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厦门鹭岛抚琴抚舵2018第10次定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确定对话目的,顺利开展对话 学习目标: 学习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对话中会出现转移对话目标的情况并应对处理

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美英,美术的美,英语的英,目前是一名电商运营,平时喜欢阅读、瑜伽。
很高兴今天和大家相聚在这里,祝愿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晚上。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学习主题】:确定对话目标,顺利开展对话

【学习目标】学习者通过本次学习,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与他人对话过程中,当发生对话偏离初始目的,将矛头指向对方的情况,而产生对话冲突时,能应用想、问、思、变四步骤法来重新确定自己的对话目标,从而更好地继续开展对话。


、图书介绍

不知道大家在和爱人、朋友或者是同事沟通的时候,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对话的一开始是想要和对方一起解决某个问题的,但是聊着聊着,你突然开始变得愤怒,认为对方总是在故意针对你,最后你们闹得不欢而散。这种情况为什么会出现呢?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对话过程中悄悄转移了自己的对话目标,而我们自己却没有发现。因此将我们的矛头指向了对方,认为自己当下的问题都是对方造成的,最后两个人闹得不欢而散。那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方法。B2: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对话目标,实现自己的对话目的。【学习主题】接下来我们将会一起来学习一个拆页,通过今天这个拆页的学习后,我们能够应用想、变、思、问四步骤帮助我们确定自己的对话目标,顺利开展对话。这个方法来自《关键对话》这本书。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关键对话》是科里帕特森和他的团队的著作,这本书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书,突破了全美400万册的销量,同时书中的方法被《财富》500强企业中的300多家采用。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作为提升沟通能力的经典书籍,这本书得到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和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以及《精进》作者采铜等的大力推荐。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B1:除了刚才我提到的那个问题,如果你还遇到过其他沟通方面的问题,比如说你曾向上司提出某个方案却被泼冷水的经历?和孩子谈认真学习,却被孩子当做耳旁风的经历?提醒朋友还钱,TA却找各种借口推脱的经历?或是其他类似对话的困扰,不妨都去阅读下这本书,必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接下来请各位伙伴阅读下我发在群里的拆书原页,阅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二、阅读原文

一个炎热的下午,父亲带着姐妹俩结束了在迪士尼乐园的游玩,三人急匆匆地回到宾馆房间。原来,这两个孩子喝了一大桶汽水,现在已经憋不住要上厕所了由于房间里只有一个卫生间,姐妹俩很快就为谁先上厕所吵了起来。两人先是大声争执,然后你推我搡,连难听的外号都叫出来了。眼见无法解决问题,她们最后向父亲求助了。

“爸爸,是我先到的!”

可是我比你还急!”

“你怎么知道我不急?你又不是我。我今天早上出门时都没上厕所

“你太自私了!”

父亲提出了一个方案:“姑娘们,这个间题你们要自己去解决。你们就在卫生间里商量吧,早晚会决定谁先用谁后用。不过我有一条规定,不许打架。”

两个频躁的孩子进行关键对话时,父亲在盯着自己的手表,他想知道这个问题要花多长时间才能解决。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卫生间里不时传来几句讽刺挖苦的话。大约过了25分钟,父亲终于听到了马桶冲水声,然后从卫生间里走出一个孩子。一分钟后,冲水声再次响起,她的姐姐也走了出来。这时父亲笑眯眯地问道:“你们知不知道,在你们争吵不休的这段时间里,你们每个人可以上多少次厕所?

两个孩子可没心思想这个,父亲接着间道:“为什么你们用了这么久的时间才用上厕所呢?”

“那是因为她总是很自私!”

“瞎说,她本来可以等我先上的,可是偏偏不让,还对我大呼小叫的,她从来都是这样!”

两个孩子都说最想做的事情是上厕所,但她们的做法却完全相反,让这个目标变得遥不可及。

这就是我们在关键对话中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的问题并不是行为本身是错误的,而是我们的动机有问题,即我们常常弄错要面对的目标。

一旦怀疑内心的目标发生了变化,你就可以下意识地进行调整了。例如,“我的真正目标是找一个咱们都喜欢的度假地点,而不是要证明我的观点比你强。”简而言之,只有意识到了错误之处,你才能不让自己犯错。但是我们该怎么做呢?怎样才能意识到内心的变化,不再犯错,进而影响自己的动机呢?很简单,按格瑞塔的方法去做。你应当停下来问自己几个可以帮助你返回对话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可以在意识到对话失控时提出,也可以在准备展开关键对话时提出。这些问题包括:

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询问完自己这些目标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不要遗漏:

要想实现这些目标我该怎么做?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三、拆书家讲解

我看大部分伙伴都已经阅读完了,如果还有小部分没有阅读完的伙伴,请跟着我的讲解一起往下看。

what】书中提到我们在关键对话中很容易遇到一个问题,就是谈着谈着会忘记了自己一开始的对话目标,而把矛头指向了对话的另外一方,认为我们现在所有的问题都是对方导致的。就如书中的案例,那两个小女孩一开始的目的明明是要上厕所,最后却争吵起来,其实在争吵的过程中,他们的目标就变成了要战胜对方,而不是在最快的时间内上完厕所了。

why】为什么会出现目标转移的情况呢?这是因为随着对话的激烈程度增加,我们体内的肾上腺素就开始作祟,大脑逐渐失去了理性思考的能力,转而进入防御模式或是攻击模式,而对话的目标也就在这个时候开始慢慢转移,我们希望能胜过对方又或是惩罚对方。

how】那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拆页中提到,我们可以在意识到对话失控或者是对话的一开始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要想实现这些目标我应该怎么做?

由于原文描述比较简单,所以我们初学者看的时候,会觉得太过抽象,因此我将这几个步骤给细化了成了四个步骤:想、问、思、变。

1、【想】想想自己当下行为表现及表现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2、【问】问问自己,这种行为持续下去会导致什么后果?这种结果是自己想要的吗?

3、【思】思考如果这种后果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对话的初始目的是什么?

4、【变】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你应该做出什么改变?

方法看完了可能还有伙伴会困惑应该如何运用,那我们回到原文中的案例来看下。

如果我是案例中的姐姐,我会先暂停对话,接着问自己这些问题:

一想:想想自己当下的行为是什么?行为表现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我和妹妹陷入了争吵,而这个时候我行为背后的目的是我要比她先上厕所,因为我觉得我已经快憋不住了,我比她急,她理应让我先上。

二问:问问自己,这种行为持续下去会导致什么后果?这种结果是自己想要的吗?

很明显,妹妹也很急着上厕所,她也不愿意让我先上,我们一直争执都没有结果,不仅伤害了感情,而且两个人当下都上不了厕所,但是这结果并不是我想要的,因为我真的很想上厕所了。

三思:思考一开始的目的是什么?,

从外面回到家里,我已经憋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我只想赶紧上厕所

四变:为了实现你的目的,你应该做出什么改变?

意识到自己的对话目的是要最快时间内上厕所,而不是去和妹妹争执谁先上的问题,我会和妹妹妥协,让她先上,并且提醒妹妹快些上,这样我就能更快地上到厕所了

 

   可能会有伙伴好奇,为什么非得在对话中明确自己的目标呢?很明显,确定了对话目标能让我们更快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目的。

【不这么做的坏处】那如果在对话中任由目标偏移我们不采用行动会发生什么呢?那可能我们就受肾上腺素的影响,在对话中不停地防御或是攻击对方,最终导致我们无法实现对话目的且破坏了和对方的关系。

正如原文中的案例一样,原本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上完厕所的他们,却花费了20多分钟才实现自己的目的,并且两个人都闹的不开心。

【适用边界】这个时候可能有伙伴好奇说,方法是挺好的,那我们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个方法呢?

当我们在一开始明确自己的对话目的,而对话过程又比较激烈的时候,我们便可以在对话一开始或是意识到对话失控的时候问自己这4个问题。

这个四个问题不仅可以用来自我提问,还可以用来问别人,从而引导别人回归自己的对话目标。比如说当你发现你的同事、爱人或者是朋友在对话过程中偏移了对话目标的时候,你可以用这4个步骤去引导他们回归到他们的初始对话目标。

先暂停对话,然后问对方四个问题:

1、【想】告诉对方你观察到他当下的行为表现,让其想想表现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2、【问】询问对方这种行为持续下去会导致什么后果?问问对方这种结果是他想要的吗?

3、【思】如果这种后果不是他想要的,让他思考对话的初始目的是什么?

4、【变】问对方,如果要实现他的目的,他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分组】由于接下来讨论的需要,我们先来进行分下小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四、A3 促动学习者现场演练

A3促动】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对于我不会做的题目,我都会去认真地理解一遍答案,但是我不会再去做一遍,因为我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这样导致的结果便是当我下一次再碰到这种题目的时候,我还是不会做。这告诉了我们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学习知识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今天我们所学的拆页没有拿出来练习下,可能当你回到家你便不记得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我们接下来一起来演练下。

    请大家和我一起想象一个这样的场景。假设你的朋友玲玲是一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最近一直在推行成本缩减计划,但是却并没有看到明显的成效。为此她专门举行了这次会议,想要和大家讨论计划没有取得效果的原因。会议开始后不久,有位经理有些迟疑不定地站起身来,说到:“您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确实在想办法让我们缩减成本,大家也都有积极配合,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有个问题想问下您,您让我们又是双面打印,又是放弃设备升级投资,可自己却修建了新的办公楼.....”

这个时候你的朋友一脸严肃,气的眼睛直冒火,他紧紧咬起牙关,身体微微前倾,左手牢牢抓住讲台边缘,指节因为僵硬而变成了青白色。很明显,玲玲已经偏离了自己的对话目标。现在的他只是想着要去惩罚这个当众反驳他的人了。

如果当时你也参与会议,你发现玲玲已经偏离了她的对话目标,开始想要惩罚这个当众反驳他的人,这个时候你会如何去引导他回归到自己的初始对话目的,去心平气和地接受大家的反馈意见呢?方法可能会有很多种,如何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想、问、思、变4步骤去引导她回归到自己的初始目的呢?请花5分钟左右时间在组内讨论下,讨论结束我们会请一对伙伴来给我们展示下。

 

【学习者现场演练】

我看大家都讨论的差不多了,有没有伙伴愿意来给我们演绎下你和玲玲之间的对话呢?

好的,有请佳山和他的搭档。


玲玲:怎么能以这样的口气对着我说话呢?,这明明是在直接的攻击我,真是太过分了。

朋友:我看到你现在已经生气了,想要和这个员工开始争执了,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继续争执下去会导致什么结果?这种结果是你想要的吗?

玲玲:继续争执下去会导致大家都失去对我的信任,但是这种结果并不是我想要的。

朋友:那你想要的是什么呢?

玲玲:我想要大家给我提供一些成本缩减的方法或是给我一些反馈

朋友:那如果你想要实现你现在的目的,你应该怎么做出哪些改变呢?是接着生气去和员工争执呢?还是去冷静地沟通呢?

玲玲:我的目的是要去实现缩减成本,为了实现我的目的,我应该把个人的情绪给剔除,冷静地去和员工沟通解释我这么做的原因,这个办公室是公司的战略发展所需,我们需要开辟更大的业务,但是在日常的开支上面,我们还是需要推行成本缩减计划,大家献计献策,看下是否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五、结束

    好的,谢谢以上两位伙伴的分享,通过这个对话,可以让玲玲认识到自己当下的对话目标已经转移了,变成了要惩罚这个当众反驳她的人,而如果她真的惩罚了这个人,便实现不了自己一开始的对话目的(寻求成本缩减的方法),反而会让大家觉得她并不是要真的实施成本缩减计划。而通过这个对话的引导,让玲玲意识到了对话目标的转移,并且回归冷静,从而回到了开始的对话目的。

    那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通过今天的拆页我们学会了应用想、问、思、变四个步骤来帮我们在对话中牢记我们的对话目标,实现对话目的,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