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关键对话中,能够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找到谈话的真实目的,并且处理好情绪,既不沉默,又不暴力,让沟通顺利进行。
大家好,我是魏小米。我的三个标签是:教育,阅读和旅行。教育,是我愿为之奋斗,发展为事业的职业。阅读,我是典型的视觉性学习者,相比听人说,我更喜欢用眼睛和大脑探索未知的世界。三毛和村上春树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我喜欢他们不羁的灵魂。也是对他们的欣赏,出现了我的第三个标签,旅行——希望有一天,能够像他们一样,通过旅行去发掘未知的美妙。
Feature: 今天拆解的书《关键对话》,和一般沟通技巧类书籍不同的,这本书是由一位行为学家和三位演讲师,咨询师,基于20多年对全球10万多人的实证调查完成,具有强大的理论,实践和数据依据。
Advantage:四位作者的特色也决定了本书的特色,他们的心理学,咨询师,演讲师背景,使得本书从心理,生理,行为等多个角度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中的盲点,并提供了许多谈话,倾听和行动技巧,其中所述方法被《财富》500强其中300多家采用。
Benefit: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和他人有矛盾,有情绪,有风险的关键对话,这本书就提供了一整套行动流程和方法,帮助你从对话目的,安全,陈述,行动等多个方面,轻松搞定,达到谈话目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其中第一个步骤——从“心”开始。用三个步骤,帮助你找到谈话的真实目的,防止跑偏话题。
学会对比说明
对话高手在拒绝“傻瓜式选择”时会提出新的选择。他们会面对更为棘手的问题,排除非此即彼的选择,转而寻找具有重要意义的对比说明。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首先,你应当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做到审视自我可以让你在对话中占据领先优势,如果能明确对话可为最近,他人以及你们的关系带来的重要意义,那你就能成功消除“傻瓜式选择”的影响了。例如,“我的目的是,让丈夫变得更加可靠。每次他承诺的事情都做不到,我已经受够了这种失望。”
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这一点是对比说明法的关键所在。想想看,如果你放弃战胜对方或者明哲保身的想法,会发生哪些对你不利的情况?如果你停止咄咄逼人的表现会带来哪些不好的结果?如果你不逃避问题,情况又会出现怎样的转变?例如,“我不希望看到的还是毫无意义的激烈争论,这样不但让人心烦,而且无法改变情况。”
最后,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你应当把前两步结合起来,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迫使自己跳出沉默或暴力的怪圈,寻找更具创造力和建设性的选择。“我该怎样和丈夫展开坦率对话,一方面能和他讨论更负责任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不会破坏情绪或浪费彼此的时间?”
WHAT+Why:大家刚刚在原文中看到一个不常见的词语——傻瓜式选择。什么叫傻瓜式选择?当我们面对有矛盾,有风险,有情绪的对话时,我们通常会采用两种方式处理:沉默逃避,把天聊死,同样问题继续出现;还有暴力对抗,总想着战胜对方,观点阐述变成了人生攻击。很明显,之所以称之为傻瓜,就是因为这两种方式会将我们的沟通引入情绪的对抗,让沟通难以进行。在这时候对比说明,就能够既不暴力,又不沉默地让沟通顺利就进行。
HOW:究竟如何进行对比说明呢?拆段中已经给出明确答案,我将它归纳为以下三个句式:
1.我希望A: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说明你想为自己,他人以及你们的关系,带来的重要意义
2.我不希望B:说明不想实现的目标,沉默逃避和暴力对抗究竟会对你们产生怎样的影响
3.既能A,又能避免B,怎么办:结合前两步,给自己一个更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更有创造力和建设性的选择,把谈话重心回归到核心目的上来
反例:我老公不喜欢收拾房间,总把家里弄的很乱。以往,我都是暴力对抗,把他劈头盖脸骂一顿,结果导致双方因为一点小事就产生争吵,影响感情。
正例:后来,我与他就这个问题再次讨论时,我都会在大脑里先用对比式说明理清自己的谈话重点,告诉自己:我希望家里能够保持秩序,不希望和他因为这件事吵架,既能够保持家里秩序,又不用跟他吵架,该怎么办呢?有了这种提醒,我们沟通时我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跟他有理有据的分析说明,最终达成观点一致。
如果不这么做:从案例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如果不适用对比说明法,要么双方谈话难以进行,沟通变成了单方的抱怨;要么将问题分析变成了人身攻击,双方陷入情绪对抗。
WHERE:这种对比说明的方式适用于一切关键对话,即有矛盾,高风险,激烈情绪的对话,我们可以用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来提醒自己谈话的目的。
请回顾最近两周之内的经历,以下哪个场景让你觉得熟悉:他人提出意见,你觉得他说的都是无稽之谈,都是废话,然后置之不理,沉默应对,以后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有人和你意见不同,于是非常生气,说话音量提升,想通过音量的气势战胜对方;你对他人的做法有意见,但是提出来后对方不接受,这时为了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会夸大事实,使用大量绝对性字眼,比如必然,绝对,肯定等。
哪个场景是你熟悉的,近期经历过的?
你最近一次经历这个场景,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
有哪位朋友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经历?
学习者:上一周会议上,我提出了一个部门的计划安排,有其他员工觉得不切合实际,就提出了反对意见。我就觉得我自己才是这方面的专家,内容是我提出来的,你们又不是很懂,有什么资格提出这些意见呢?所以当时情绪很激烈,音量也提高了,对事情的讨论也转化为了对对方个人的指责。
想想自己在这两周之内,让你有沉默逃避或者暴力对抗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运用刚刚学到的对比说明三步法,找到你们的沟通目的,并在小组内分享。时间为7分钟。
哪个小组派一位代表跟我们分享一下呢?
学习者:我希望大家对我工作又认同,我不希望大家还没有开始实践,就开始否定,那么既能够让大家对我工作产生认同,又能避免大家在还没开始实践的时候就否定,又应该怎么办呢?
那么我就应该列出具体步骤,让大家根据步骤实践,在这之后再跟我反馈,具体有哪些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小伙伴已经根据我们的三步骤加工出了对比说明的句式,尤其是第三步,这时候我们更重要的是给自己提出这个问题,让我们把注意力和谈话的核心集中在这个更复杂的问题上,而不是因为情绪失控,导致沟通难移顺利进行。而且,很明显,有了这三个步骤,后面的讨论也就自然而然出来了,刚刚小组讨论时,我们就有小伙伴能够根据我们找到的谈话核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了,这是非常不错的。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就是这些,运用对比说明三步法,找到谈话核心,让沟通顺利进行,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够实践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