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吴佳音,在接下来的拆书环节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讨论的环节,我们需要先分组。分为两个组靠近我的3位伙伴组成一个小组,另外4位伙伴组成一个小组,在待会的拆书活动中进行组内分享。今天分享的主题叫:三步换来同理心,提升情商。
【F】情商为什么是换来的?用什么换?怎么换?……答案就在我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中。这本书是:《有感觉,还是没感觉?——6秒钟改变你的情商》。
【A】这本书有两位作者,弗里德曼潜心情商理论,吴岱妮则致力于情商实践。与大部分的情商书籍或偏重理论,或偏重实践相比,他们的合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B1】通过这本书,你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情绪,更理性的选择情绪,从而更有效的管理情绪。情商高的人,一方面是能管好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是管理好他人的情绪,影响他人甚至是领导他人。
【B2】为了管好自己的情绪,我们需要“以自我为中心”。但是当你需要去管理他人情绪的时候,就会发现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而换位思考、同理心却能很好的帮助我们和他人建立沟通,从而达到影响并领导他人的目的。那么如何体现出同理心?如何换位思考提升情商呢?
接下来请大家花两分钟的时间阅读我发给
同理心是情商中最有力、最具有挑战性的领导能力之一。它是指对他人的感觉做出适当、真诚的响应。简单说来,就是你是否能换位体会他人感觉和换位思考他人需求的能力。
同理心给人的印象是接受、信任、聆听和关心。你是否曾感受过他人给予你的同理心?你还记得它是如何影响你的吗? 它是如何增加你对别人的信任和承诺的呢?当你试图为了某种个人目的而向他人实施你的同理心,这时,同理心往往无法发挥作用。比如说,你想得到点什么,或者你只是出于“应该”才这么做,或者是你打算赶紧听他说一分钟,然后就轮到他闭上嘴巴听你说。实际上,同理心是敏感而脆弱的,虚伪和自私都很容易破坏它。
另一方面,做到有同理心也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同理心与生俱来——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也会用安慰性的触摸去抚慰悲伤的人。同理心是最自然、最容易做出的对他人的烦恼和快乐的回应—一只要我们能走出自己狭隘的个人目的。
就我而言,我需要好好练习同理心。我缺乏耐心,只重视结果并且害怕激烈的情绪。所以,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练习静坐和体会。我的经验告诉我,要做到更有同理心,我只需要闭上嘴巴,打开耳朵和心。同理心是“超越情绪”的一部分,因为只有在你为别人做出某种程度的牺牲的时候,同理心才能奏效。同理心需要一些自我牺性精神。
在理解他人的痛苦和烦恼的过程中,同理心就能得到成长。 它是一个向导,可以帮助我们和他人建立沟通,它最重要的价值是让我们的决策服务于更大的“善”。在某种程度上,同理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解毒剂。
练习:五步掌握同理心
6秒钟机构主席安纳贝·金森( Anable Jensen)博士,精擅同理心。他提出了掌握同理心的五个步骤:
1.识别肢体语言。手势或肢体信号,可以让我们解读他人的情绪。与情绪认知阶段一样,这些信号能让我们洞察他人的内心世界。
2.用心倾听。大多数公司对倾听这一项的培训,关注的焦点是“倾听要点”。现在,让我们更进一步:倾听他人的心声。 他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你要做到用心倾听,必须保持安静——这可能就是我们长了两个耳朵和一张嘴的原因。
3.同感痛苦。除了语言和肢体手势,人需要同理心是因为某些情感创伤。也许你没有经历过相同的伤害,但是你可能有类似的体会。也许他们为失去一个孩子而痛苦万分,而你没有孩子—但是你可以回想你有朋友或家人去世时的感觉。
4.语言回应。用语言来对他的话做出回应;认可他们的遭遇(即使是你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或者这样做对你来说没有意义,但对他们来说仍然是有意义的)。你最好不要简单地说“我了解你现在的感受”——那只能说明你并没有了解他的感受。
5.行动回应。单单用话语是不够的。如果你真正地理解了对方,你要有所行动。有时采取的行动很简单,如:倾听的时间长一点,注视对方,温柔地微笑。有时要更明显一些,但是同理心的行动响应与解决问题无关,只是情感联络。注意,不要去“解决”一个与你无关的问题。
大部分的伙伴已经看完了,如果还没有看完的伙伴,也可以先跟着听我接下来的讲解。
【WHY】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大家都愿意与高情商的人合作沟通特别舒服,为什么呢?在与他沟通的过程中,你很难拒绝他。大家愿意去听他说,也愿意跟着他做。
【WHAT】比如参加训练营,东哥安排好的时间表我们都会尽力去达成。虽然有时候时间安排上会有一些冲突,但是大家都愿意尽量去做。原因就在于他提出要求时,会站在我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当我们一起训练的时候,它帮助我们提升个人能力,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团队都是一件好事情。只要大家愿意去做,解决就只是时间问题。
【HOW】在今天的拆页中介绍了一个方法,体现同理心有五个步骤。我对这五个步骤做了一个梳理。
首先是事实,无论是你看到的肢体语言,还是听到的信息,都需要先把现实的状况理清。然后,基于这个事实,他有什么需求?再针对这个需求,你所回应的语言或行动。这就是三步换来同理心。
也许大家会说,什么事情都要换位思考体现同理心,是不是太费时间,太麻烦呢?【异议预防】嗯,的确会有这样的问题,换位思考并非适用于所有的事情,那我们在什么时候需要?当你需要对方的认可、信任的时候,同理心就非常重要。无论是生活中,你与父母、与家人、与朋友……亦或是工作中,与上司、与下级、与同事……当你需要获得他们的认可和信任的时候,同理心就尤为重要。
在刚才分享的拆页中有一个细节:同理心、换位思考是一种本能,几个月大的婴儿都懂得用触摸去安慰人。既然本能反映就能体现同理心,我们还有需要来学习?【异议预防】给大家举个例子。
2018年1月26日对我而言,是个灰暗的日子。因为那天,我女儿被电动车撞到,小腿骨折。她从医院回来后,她很安静,安静的看书、吃东西。只要她一开口,无论她要什么东西,我们统统都给,因为大家都觉得她好可怜。
但看到这个拆页后,我会反思我的做法是否合适?因为你满足她所有的要求就够了吗?运用这三步曲,我尝试着做反思
【事实】首先是事实,我看到的是她安静的看书,我听到的是她对于这件事情只字不提,即使你问了,她都不回应你。事实是她在退缩,她很惶恐。
【需求】所以她现在最需要的需求是安全。而基于这个安全需求,我又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回应?
基于母性的本能,我最近都会尽量抽时间陪她,关注她,关心她。但是这种基于本能的回应确实还不足以满足她目前对安全的迫切需求。比如再次去医院复查拍片,每次到门口,她都会跟我说“妈妈,我要去上厕所。”。人一紧张,就会想要去上厕所。拍一个片子,她会跑个三五趟的厕所。但当下如果我能够理解她安全需求的迫切感,我应该能耐得下性子,慢慢的陪伴她度过这个过程。但如果她有超出这个需求范畴的,我又可以理性的拒绝她。比如不能无限制的让她看电视。
【回应】这样可以很好的区分出什么是她需要的,什么又是我应该理性拒绝的。
也许大家会说,为什么还要去分辨主要需求?满足她所有的需求不行?【异议预防】嗯,确实,如果你的时间和精力足够,可以尽量满足她所有需求。但很多时候,我们是没办法满足她所有需求的。而且我们也可以回想一下,情商高的人并不是满足你所有的需求,往往是满足你最重要的需求,你就愿意信任他,跟着他去做了。
【A2】分步催化1:
接下来,请大家设想一下,今天以后,你可能会遇到需要获得他人的认可和信任的场景,这个场景可能是你需要获得孩子的信任、可能是你需要获得面试官的认可、可能是你需要获得上司的信任、可能是你需要获得学员的认可……只要是需要获得他人认可和信任的场景即可。请大家想想可能会遇到什么场景?在小组内分享这个场景,时间为3分钟。最后,我们会请1位伙伴来分享。
请注意,我们仅仅是分享设想的场景,说出需要获得他人的认可和信任的场景即可。
(学员讨论)
接下来,我们邀请一位伙伴来分享她的场景。
学员徐雪艳分享的场景:新的老板上任,我需要去获得他的信任。
【A2】分步催化2:
这是个非常典型的场景,因为工作中经常会碰到。那么接下来请大家思考,应用今天学习的体现同理心的三步曲:事实——需求——回应。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和信任?请徐雪艳分享一下。
(学员分享)
一、事实:新老板上任,他也在观察,谁能帮我达成目标。实际上,他也在探索(可以信任谁)。
二、需求:他最急需的是安全需求,他需要有人来帮他把工作完成得更好。他需要(员工具备)什么能力来帮他完成。
三、回应:
我可以体现出我的能力,与他的需求进行匹配。通过行动进行回应,会更给力些,也更容易获得老板的认可。
【结尾】通过事实——需求——回应做好换位思考,体现同理心,获得他人的认可和信任。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大家能通过换位思考换出高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