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线下拆书活动 晋级TF2-1和TF2-2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阿尤拆书晋级TF2-1 学习目标: 晋级TF2-1

开场: 一、学习目标:
觉察到自己做事背后的真实意图,通过作者建议的方法去改变负面意图"我不得不"为正向意图"我选择(我要做)”,提升自己做事的动能、心情和行动效能,从而达到更理想的结果。

二、图书介绍(1-2分钟)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这本书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所著,他创造了非暴力沟通(NVC)语言,即以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为四要素爱的语言,让人们能够开放、真诚、有效地表达自己,又能尊重和倾听他人。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这本书让我们沟通时,不再是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而是认识到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巨大影响,通过训练沟通中的聆听和表达,我们可以消除彼此敌意,增进相互理解和关爱,大大提高沟通质量。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NVC适用于各个层次的交流和各种环境,有助于解决包括家庭、组织、企业和国家之间沟通中的冲突和矛盾,它让人们心存爱意、情意相通和乐于互助,正是这种神圣的力量让我们获得幸福愉悦的美好心情和存在状态。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

起初,我怎么也想不清楚我到底为什么要写临床报告。几个月前,我已经确信,对我的病人来说,临床报告用处并不大,花那么多时间是不值得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一直费尽苦心准备这些报告呢?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我选择写临床报告,是因为我想从中得到收入。于是,从35年前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没有写过一份临床报告。想到自己少写了无数的临床报告,我的快乐真是无法形容!当认识到钱是我的主要动机时,我马上就想到我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而事实上,我宁可在垃圾箱中觅食,也不愿再写一份临床报告。

我清单上的第二项是开车送孩子上学。当我琢磨自己为何要这么做时,我发现,我很欣赏我的孩子从他们现在的学校得到的教育。虽然他们可以步行到附近的学校上学,但他们所在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更符合我的价值观。想到这一点,在开车送孩子上学时,我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在这以前,我会说:“倒霉!今天又不得不开车送孩子上学。”而在这之后,我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是为了孩子们能够得到我所看重的教育。当然,有的时候,在路上我需要提醒自己两三次开车送孩子上学的意义。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约2分钟)
人类具有自我意识,即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清楚地知道做此事的原因。
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在做选择,很多时候是无意识地进行选择。比如何时起床,吃饭吃多少,走路先迈哪一只脚等等这些日常琐事都是无意识的。
还有,即使我们是有意识选择的,背后的意图有的是发自内心需要,有的则是迫于外界要求,内再语言不同,情绪感受也不同。情绪感受决定着我们做事的效果以及其持续性创造的价值。
那么,我们如何将"我不得不"转换为"我选择做"呢,本片段给出了三条建议:
一、将自己认为无趣、不得不做的日常事务列成一个清单;
二、在清单各项食物面前,和内心联结自问,这个事务到底是"我选择做"还是"我不得不做",并且在每项事务前标注"我选择做"。
三、在标注"我选择做"的各项事务面前,填写"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 )。
然后体会自己内心的感受。
这个过程能够帮助我们将做事背后的"被动"意图转变为"主动"意图,从消极的情绪状态转化为积极的情绪状态,会大大提升做事的愉悦度和满足度,进而提高做事的效率和效能。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约2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

在一个大雨天,雨丝密集从天撒落,地上积起一处处水洼,这时候你很想睡午觉,你的女儿跑过来缠着你要到雨里去玩耍。你无名烦躁,试图说服孩子,但是她还不依不饶,还哭了起来,非要穿着雨靴、打着喜欢的雨伞去楼下玩儿。你深深呼吸了几口气,还是觉得满足孩子的要求,你的内心语言是“她这么喜欢雨天,我不得不陪她下楼去雨里玩。”请体会内心的感受,写下1-3个关键词。然后,你再转换一下语言结构,再对自己说“她这么喜欢雨天,我选择陪她下楼去雨里玩,是因为我希望看到我女儿快乐满足的笑颜,我希望她能充分体验雨天的所见所听所感,培养她热爱大自然、活在当下的幸福感,我希望和她分享一段温馨愉悦的亲子时光”,请体会一下内心的感受,再写下1-3个关键词。

请一位现场伙伴分享一下,她都写了哪些感受关键词。

学习者案例记录:
武颖:之前的感受是无奈,烦躁。 之后的感受是母爱,满足,幸福。

拆书家提问设计:
现在,请我们现场的小伙伴分成2组,每组2人,小伙伴们回忆从昨天到今天,你经历过印象深刻的一件"我不得不做"的事情,用本片段建议的三个步骤,做一下从“不得不做”到“我选择做,是因为我……”的转换,体会内心感受的变化,记录关键词,再给出你未来再次面对这件事情如何处理的结论。然后,请组内成员分享彼此的案例,这个过程给大家5分钟。
最后,我们会邀请两位伙伴在现场分享一下她的案例,每人1-2分钟。

大家的案例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对我们都很有启发,非常实用,回去之后大家遇到类似情境时都可以去试试。非常感谢各位的参与和支持,不破不立、不拆不成器,我们下次再见!

学习者案例记录:
佳音:不得不去备课,要给客户讲课,已定好日期,但当下没有准备好,因为客户要求多,内心烦躁,现在通过文中方法,选择去备课,这个是自己的热爱,宽恕自己知识储备量不够导致专项不够,现在给自己一个很好的能量,调整状态,进入到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