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可测量可观察的学习目标】
学习者通过本次的RIA的学习,在我们希望他人行为发生改变的场景,停止使用惩罚,而表达对对方的共情,并且表达自己的感受,需要和请求。(观察点四:学习目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现场学习者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FAB图书介绍法】
F:今天给大家带来这书本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主要说的内容是关于无论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如何才能变得高效,舒适,充满爱和有力量。A;这本书和其他的沟通类的书籍相比较,首先我觉得它非常的专业,他不想其他有些沟通类的书籍用一些没有经过科学论证,一看起来就知道不合实际。而这本书的举例,是比较接地气的,也比较符合实际的。其次这本书里头有相当多生动翔实的案例,有时候尽管一时半会儿没法明白书中提出的一些理念,一些方法。但是通过反复的揣摩研究书本的诸多案例,最终也总是能够有所感悟。
B:在座的小伙伴,你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在家庭中,明明父母很爱孩子,孩子也很爱父母,原本应该在亲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无比的幸福甜蜜。但是很多时候,可能是因为沟通的方式出现问题,然后造成很多很多负面的东西,无论是家长,无论是孩子,有的时候都会体验到很多不舒适,冷冰冰,压抑,甚至趋于破碎。这种的沟通方式卢森堡博士称之为暴力沟通。有时候你和你的同学伙伴相处,他们有的时候可能会一些行为,是你接受不了的,是会让你感受到不舒服的。你希望她的行为能够改变。你做了表达,你做了努力,但是有的时候总是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甚至有时候会因为这番表达,你们之间对彼此产生很多不愉快的体验?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样高效而且不伤彼此和气的表达呢?相信这本书,今天的拆页,回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观察点五:在FAB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F、A、B)
(观察点三:【R】所选拆页,包括How的内容;且总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拆页。
这个拆页的标题叫惩罚的代价。片段举了3个例子,管理层是希望员工有符合公司利益的行为,家长是希望孩子好好刷牙,希望他有对自己健康的行为,学校的校长是希望他手下的学生,不要欺负比他弱小的同学,是希望他有更符合社会准则的行为。但是一旦简单粗暴的直接使用了让对方很不舒服的行为。到最后,你是达不到你真正想要的结果的。员工的士气可能会降低,迟早或晚会降低效率。孩子的可能口腔健康会得到改善,但自尊会受损。学校的学生真正学到的,可能只是在打人的时候,要注意附件是否有比他强壮的人。当我们希望去改变对方的行为时,用这样的一些让对方觉得不舒服的方式,我们最终是不会达成我们想要的结果的。
那么怎么样做,才会更加有效呢。拆页上举了一个作者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和那个欺负弱小的孩子沟通的例子。那我在在这里细化和总结成五个小步骤。
第一步:提个问题。询问他背后的原因,他背后感觉是什么。
第二步:换位思考。尝试去理解他。具体说:如果你是他,你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你的感觉,你的请求什么。
第三步:表达你对他的理解。
第四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他的行为会给你带来哪些感受,你想让他行为发生改变,背后你潜在有哪些需求没有被满足。
第五步:提出一个具体的请求。
(观察点六:【I】环节,给出了比原书拆页更加细化的行动步骤,或者将书中的案例进行了意译)
举个例子,我妈有晚上睡觉不爱刷牙,然后牙齿也坏了好几颗。我以前对她的说法是这样的,你这么不爱刷牙,等等牙齿坏了,你又要到医院里,排长长的队,花很多很多的钱。
我是用营造未来可能的恐惧这样的说辞去尝试让他行为发生改变。效果基本很不好,她有时候听着听着就不耐烦了,然后把我搞得也很烦,然后我就没有心思没有动力去管这个了,随她去吧。
在哪个时候我是没法做到我想做的。而且那个时候,我的感觉也是很挫败。
后来我看到了片段,再一次看到我妈没刷牙的时候。那时我们这么和我妈对话的。
第一步:提个问题。我说,妈妈,你怎么不去刷牙?
她告诉我,她现在很累,我连续工作的8个小时,现在很累,不想动了,马上想休息。
然后第二步,换位思考:我在想,我有的时候也会因为想偷懒,然后少做一些让自己更健康的事情。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步是表达我对他理解。妈妈,我也知道你现在是很累,连续的工作了那么久,真的也是很辛苦。去刷牙有的时候也是感觉挺麻烦的。
第四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我是这么说的:你不去刷牙,会让我有一些担心。我也有过牙病,牙疼是真的很难受的,因为我一直都希望妈妈的身体都能很健康,我一直都很不愿意让妈妈遭受一些疾病带来的痛苦。所以,妈妈,我看到你没有去刷牙,我会感觉很担心。
第五步,所以妈妈,你晚上能不能去刷个牙。
当时的情景的,我妈听我这么说,然后和我对视了一眼,停了许久,然后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她马上就去了洗手间,刷了牙。那一刻,给我的感受。特别特别的美好。
恩,以上就是我对这么片段的简单讲解,接下来,就到了我们的演练环节。
【A3】我给大家设置了这样的一个场景。你们是一个团队的小伙伴,你们定期的,经常的在一起举行活动。今天的活动如期开展,不过这个时候有个小伙伴叫小王,他迟到了。由于他的迟到,导致你们这个团队有一些小伙伴有一些很不舒服的感觉。这个时候团队中有一个小伙伴叫小黄,他特别关心这个团队,他希望这个团队做事情的效率的能更高,能早日完成这个团队共同的目标。基于此,他想让小王的行为发生一些改变。
接下来呢,大家2个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演练。其中一个人扮演小王,一个人扮演小黄。这个时候扮演小黄的伙伴要用到我们今天分享的片段的五个步骤:第一,提个问题。第二换位思考,第三,表达对他的理解。第四,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第五,提出一个具体的请求。你们在演练之前可以先进行一个讨论,一共给你们4分钟的时候。4分钟之后,我会请你们在我们大家面前展示你们的演练。
(观察点七:【A3】环节,给出了一个非常具体、明确的场景,学习者可在此场景中演练或讨论或应用新学技能)
学习者案例:
小黄: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呢。(第一步)
小王:我昨天晚上电影,电影是在太好看了,所以我看到了凌晨两点,我是在起不过来。所以就迟到了。
小黄:我今天头也是有点晕,我还是能够理解早上起不来的一种状况,真的是特别的让人煎熬和难受。但是你能够爬起来,能够在这么艰难的情况还起来参加我们的拆书活动,可见,你真的是对我们活动非常重视。你对我们的重视还是让我们觉得非常欣慰的。我还是比较开心的。(第二步,第三步)
小黄:但是对于迟到这个行为,我还是有点愤怒的,因为毕竟你迟到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这个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毕竟什么都没法做,因为你是主角。这个愤怒的原因我现在想想,我是有这样的一个需求没有被满足,一个是尊重。另一个是我感觉我的时间被浪费了(第四步)
小黄:所以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就是,你下次这种情况之下,不如提前给我们发条短信,就是在你6点或7点的时候醒了一下,提前在群里发个信息说,我今天身体实在不舒服,我可能不来了,上午的活动我们取消吧。或者说今天我起来的时候很挣执,今天可能要迟到一个小时,你们先做一点其他的事情,一个小时之后,我们在进行我们活动。这样的话,第一,我会觉得我受到了尊重。第二,这样我的时间就能更自如的安排一些。(第五步)
(观察点八:使用【A3】技能点的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更具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进行小组讨论、应用知识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或是应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