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深度工作》 所属活动: 厦门鹭岛抚琴抚舵2018第11次定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轻松开启深度工作模式 学习目标: 学员能够通过设定固定程序减轻对深度工作的拖延和焦虑

开场: 晚上好,我是拆书爱好者徐雪艳,接下来由我跟大家一起度过接下来的二十几分钟。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我在一家外资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最近三年更多的时间在做管理工作,因此我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机会观察同事们的工作习惯,也因此会刻意观察一些高效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这跟我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有关系。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学习主题】轻松开启深度工作模式

【学习目标】在跟随拆书家的学习之后,学员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希望创造高价值工作的情景下,可以运用四步骤法设定自己深度工作程序,减轻拖延,顺利而快速的进入自己的深度工作模式

【图书介绍】

今天我要介绍的书叫《深度工作》。

F:正如书名所示,这本书倡导深度工作,介绍了深度工作(Deep Work)和肤浅工作(Shallow Work)的区别,以一种近乎数学公式的方式严谨地论证了深度工作的必要性,提供了做到深度工作的具体方法。

A: 这本书于2017年9月出版,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力荐热销书,是一部引发数百万讨论的年度话题之作。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人们的时间和精力被无限碎片化,我们总是觉得很难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自控力,专注力,精力管理,时间管理成了热门话题。《深度工作》也是关于这些主题的作品,它为提升自控力,专注力,精力管理,时间管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南。

B1: 书中提到的一些疑问可能大家平时也会有困惑,比如,收到email有必要马上回复吗?聊天工具里有人给你发消息有必要马上应答吗?工作中需要让同事随时随地找得到你吗?开放式办公环境合理吗?这本书会帮你重新审视一直以来习以为常的工作习惯,让你不再深陷于低效的忙碌之中。

B2: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有一件很重要很需要专注完成的事情等着你去做,你却迟迟不能动手开始。明天再开始吧,看部电影再开始吧,先刷完今天的朋友圈,再看看今日头条,看看简书知乎,扫一遍公众号文章。。。等等等等,这个世界诱惑太大,有意思的事情太多,总是考验着人们的意志力。能不能像电脑程序一样,也给自己安装一个程序,需要专注做事的时候启动一下程序就开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我带来的片断,《深度工作》四个行为准则的第一条:工作要深入,看看作者给我们支的招。

我已经把今天的片断发到我们的微信群,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大概三分钟时间,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

【阅读原文】

准则1:工作要深入

不幸的是,想要不分心做到专注,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想要理解为什么会这样,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探究深度工作的主要障碍之一:将注意力转移到某种肤浅事物上的冲动。大多数人都能意识到这种冲动会使专注于困难工作的努力变得无效,但是大多数人低估了这种冲动出现的频率及其力量。 

我们来看心理学家威尔海姆·霍夫曼( Wilhelm hofmann)和鲍迈斯特( Roy Baumeister)在2012年牵头进行的一项研究。实验中,205名成年人配备了传呼机,传呼机会随机响起。传呼机响起时,实验对象需要停顿一会儿,回想当时的欲望或过去30分钟的感受,然后就这些欲望回答一系列问题。一周之后,研究人员搜集了7500多个样本。实验结果简要概括如下:人们整天都在抵抗欲望。鲍迈斯特在后续的著作《意志力》( Willpower)(与科学作家约翰·蒂尔尼联合创作)中如此总结:“结果显示欲望是常态,而非个例。”

实验对象抵抗的欲望中最普遍的五种包括吃、睡和性,这些都不足为奇。但是前五榜单中还包括“在困难工作中休息一会儿……查看电子邮件和社交网站,上上网,听听音乐或是看电视”。网络和电视的诱惑力尤其强:实验对象只有大约一半的时间能够成功抵御这些让人上瘾的消遣。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这条以帮助读者培养深度工作习惯为目标的准则而言,是个坏消息。这项研究告诉我们,一整天你将遭遇各种欲望的连番攻击,除了深入工作之外。而且如果你和霍夫曼、鲍迈斯特的实验中的德国实验对象一样,这些争先涌现的欲望往往能够贏得胜利。此刻你或许会认为,这些实验对象失败的地方你能够成功,因为你理解了深度的重要性,所以会有更强的保持专注的主观意愿。这是一种美好的想法,但是这项实验之前的数十年研究显示这种主观意愿往往是徒劳的。如今大量的调查——罗伊·鲍迈斯特在写作一系列首创论文时发起的——显示出有关意志力的重要事实:你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它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被不断消耗。

换言之,你的意志力并非性格的展现,可以无限制地使用;相反,它恰如肌肉一般,会疲劳。这也是霍夫曼和鲍迈斯特的实验中,实验对象很难抵抗欲望的原因——经过一段时间,这些烦扰会榨干他们的意志力,直到最后无法抵抗。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你身上,不管你的主观意愿如何坚定,除非你很讲究个人习惯。

由此我得出了一种令人振奋的想法: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关键在于越过良好的意图,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使得进入并保持高度专注状态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如果你在一个浑浑噩噩的下午正浏览网页,忽然想要将注意力转移到一项需要高认知度的任务上,便需要大量抽取有限的意志力,强行将注意力从绚烂的网络内容上转移开。这样的尝试往往以失败告终。但如果你能够布置一些精妙的惯例和固定程序,比如每天下午安排特定的时间或安静的场所用于完成深度工作,就只需很少的意志力便能启动工作并保持下去。从长远看,你会更成功地实现深度工作。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大部分小伙伴已经读完,没读完的也不要紧,请跟随我讲解往下。

What:这个片断来自于《深度工作》四个行为准则的第一条,工作要深入,目的是教人们如何养成深度工作的习惯。作者提供的方法是,为自己设定固定的程序。说到程序,很多人会知道电脑程序,机器人程序。程序设置得当,一键启动,电脑和机器可以自动进入工作状态。人也一样,可以给自己设定程序,让自己轻松进入深度工作状态。

 

Why: 什么叫深度工作呢?深度工作表示要专注于一项相对困难的有高价值的工作。与之相反的叫肤浅工作,就是简单但不那么重要的事情。肤浅工作的诱惑力非常大,在与意志力的PK中经常获胜。因此,这条准则是在假定我们已经理解和认同深度工作的重要性,但是要进入深度工作有困难的前提下,建议我们在理智的时候做计划,把自己程序化,少去和诱惑PK的烦恼,轻松养成深度工作的习惯。

 

How:那要如何设定固定程序呢?作者给了一个建议,要在生活工作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程序,比如每天安排特定的时间或者安静的场所用于完成深度工作。安排特定时间或者安静场所,就是一个固定程序。

 

细化行动步骤: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建议,我来细化一下操作流程:

当你需要深度工作时,

1,明确内容:确定你需要深度工作的事情,比如掌握一门新语言,完成一个课程设计,或者运动减肥

2,确定方式:针对你要深度工作的事情,思考和发现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什么频率更适合你去高效完成这件事情,是每天早起的时间,还是每天上午某一个时间段,还是集中某几天时间,在安静的会议室,还是在温馨的咖啡屋等等

3,安排计划:把你确定的时间和场合安排进你的日常工作生活计划中

  3.1 找一个你日常习惯用的计划管理工具,比如一些计划管理的app,或者你的手机、桌面日历等

  3.2 把你规划的事项正式写进这个管理工具,给这件事情锁定和保留时间。

  3.3 设定进入深度工作场所的行动路线,这点很重要,我会举例说明

4,按计划行事:有了计划,深度工作就得已规划,你只要按计划把自己程序化,按计划行事,解放意志力了


举个我的例子说明

1.明确内容: 我想通过深度工作完成的事情是提高英语口语流利度

2.确定方式: 我用“英语流利说”APP, 我认为每天午饭后在海边或者公司外面草地上学习30-45分钟是一个不错的时间地点

3.安排计划:

  3.1管理工具:用手机日历管理计划

  3.2写进管理工具:在日历里里设定每天中午12:30到1:30为学习英语时间

 3.3行动路线:午饭后散步到珍珠湾海边,或者到软件园里面的草地开始学习。我刚才说行动路线很重要,因为它是锦上添花之笔,设置得当,会让你心情愉悦地开启深度工作。比如我这个行动路线,是饭后散步到海边或者草地,然后自然地就开始学习,我几乎不会抗拒。

4.按计划行事:每天根据日程安排和路线安排,形成习惯,就无须时时做决定什么时候要学习英语。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坚持了158天!

 

适用边界:说完我的例子,我想说,这个培养深度工作习惯的方法,听起来简单,用起来才知道威力有多大,我对我自己提升英语口语流利说的进展还是比较满意的。还有什么时候用这个方法呢?有时候我们会好为人师,要给别人提建议。当你看到一些不高效的做法时,会想要建议对方如何如何改进,也可以用这个框架来帮助别人思考。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接下来就请大家跟随我进入一个我虚拟的场景,请你用今天这个片断的知识点来演练一下你可以如何用它来帮助别人。我们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我来分组一下,请相邻两位两两一组。

这个环节是需要各位在我设定的场景里应用刚才片断的知识点做角色扮演进行对话演练。为什么要演练呢,因为拆书法是一种将知识拆为己用的学习方法,希望大家可以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为了更好地促进拆为己用,我今天先用一个虚假的场景,让大家现场应用一下。

【拆书家场景设定】

场景是这样的:小王作为公司的新进员工,负责产品线A的设计和推广。产品线A是公司的传统产品,有很多知识需要深入学习,才能对产品有足够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更好的创新。但是,日常运营事务也是非常繁琐,团队内外部每天有很多人有问题需要找小王解答,日常的答疑解惑占了小王很多时间,以致于他无法深入学习产品知识。小王的经理对此很不满意,希望他可以自己设法做到对产品的深入了解。

 

你是小王的同事,关系很好。小王跟你诉苦。小王说他明白深入了解产品对他来说很重要,但是他已经整天忙不停了,实在找不出时间。你刚好学习了今天的培养深度工作习惯的知识,心想,小王花在日常运营的时间应该有很多是肤浅事物,正好可以根据今天的知识点去设定他的深度工作模式。

 

请在小组内讨论 ,小组成员一人扮演小王,一人扮演小王的同事(你),应用今天的知识点设计对话剧本,帮助小王发现如何设定深度工作的程序。请注意,讨论的重点在于,如何用今天的知识点,通过对话引导小王设定深度工作程序。7分钟讨论时间,一会儿我请一个小组上来现场演示你们的对话。

如果不记得我刚才讲的操作步骤,可以看我们今天的微信群。


【小伙伴演练】

小伙伴1(你):最近怎么样啊,好久都没有找你聊天了

小伙伴2(小王):不好啊,领导对我不满意啊

小伙伴1(你):怎么啦

小伙伴2(小王):老板让我学习产品A啊,可是我每天又忙很多事务,没时间啊

小伙伴1(你):这样啊,我最近刚好学习了《深度工作》这本书里面讲一个深度工作习惯的知识,有四个步骤,跟你分享一下,看对你有没有帮助

小伙伴2(小王):太好了

小伙伴1(你):首先,这个计划做出来后你需要跟你的领导和其它部门沟通一下,这样才能确保计划可行。首先,你要明确你的内容,你的重点是什么?

小伙伴2(小王):学习产品线A

小伙伴1(你):好,那我们就把这个确定为你的学习内容。 那第二步呢,确定方式,具体呢,就是要确定学习的时间,频率和地点。那根据你的工作规律,可以安排下午三点到四点,一个小时时间不做别的事情,专门用来学习A产品线,地点呢,就在车间,你觉得怎么样

小伙伴2(小王):挺合适

小伙伴1(你):这个方式定好后呢我们就要安排计划。首先我们选用日历提醒,把你这个三点到四点的学习时间设置在日历提醒里,时间一到,我们就去车间学习。路径呢,差不多两点五十五分你就去泡一杯香喷喷的茶,走去车间,学完之后四点再回到办公室。第四步就是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去执行。再补充一下,这个计划做出来后需要跟你的领导和平时经常打交道的同事沟通一下,这样更容易去执行计划,你觉得可行吗

小伙伴2(小王):听起来不错,这样保证时间学习,老板应该会同意

拆书家点评:谢谢小伙伴分享,计划做得好缜密,特别喜欢你提醒需要和领导沟通计划,考虑很周到,谢谢!


【线束语】

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是如何培养深度工作习惯。 通过设计固定程序,让自己更轻松实现深度工作。有一句话是这本书里的,我很喜欢,送给大家- “伟大的创造性大脑如艺术家般思考,却如会计般工作!”不要抗拒规划,不要抗拒计划。感谢大家和我一起学习,我是拆书爱好者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