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所属活动: 第26期太原黄河分舵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学会如何使用积极的语言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学习者学会如何使用积极的语言

开场: 分组
各位黄河分舵的小伙伴,大家上午好!我叫姜文,我的三个标签是:一、企业内训师;二、自媒体爱好者;三、未来的三级拆书家。
为了接下来的活动更加的高效,首先我们先分组,从左边第一个小伙伴开始,每3个人为一组。
一、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将能够辨析自己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是否习惯使用消极被动的语言,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修正为积极主动的语言。
二、图书介绍(1-2分钟)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我今天分享的书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是史蒂芬·柯维。
史蒂芬·柯维是美国哈佛大学的MBA,杨百翰大学的博士,还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私人顾问。
他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被《福布斯》评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类图书之一”
“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商业书籍”。
在美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仅次于《圣经》。
在全球77个国家以28种语言发行超过1亿册。不仅是一本畅销书,更是一本长销书。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这本书与其它管理学类书籍相比,有大量的案例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书中的原则,并且每一部分都提供了落地的方法和步骤,让每一个人可以真正的学以致用。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B1:书中不单单阐述了让人成为高效能的七个习惯,更重要的是将七个习惯梳理为一个体系,让学习者可以循序渐进的逐步掌握。
B2:今天所分享的拆页会帮助我们从自身识别自己所用语言到底是积极语言和消极语言,从而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变的更加积极主动。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选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聆听自己的语言P112-113


思维意识会决定行为和态度,如果有意识仔细检查,我们会发现这些都会在我们的人格地图上体现出来。比如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是否积极处世的真实写照。

消极被动的人,言语中往往会暴露出推卸责任的意图,例如

“我就是这样做事的。”(我天生这样,这辈子改不掉了。)

他把我气疯了!”(责任不在我,是外界因素控制了我的情绪。)

我根本没时间做。”(又是外界因素一一时间控制了我。)

要是我妻子能更耐心一点就好了。”(别人的行为会影响我的效能。)

“我只能这样做。”(意味着受迫于环境或他人。)

图片1.jpg

左边一栏的语言源于决定论的思维定式,其本质就是推卸责任。我负不了责任,我无法自自由选择回应的方式。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四、【I】拆书家讲解引导(约2分钟)

   

WHAT改变行为前先改变语言,主动积极的习惯从使用主动积极的语言开始。

WHY我们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你是怎么想的,你的语言会显示你的思维。其中我们今天要分享的这个片段就是能够帮助我们客观的从内心聆听自己的声音,辨别自己语言中的消极语言,从而能够有的放矢的进行不断修正。

不这么做的后果:太多的消极语言会影响到思维,从而无法成为一个积极的人。

HOW到底如何做呢?

1、       识别日常工作或生活中使用的消极被动的词汇或表述方式

2、       将消极被动的词汇或表述方式修正为积极主动的方式

3、       在遇到同样的场景使用积极主动的表述方式

适用边界:该方法仅适用于个人的自省,不适用于以此来教育他人。

消极被动的人,言语中往往会暴露出推卸责任的意图,举几个例子:

“我就这样,爱咋咋地”

我哪里有时间”

“***气死我了”

“没办法,我只能这样做”

那什么是主动积极的语言,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让我们看看还有哪些选择?”

我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

我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能做一次有效的商务呈现”

我要找一个恰当的回应方式”

我选择……”

“我喜欢……”

“我将要……”

 

举反例: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圣人,都是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的修行,作为老师也不例外,尽管大多数时候是传播正能量,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消极的语言,比如前一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社群组织,关于这个社群的负责人,老是不合时宜的在群里问一些不合适的问题,导致群里的氛围很差,我和我的一个朋友表达了我的情绪“某某社群的负责人气死我了,一些不确定的问题就不能先私下沟通好再在群里问吗?弄的社群乌烟瘴气的!”如果用刚才所学的拆页来分析的话,我被外界的因素控制了情绪,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了消极的词汇。

 

利用前面学到的知识点,正确的表达是:“看来这个社群的发展壮大还是有很多机会点的,有太多地方可以施展我的拳脚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五、【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约2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

请认真听这些描述的句子,哪一个让你感觉熟悉-我受够了!、我没时间!、他把我气疯了!、我就是这样做事的!、要是老板能体谅我们的难处就好了!、要是孩子听话就好了!……哪个描述是你最熟悉的,是近期经历过的,写下这句话。

然后,你最近一次有听到或说过这句话是什么时候,是什么事情?请你想一想,在小组内分享 。     

 

学习者案例记录:

【曹琳婧A1】

我最近常说的一个相对消极的语言是“我哪有时间呀!”,在健身房办了年卡但一共没去过几次,每次都是我还有很多其它的事情都没做完,所以经常给自己的暗示的消极语言就造成了实际消极的行动,导致一年都快过去了,健身房还基本没去过。

【贝子晨A1】

我最近说的比较多的消极表述是“我没时间”,主要是周末每次都睡懒觉,除了导致没时间干想干的一些事情,更关键是还胖了很多。

 

六、【A1+】(反思加工)(7-9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回到刚才你分享的那个场景,运用刚才学到的主动积极的语言,你会怎么说?

 

学习者案例记录:

  【曹琳婧A1+】

如果回到那个时候,我会说“健身会影响我的容貌和体型,所以我会把健身的这件事情提到正式的议程,提高其它事项的效率,保证锻炼的时间。”     

【贝子晨A1+】

我首先会和媳妇表态“我愿意早起,争取每天有跟多的时间。”然后从内心也接受早起对于身体的好处,以及早起可以拥有更多供自己支配的时间。

 

结尾总结:

好的,感谢大家的积极分享。通过今天和大家分享如何识别我们日程工作和生活中消极词汇和消极表述,以及如何转换成积极主动的语言,我相信对大家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很有帮助。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