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刻意练习》 所属活动: 2018第1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学会寻找合适的导师 学习目标: 学会寻找合适的导师

开场: 大家好,我是魏小米,我的三个标签是:外语,写作,行动。
第一个标签是外语,因为我自己很喜欢语言,作为一名化学系理工女,自学了英语,日语,还有一点点西班牙语。,创建过“英文原著阅读7天训练营”,做过自己的英语词汇课程体系,目前则是一名英语老师和英语学习咨询师。
第二个标签是写作。我很喜欢看书,最喜欢的作家是三毛和村上春树,他们所有的书我都看过。但是17年经过一些社群的熏陶,我觉得单单看别人写的东西成长速度有限,所以18年想要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一方面加速自身成长,一方面,也希望终有一天,能有他人阅读我写的东西。
第三个标签,行动。源于自身经验,以前学东西总是喜欢找各种方法,而实际行动却并没有跟上,最终效果总是差强人意。18年,加入了scalers的行动小组,我要跟着scalers一起做行动的巨人。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怎样找一位好导师?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番反复,但你可以采用几个办法来增大成功找到好导师的概率 。

首先,尽管好导师并不一定是世界上最出色的人,但他应当在行业或领域之中有所成就。一般来讲,导师只是能够引导你达到他们或者他们的学生曾经达到过的水平。如果你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初学者,那么,只要导师具有足够熟练的技能,对你来说都可以,但如果你已经训练了好几年,那你需要找一位更能干的导师。

好导师还应当在他所在行业或领域的教育中具有一些技能和经验。许多成就突出的人士并不能胜任导师的角色,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来教别人。他们本身能够做出杰出业绩,并不意味着就能教其他人怎样追求卓越。询问一下导师的经验如何,有可能的话,做一番调查,甚至和这位导师以前的或现在的学生交谈。这些学生有多么优秀?他们技能的提升,多大程度上归功于那位导师?他们对导师的评价是不是很高?最好是和那些刚刚开始接受导师指导的人交谈,因为他们的水平与你现在大致相当,他们对那位导师的体验,也与你自己从那位导师那里获得的体验最接近。理想的情况是找一些年龄和相关的经验与你相当的学生。有的导师可能非常适合教孩子和青少年,但对怎样帮助成人学生,经验相对不足,理解也不够透彻。

衡量导师的声誉时,要牢记主观判断的不足。在线评级网站尤其容易产生那些不足,因为这些网站上的评级,通常反映了导师有着多么迷人的外表,或者在他手下学习多么愉快,而不是反映了他们的教学和辅导多么高效。在了解对某位导师的评论时,要忽略那些关于他的课程多么有趣的评论,着力寻找那些对学生取得的进步以及已克服的障碍进行特定描述的评论。

特别重要的是查询意向中的导师在训练方面的情况。无论你每星期跟导师上多少堂课,主要还是靠你自己来训练,完成导师布置给你的练习。你希望导师尽可能多地在上课期间知道你,不仅教你如何练习,而且告诉你应当注意哪些特定的方面,你犯了哪些错误,怎样识别卓越的表现。要记住:导师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帮你创建心理表征,以便你能检测和纠正你自己的表现。丹尼斯-麦克劳克林的“丹计划”,是证实我们可以怎样在导师指导下提高自己的好例子。丹尼斯曾了解过刻意练习,并且吸收了许多经验,因此,从他开始提出要练习打高尔夫球开始,他就理解个人知道的重要性。甚至在他还没有开始时,他已经找好了三位导师:一位高尔夫教练,一位力量和体能训练的教练,一位营养师。

丹尼斯后来的经验阐明了关于知道的最后一条经验:当你自己改变了时,可能需要更换导师。几年来,丹尼斯在他最初的高尔夫教练指导下提高了自己的球技,但到了一定程度,他的进步就停滞了。他已经吸收了教练教给他的一切,准备找一位水平更高的教练。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到了不能再快速进步,或者根本没有进步的地步,别害怕,去找一位新的导师。最重要的事情是不停向前,向前。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个片段来源于Anders Ericsson 和Robert Pool合著的《刻意练习》,其重要性无需赘言,有太多拆书家们都选择过其中的片段进行拆解。我今天选择的片段主题是“怎样找一位好导师?”

为什么选择这个片段?其实是源于自己2017年的实践过程中发现,目前自媒体爆炸,网络上的大咖,牛人数不胜数。然而我们的钱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跟着每个牛人都学习,更何况有些牛人其实是包装过剩,实际并没那么厉害。那么在这个时候,选择合适的导师就尤为重要了。

根据这个片段,咱们选择导师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这个步骤进行:

专业成就——教学经验——专长优势——引导能力——梯度提升。

专业成就:就是看这个人在这个领域达到了怎样的水平,比如说英语是专业英语八级,还是雅思8分,日语是能力考N1,还是只是N3.我们选择导师,肯定要选择那些比自己厉害的人。

教学经验:有很多人是本身厉害优秀,可是从来没有接触过心理学,教育学,并不知道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那么这种人其实并不适合做导师。比如说很多英语雅思八分的人,其实并不能教少儿英语,因为考雅思8分需要的是英语知识过硬,而教少儿英语,需要的专业知识并不多,反倒是需要了解TPR教学法,肢体语言,游戏,活动等内容。所以咱们要选择的,应该是那些有过教学经验,了解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疑惑的人。

专长优势:这个是指,咱们需要了解导师在这个领域教学过程中最擅长的是哪部分教学。比如说英语是擅长教成人还是少儿,是擅长考研,四六级这种国内考试,还是托福,雅思,GRE这种出国需要的考试。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引导能力:一个好的导师,不能仅会传递知识,还得能够教会你自学的能力,包括自己监督,审查,纠正,这也就是咱们整本书中都非常重要的内容——心理表征。

梯度提升:毕竟一些导师自身水平是有限的,如果你觉得自己从他那儿已经学不到什么新东西了,那就换一个更加优秀的导师!就像爬楼梯一样,用前面的方法去找一个更适合自己的水平的导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跟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之前学日语找导师的失败案例:

我之前抱过一个日语学习班,不同老师讲解不同板块。学完之后,感觉不错,我就跟其中一位老师谈着上一对一课程,然后没上几次我就上不下去了。现在用这个段子中的内容分析一下当时的失败原因:

专业成就:这个还是靠谱的 ,他是日语N1,能力考最高水平,而且还在日本留学过。

教学经验:他虽然有教过学生,但实际上时间不长,而且多数是兼职。也就是说,其实并没有专业的教学技能和经验,对于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也不一定掌握的很好。

专长优势:他之前教的学生多数是零基础,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只是基本的打招呼,寒暄等。而且他的教学过程中,几乎都是讲解单个知识点,一不成系统,二没有总结对比。这种方式对我来说,一点都不合适。

引导能力:  他当时教我们单词的时候,几乎都是死记硬背。我自己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单词,他反倒还觉得麻烦。这也能看出来,他其实并不具有引导学生自己背单词,自己学习的能力。

梯度提升:这个老师没上几节,我觉得确实不适合我,但是我自己却并没有着手去寻找更合适的老师,导致学习过程中断。

那么以后我要如何选择合适的导师呢?就继续以我要学日语这件事为例吧!

首先,关注这个导师的专业成就,至少要达到N1标准。

教学经验:教过成人学日语,而且懂得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

专长优势:不要只教零基础学员的老师,而是要那些能够教学员到达N1水平的老师。还有,教学内容系统化,有总结有对比,清晰明了。

引导能力:具备引导我自学的能力,比如如何记笔记,用什么记忆法方式记单词最好,如何把学过的语法进行应用。

提督提升:当然,假设自己达到了N1水平了,觉得这个导师已经不能再教给我新东西了,那这时,就要寻找更加优秀的导师了,比如说日语专业,日语翻译人员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