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管理技能开发》 所属活动: 南宁老友分舵第53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有效阐述你的问题 学习目标: 学会使用XYZ表达法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开场: 大家下午好,我叫做十八,欢迎大家来到我的TF1-1拆书练级现场,我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第一个标签是视觉笔记,相信大家入群的伙伴都看到元宝发的一张“老友新人入群流程”图,那个就是我画的,视觉笔记让我的记录更有趣更生动;第二个标签是尤克里里,虽然我目前只是一个会两首曲子的小白,但是我今年的目标就是学会尤克里里;第三个标签是马拉松,我是一位马拉松爱好者,在去年的时候参加了桂林龙脊的越野马拉松和南马的全马,马拉松让我的身体更健康~总之我是元气满满十八,很高兴认识大家。

这一两年拆书帮在南宁兴起,我们老友分舵队伍也是日益壮大,很多新加入的朋友都会问:“拆书帮是什么?”其实拆书帮是成人自发学习组织,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习者把知识拆为自己的能力。我们通过RIA拆书法把书本看到的觉得有用的知识联系自己过往的实际经验内化它(这就是A1便签),然后再用A2便签去应用它,A1/A2便签我们都提供了标准,让学习者更容易的去参考与学习。第二个方法就是组织学习法的应用,就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其实就像此刻大家来参加我的TF1-1拆书练级场一样。拆书帮有自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管理技能开发(第8版)》,摘录自429~430页

戈登描述了一个帮你有效阐述你的问题的有用模型:“我有一个问题,当你做X时,导致了结果Y,而我的感觉是Z。”

第一,描述给你带来问题的具体行为(X)。这有助于你在急于给出反馈时避免给出一种评价性的或者泛泛的回答的倾向。

第二,列出这些行为详细的、可见的后果(Y)。简单明白地告诉对方,其行为给你带来的问题,通常是使他们发生改变的有效刺激。

第三,描述你对问题结果的感受(Z)。重要的是不仅要使对方了解哪些行为妨碍了你,而且要解释它如何通过带给你挫折、愤怒或不安全等感受来影响你。解释这些感受在怎样干扰你的工作。

我们建议你把这个三步模型作为一般性的指导来使用。每个部分的顺序可能会有变化,而且你不要总是使用相同的词语。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们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是否会存在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说出来的话别人没法get到那个点?自己说的明明不是这个意思,却偏偏事与愿违,这往往会加剧我们人际关系的紧张,譬如当父母对我们说:“你怎么一点都不听话,我不喜欢你了!”当我们听到这样的话时候,我们会觉得父母真的不喜欢我们了;领导说:“这件事怎么做这么久?大学生这点执行力都没有吗?”当我们听到这样的话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很挫败,其实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表达不利于事情的解决,而且容易激化矛盾。XYZ模型很有效的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X:先描述具体行为,比如你与一位朋友相约,你朋友迟到了,你可以先说出这一件事情的具体行为就是:你晚到了20分钟

Y:接下来讲述由X行为带来的结果:所以我们错过电影开场时间

Z:最后说由Y结果给我们带来的感受:错过了电影开场我觉得很遗憾。

所以XYZ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提供一个交流的模型/步骤,让我们更好的解决与他人的矛盾。

接下来我举一个工作中的例子来说明一下XYZ模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便签:

我是一名财务,与同事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报账。本周2的时候同事A和我抱怨:“为什么报账流程这么繁杂!我就是想要把我自己垫付的钱报账拿回来而已,需要的手续流程和报账附件怎么会那么多!拿回自己的钱怎么就那么难!”

我认为我的同事对于报账应该是很熟悉的了,因为报账是每个月都会做的事情,而且报账不通过时因为报账单据的错误才会导致报账钱款无法及时到账。同时,我听到这样的话语很生气,情绪立马上来,所以我就对同事说:“我也没求着你们报账啊,你可以不报账呀!”结果就是我同事生气的走掉,还说要和领导说我服务基层意识一点都不强!

在这段对话里,我没有描述具体行为X,具体行为X会带来的后果Y,以及感受Z,对话陷入了无意义的争吵。


A2便签:

接下来的一周,我知道同事A还会来报账,所以我打算运用XYZ模型主动解决我和同事A报账问题,我会这样说:

X是上周2的时候你和我抱怨说报账流程繁杂。

Y是我们两个都会因此无法很好的沟通,也没有能够很好的解决你的报账问题。

Z是因为你这样抱怨,我会很难受。

讲清楚事实和我们的个人感受,而不是一味的宣泄我们情绪和指责,能让我们更冷静的处理我们于他人的关系。

本片段虽然来自于是管理技能的片段,但是大家也可以运用到各种的沟通环境中,跟父母或者家人产生矛盾的时候,就可以实用XYZ的表达模型了,非常实用哦。谢谢大家的参与!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管理技能开发(第8版)》,摘录自429~430页

戈登描述了一个帮你有效阐述你的问题的有用模型:“我有一个问题,当你做X时,导致了结果Y,而我的感觉是Z。”

第一,描述给你带来问题的具体行为(X)。这有助于你在急于给出反馈时避免给出一种评价性的或者泛泛的回答的倾向。

第二,列出这些行为详细的、可见的后果(Y)。简单明白地告诉对方,其行为给你带来的问题,通常是使他们发生改变的有效刺激。

第三,描述你对问题结果的感受(Z)。重要的是不仅要使对方了解哪些行为妨碍了你,而且要解释它如何通过带给你挫折、愤怒或不安全等感受来影响你。解释这些感受在怎样干扰你的工作。

我们建议你把这个三步模型作为一般性的指导来使用。每个部分的顺序可能会有变化,而且你不要总是使用相同的词语。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们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是否会存在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说出来的话别人没法get到那个点?自己说的明明不是这个意思,却偏偏事与愿违,这往往会加剧我们人际关系的紧张,譬如当父母对我们说:“你怎么一点都不听话,我不喜欢你了!”当我们听到这样的话时候,我们会觉得父母真的不喜欢我们了;领导说:“这件事怎么做这么久?大学生这点执行力都没有吗?”当我们听到这样的话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很挫败,其实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表达不利于事情的解决,而且容易激化矛盾。XYZ模型很有效的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X:先描述具体行为,比如你与一位朋友相约,你朋友迟到了,你可以先说出这一件事情的具体行为就是:你晚到了20分钟

Y:接下来讲述由X行为带来的结果:所以我们错过电影开场时间

Z:最后说由Y结果给我们带来的感受:错过了电影开场我觉得很遗憾。

所以XYZ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提供一个交流的模型/步骤,让我们更好的解决与他人的矛盾。

接下来我举一个工作中的例子来说明一下XYZ模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便签:

我是一名财务,与同事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报账。本周2的时候同事A和我抱怨:“为什么报账流程这么繁杂!我就是想要把我自己垫付的钱报账拿回来而已,需要的手续流程和报账附件怎么会那么多!拿回自己的钱怎么就那么难!”

我认为我的同事对于报账应该是很熟悉的了,因为报账是每个月都会做的事情,而且报账不通过时因为报账单据的错误才会导致报账钱款无法及时到账。同时,我听到这样的话语很生气,情绪立马上来,所以我就对同事说:“我也没求着你们报账啊,你可以不报账呀!”结果就是我同事生气的走掉,还说要和领导说我服务基层意识一点都不强!

在这段对话里,我没有描述具体行为X,具体行为X会带来的后果Y,以及感受Z,对话陷入了无意义的争吵。


A2便签:

接下来的一周,我知道同事A还会来报账,所以我打算运用XYZ模型主动解决我和同事A报账问题,我会这样说:

X是上周2的时候你和我抱怨说报账流程繁杂。

Y是我们两个都会因此无法很好的沟通,也没有能够很好的解决你的报账问题。

Z是因为你这样抱怨,我会很难受。

讲清楚事实和我们的个人感受,而不是一味的宣泄我们情绪和指责,能让我们更冷静的处理我们于他人的关系。

本片段虽然来自于是管理技能的片段,但是大家也可以运用到各种的沟通环境中,跟父母或者家人产生矛盾的时候,就可以实用XYZ的表达模型了,非常实用哦。谢谢大家的参与!

 




片段三
R 原文片段

《管理技能开发(第8版)》,摘录自429~430页

戈登描述了一个帮你有效阐述你的问题的有用模型:“我有一个问题,当你做X时,导致了结果Y,而我的感觉是Z。”

第一,描述给你带来问题的具体行为(X)。这有助于你在急于给出反馈时避免给出一种评价性的或者泛泛的回答的倾向。

第二,列出这些行为详细的、可见的后果(Y)。简单明白地告诉对方,其行为给你带来的问题,通常是使他们发生改变的有效刺激。

第三,描述你对问题结果的感受(Z)。重要的是不仅要使对方了解哪些行为妨碍了你,而且要解释它如何通过带给你挫折、愤怒或不安全等感受来影响你。解释这些感受在怎样干扰你的工作。

我们建议你把这个三步模型作为一般性的指导来使用。每个部分的顺序可能会有变化,而且你不要总是使用相同的词语。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们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是否会存在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说出来的话别人没法get到那个点?自己说的明明不是这个意思,却偏偏事与愿违,这往往会加剧我们人际关系的紧张,譬如当父母对我们说:“你怎么一点都不听话,我不喜欢你了!”当我们听到这样的话时候,我们会觉得父母真的不喜欢我们了;领导说:“这件事怎么做这么久?大学生这点执行力都没有吗?”当我们听到这样的话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很挫败,其实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表达不利于事情的解决,而且容易激化矛盾。XYZ模型很有效的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X:先描述具体行为,比如你与一位朋友相约,你朋友迟到了,你可以先说出这一件事情的具体行为就是:你晚到了20分钟

Y:接下来讲述由X行为带来的结果:所以我们错过电影开场时间

Z:最后说由Y结果给我们带来的感受:错过了电影开场我觉得很遗憾。

所以XYZ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提供一个交流的模型/步骤,让我们更好的解决与他人的矛盾。

接下来我举一个工作中的例子来说明一下XYZ模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便签:

我是一名财务,与同事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报账。本周2的时候同事A和我抱怨:“为什么报账流程这么繁杂!我就是想要把我自己垫付的钱报账拿回来而已,需要的手续流程和报账附件怎么会那么多!拿回自己的钱怎么就那么难!”

我认为我的同事对于报账应该是很熟悉的了,因为报账是每个月都会做的事情,而且报账不通过时因为报账单据的错误才会导致报账钱款无法及时到账。同时,我听到这样的话语很生气,情绪立马上来,所以我就对同事说:“我也没求着你们报账啊,你可以不报账呀!”结果就是我同事生气的走掉,还说要和领导说我服务基层意识一点都不强!

在这段对话里,我没有描述具体行为X,具体行为X会带来的后果Y,以及感受Z,对话陷入了无意义的争吵。


A2便签:

接下来的一周,我知道同事A还会来报账,所以我打算运用XYZ模型主动解决我和同事A报账问题,我会这样说:

X是上周2的时候你和我抱怨说报账流程繁杂。

Y是我们两个都会因此无法很好的沟通,也没有能够很好的解决你的报账问题。

Z是因为你这样抱怨,我会很难受。

讲清楚事实和我们的个人感受,而不是一味的宣泄我们情绪和指责,能让我们更冷静的处理我们于他人的关系。

本片段虽然来自于是管理技能的片段,但是大家也可以运用到各种的沟通环境中,跟父母或者家人产生矛盾的时候,就可以实用XYZ的表达模型了,非常实用哦。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