?
习惯是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三部分组成的。暗示可能是时间,人物,动作等等触发你会在某个时候做某件事。惯常行为是在暗示的驱使下,具体的做法。至于奖赏呢,奖赏是做完之后的好处,可以是物质上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并且会对行为起强化作用。
(what)作者在这本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习惯是不能被消除的,而只能被代替。具体怎么做呢?作者在拆页中提出了一个方法,叫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
(how)想要改变习惯,就得找一个新的惯常行为来代替旧的行为,保留原来的暗示和奖赏,并且在团体的帮助下,来提高改变习惯的可能性。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找出原来的旧习惯行为。
第二步,用新行为替换旧行为,保留旧习惯中的暗示和奖赏,并且新行为要满足你原来的渴求感。
第三步,加入小组或团体,在小伙伴的帮助下,提高改变习惯的可能性。
(举例说明)
2018年1月26日我在考研的小伙伴中发起一个21天习惯养成的活动。最有成效的是早起组,规则是每天6点30分之前打卡,道早安并附上今天的三件事。晚上11点之前道晚安总结今天一天的生活。 21天结营时,有三分之一的小伙伴全勤,在他们的小结中,感慨最多的就是,早起真的拉长了一天时间,不在浑浑噩噩,还要继续参加第二期。
反思:我最初的初衷呢,想考研之后做点事,也同时激励自己早起。刚考研结束后2017.12.25那段时间每天睡到中午才起,问好多小伙伴也是这个问题,和复习时两个状态。所以决定拉起这么一个活动。 今天看了这个片段,我的做法和书中的观点吻合。书中提到的暗示和奖励,我办群时采用了大多数社群的打卡押金制,想着完成不了 ,押金不会退还。这也是大家坚持完成的动力。在结营的时候还会奖励表现优秀的小伙伴,看到小伙伴有发朋友圈说这是她的小确幸。带动宿舍人一起参加第二期。我想这就是暗示奖励和团队的作用。
A1 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有没有长久以来困扰自己的坏习惯,你尝试过很多方法都没用,但就是改变不了。比如每天重要的任务非要拖延到最后时刻才去草草完成:下决心早起就总是等8点多上班快迟到才慌忙起床……想一想你一直改变不了的坏习惯是什么?你为了克服这个坏习惯做过什么努力?最后的结果如何?用1分钟的时间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请大家先思考一下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经验,给大家5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王良娟)我孩子经常晚睡,有时候家长忙,11点多才给孩子洗澡。或者我们一直开着灯,孩子就不睡觉。看了这个片段 感悟挺多的,觉得有了些解决办法的头绪。
A2 催化应用 拆书家设计提问:
好,娟姐分享的非常有代表性,那经过刚才对原文片段的学习,我们都了解了该如何正确的用新习惯来替代旧习惯,请大家用1分钟针对刚才分享的旧习惯,用一张便签纸写下接下来一周我们该怎样做。注意哦不能只是单纯表决心,要有具体的做法,我们以一周为期限,一周后你可以自己看到坏习惯能否有效被改善。
学习者案例记录:(王良娟)
帮助孩子克服晚睡的习惯,时间为5.6-5.13一周 计划如下:
行动
1:孩子10点之前睡觉的好习惯代替晚睡
2:家人的配合,7点提前给孩子洗澡,9点上床关灯,营造睡觉的环境。
3:加入好妈妈早睡社群,每天打卡监督。
效果和奖励:如果孩子做到了,墙上贴大红花。如果孩子没做到,我自己也反思,并继续激励孩子。
(结语)我相信通过今天拆页的学习,大家学会运用“习惯改变的法则”去替代自己的坏习惯。希望以后大家能够将今天所学的知识用起来,祝愿大家修炼成为更好的自己。
今天我的拆书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