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提问的艺术》 所属活动: 无锡筹备分舵第41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如何帮助他人做出个人选择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够运用加减提问法梳理利弊,问正确决定来帮助他人做决定

开场: <分组>大家好!开始前咱们先分下小组,按照现在的座次来分,这里是第1组,这里是第2组,大家好,我是新手拆书家素语。先说下我的三个标签:喜欢侦探片,喜欢幼儿教育,喜欢心理学!今天由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TF2-2便签:如何帮助他人做出个人选择?大家通过我们现场的RIA训练学习之后,学习者能够运用加减法梳理利弊并追问正确决定来帮助他人做出个人选择。
【F特征】今天我要跟大家拆的这本书叫做《提问的艺术》。它的作者是【美】安德鲁·索贝尔和杰罗德·帕纳斯,他们一位是著名的商业战略家,客户关系领域的超级顾问,一位是世界顶级的慈善事业咨询师。作者向我们传授了如何在各种情境下精准判断出需要被提及的问题从而推动事情深入发展的技巧,是一本提升提问技巧的实用宝典。【A优势】本书堪称提问技巧类的黄金宝典,以故事的形式彰显提问的艺术,其中涵盖了众多大师的精彩提问,如德鲁克、乔布斯、苏格拉底等以及商业精英的智慧问题和精彩故事,跟着大师们边学边问边思考,提问技术自然有所长进。【B利益】如果你是打拼职场的商业精英,学习本书可以让你更快速地通过提问了解客户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你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学习本书可以帮助你通过特别提问来加深和发展你期待的人际关系。如果你正处于迷茫的人生岔路口,学习本书或许可以通过自我提问来拨开迷雾,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大路。学习做一位智者,用提问改变人生。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提问的艺术》P179

“请尽可能给我打个电话,我需要和你谈一谈。”我正在自己供职的教堂负责11点服务的热线工作,教堂的神父汤姆·塞维尔( Tom Sewell)拉着我的胳膊悄悄对说,他很着急见我。我是这所教堂的董事会主席,汤姆和我关系非常好。

 

我周一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他。我正在想最坏的结果。第二天,我坐在了汤姆摆满图书的办公室里。我能看出他正经受着痛苦的煎熬,我从未见过他如此平静。

 

“我得到了一个新职位,”汤姆说,“你还记得四周前的礼拜日我没来吗?我去纽约的一个教堂做传道者了。他们正在考察我。那是纽约最大、最有声望的教堂。他们已经通知我去他们那里做高级神父了。那可是教堂中最重要的神职人员了。”

 

“我为你感到骄傲,”我回应道,“但这一点儿都不意外,在你和我们一起工作的这段时期内,我们的教堂规模已经扩大了三倍,我们的教友都十分地敬重你。最值得骄傲的是你将传道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请告诉我你的决定是什么?”

 

“我还没有做出决定。南希不太愿意搬家,但她支持我。孩子们一点儿都不喜欢纽约,他们在这里有自己的好朋友,他们会联合起来抵制搬家。我该怎么办呢?”

 

我停顿下来,并立刻陷入对汤姆所面临困境的沉思中。当选择关乎个人的时候,做出选择需要你有足够的勇气,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挖掘和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最想做的是什么。我决定采用加减法帮助汤姆做决定。加减法就是在表格中央划一条竖线,一边是有利的一面,一边则标出弊端。

 

于是我开始问汤姆。在有利的一边,有很多好处,如薪水更高、牧师的住宅更大以及信徒人数是我们教堂的四倍,有全职的商务经理以及多达七名的神职人员。而在弊端的一边,所列的弊端显然更多。例如,从刚一开始南希就更愿意留下来,两个大一点的孩子正在上高中—泰德(Ted)是校篮球队的而法兰(Fran)是班长。汤姆自己也不太喜欢纽约。

 

单子上罗列的弊端还在增加。他将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传道上,他还会失去自己与教友们已经建立起来的关系和私人联系。他将成为那个教堂的形象代言人,而不是教堂的灵魂与精神人物。最重要的是,汤姆非常担忧离开会给刚发起的资本运作带来负面影响。

 

最后,我平静地问他:“汤姆,根据你所讲的这一切,你觉得什么才是正确的决定?”汤姆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说道:“你已经给了我答案。”实际上,我并没有给他答案,是他自己找到了解决办法。

 

这是三年前的事。汤姆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我也没见过比他更快乐的人了。教堂的信徒继续增长着,布道也比以往更加激励人心。汤姆真是一个快乐而全身心投入的家伙!有时候你不一定要给出自己的意见。如果你能让别人去回答他们自己的问题,结果就好比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 Virginia Woolf)笔下所描述的:“在事实被直觉所察觉的那一幸运时刻,就如同瞬间被点亮的那盏明灯一样令人茅塞顿开。当选择取决于个人时,你应该问:“你觉得什么样的决定是最正确的?”让对方自己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个片段中主要讲述了作者通过提问加减法帮助神父梳理了新职位带来的利弊并最后通过提问让其做出了明确的人生抉择。

【why】大家是不是会有这样的经历,同事们、朋友们或者家人们可能常常会来找你寻求帮助,关于自己的个人选择问题,比如跳槽、留学、搬家甚至是该不该跟男朋友分手。面对这样的咨询,如果能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他人发现希望、梦想,认清自己的角色,理清楚自己的状态,想明白自己的人生路该怎么走,何乐而不为?既帮助了他人,又避免了自己的困扰。

【How】那如何才能通过提问帮助他人做出人生选择呢?读完这个片段后,我们学会了三个步骤:

步骤一:在纸上划一条中线,一边是决定的利处,另一边是决定的弊端;

步骤二:提问决定的好处和弊端并写在纸上;

步骤三:根据纸上梳理的利弊,提问“根据你所讲的一切,你觉得什么才是正确的决定?”

【预防异议】学习了今天的片段后大家可能会有疑虑,当别人问我该怎么选择的时候,我真的只要这么简单地提问他就好了么?我真的不需要给出自己的建议么?万一我问了半天,他依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怎么办呢?确实,有些时候人生选择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出的,而这样的提问方式关键在于可以帮助他人深入内心去挖掘自己真正的渴求,如果理清楚了自己的所求,很多时候做出最后的决定是自然而然的事了。那么这就很考验我们提问的技术了,需要我们反复操练提问这项技艺,才能更快更有益地帮助到他人。

【举例】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国企,后来干了两年跳槽去了外企,当我已经在外企呆了两年的时候,我的好朋友小Q找到了我,她是当时和我一起进国企的同伴中关系最好的。她跟我诉苦,抱怨国企效率低工资又涨不上去,领导官僚做派,说她想跳槽,可又担心这担心那。说了几次之后,我就鼓动她跳槽,一方面我现在的工作我自己很满意,告诉她工作可以很快乐,另一方面她这样负面的工作情绪对她自己的提升并没有什么帮助,未来的职业发展也会停滞不前。我自认为我讲的很在理了,可她最后还是没有采纳我的建议,依然过着一边抱怨一边混的日子,说了几次之后,我也就放弃了,她再提跳槽,我就跟她说你自己想想好。今天学习了这个片段,我感觉豁然开朗了,我就不应该直接给她指出我认为的方向,下次她再提跳槽的事,我应该首先提问她她跳槽的利和弊,看看究竟是什么让她一次又一次地举棋不定,她真正的内心需求是什么?当她自己已经清晰地了解了自己的所求之后再问她:“你觉得什么才是正确的决定?”

【适用边界】那么是不是所有他人的人生选择问题都适合用这提问的方法呢?当然不是,此方法适用于那些于个人意义重大,对于重要他人有影响的重要人生抉择,那些日常琐事的选择就不需要如此大费周章了。

【不这么做的坏处】那如果我们没有像这样通过提问来引导他人做出个人选择会有什么坏处呢?也许是你滔滔不绝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后,别人最后并不领情,依然苦恼或者做出完全和你建议相反的决定;也许是你对他说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当然要你自己做决定,对方就对你贴上冷漠无情的标签,从此疏离你。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分步催化1】那接下来请大家注意仔细听,以下哪种情景你将会碰到呢?

国内有稳定工作的表弟申请到了国外的研究生留学机会来咨询你,闺蜜怀孕了跑来问你要不要辞职做全职妈妈,同事谈了新的恋情却老要两地跑就要不要搬去对方的城市问你意见......,请想象一下,在未来的一周你可能遇到的实际情境,把它写在便签上。情景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下面就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将你想到的情景故事写在便签上,好现在开始。写好的伙伴请向我举手示意。 

2分钟后【A2分步催化2】好,时间到,我看大家都已经写的差不多了。那么接下来,还是刚才你自己写的场景和话题,再设想一下:当你终于忍不住正要开口给对方建议的时候,这时你突然想起了今天的拆书,请仔细思考一下,应该如何应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帮助他人做出决定。给大家4分钟的时间,把你的设想情景及对话写在便签上,写完之后小组讨论一下,之后我们请一个小伙伴出来跟我分享下。

(4分钟后)好,时间到,请一位小伙伴跟我来分享一下他将遇到情景及如何应对。

【学习者案例】

沈老师:正好我有个朋友说这周末会来找我咨询关于是否要辞职,到时候她问我究竟她应该辞职转行做现在兼职的这个工作呢还是依然从事现在的工作,我就可以用现在这个办法,先用加减法提问来梳理,她离开现在工作专做兼职的这件事的利和辞职的弊端分别是什么,等她梳理完了之后,我再问她,“根据你刚才所讲的这一切,什么才是正确的决定?”推动她自己的反思,促使她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