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西安古城分舵第89次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和善而坚定——讨论孩子教养中的“度”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够使用和善坚定的句式解决生活中的沟通僵局。

开场: 我是今天的拆书家滕跃,希望大家跟我进行今天的拆书学习之后,能够使用和善坚定的句式解决生活中的沟通僵局。下面我来介绍下《正面管教》这本书。【图书介绍】 大家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场景,【事件场景】孩子睡觉前总是有无数的理由拖延时间;玩的时候精力十足,学习的时候无精打采;有奖励的时候做事热情高涨,没有奖励的时候什么都提不起兴致去做?【提问】这时候你会怎么做呢?一切都顺着他的意愿,还是暴打一顿让孩子表面屈服呢?【影响】不管是上述哪种做法,以长期的效果来看,孩子都不可能真正学到你想让他具备的生活技能和良好品格。【解决】那正确的方法应该怎么做呢?简·尼尔森会在《正面管教》中告诉我们教养的真正核心是什么,同时通过清晰的例子让我们学习到切实可行的教养方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请小伙伴们用1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读完的小伙伴请给我一个示意。

原文片段:p12

    和善与坚定并行——是正面管教的基石。

鲁道夫德雷克斯把对待孩子时和善与坚定并行的重要性教给了我们。“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对孩子“和善”就是取悦孩子,或是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这不是“和善”,这是娇纵。“和善”意味着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娇惯孩子并不是尊重孩子。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也不是尊重孩子,它剥夺了孩子培养“抗挫折力”的机会。用语言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才是尊重孩子:“我看得出来你很失望(或者生气、心烦等等)。”然后,相信孩子能够经得起挫折并能由此培养出对自己的信心,也是尊重孩子。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坚定”。大多数成年人习惯性地认为“坚定”就意味着惩罚、说教或者其他形式的控制。并非如此。当坚定与和善结合在一起时,就意味着对孩子、对你自己以及对当时情形的尊重。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举出案例,匹配例子,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和适用边界】:

在这个拆页,我们看过了“和善而坚定”的要点以及重要性。那么我们首先明确和善而坚定的知识点逻辑:

1、一个孩子在超市里看见喜欢的玩具要买,不给买就大哭满地打滚,家里玩具太多,而且母子之间约定每月只买一次玩具,这个月已经买过一次,所以他妈妈不想给他买而且妈妈很焦虑,觉得长此以往孩子会养成不好的习惯可为了让他停止大哭,这位妈妈最后还是给孩子买了。这是和善而坚定吗?

很显然不是,没有尊重妈妈自己的感受和意愿,仅仅是没有让孩子失望这是骄纵。

长久下去,孩子不仅不能学习到良好的品质,还很有可能变成“熊孩子”。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和善而坚定的第一个知识点逻辑,就是要尊重我们自己(家长)的感受和意愿。

2、孩子跟妈妈商量好了,每天只能看两集动画片,而今天孩子非要再看一集,在床上哭闹不罢休。妈妈说,说好的事你不执行,要是这样以后再也别看动画片了!这是和善而坚定吗?

也不是,家长试图用威胁控制孩子没有尊重孩子,这是专断。

用这样的方式与孩子相处,等到孩子有了足够的力量,很可能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反抗父母,或者干脆拒绝沟通。

那么,和善而坚定的第二个知识点逻辑就是要尊重孩子。

3、例子2里,如果妈妈最后发现威胁也没有什么用,继而使用打骂的方式试图让孩子妥协。

显而易见,这就更不是和善而坚定了。因为既没有尊重孩子也没尊重情形需要,毕竟打骂的结果可能只是暂时的,而从解决类似问题的长远角度来看,这是毫无用处的。

因此,和善而坚定的第三个知识点逻辑就是尊重情形需要,也就是要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不能被情绪所控制。

【引出具体步骤】

以上为大家展示了和善和坚定的要点,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和善而坚定几个核心步骤:     第一, 共情,也就是尊重了孩子的感受。(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个玩具,得不到这个玩具你很难过。)

第二, 表示理解,进一步让孩子感觉被尊重。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有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妈妈小时候特别喜欢各种卡子,看着那些不能都买回去的卡子我也觉得十分难受。)

第三,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尊重自己的感觉。(我感觉……(准确的感觉词汇),是因为……(我的需要,不是要求)我感觉很焦虑,因为在我看来遵守承诺是很重要的,我们商量过一个月买一次玩具的。)

第四, 专注于解决问题,也就是尊重情形。(你觉得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既能让你得到这个喜欢的玩具,又不会破坏我们每个月买一次玩具的规定?)

【预防异议、行动建议、明确边界】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要这么去说话吗?有的小伙伴会说,这也太难了吧!其实,我们只需要在有问题要解决的时候,注意跟孩子沟通符合以下几个标准,就能够很好的做到“和善而坚定”了。

首先,判断你的说法、做法是否让孩子感到自己无条件被爱着,他是否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解决某些问题的。(应用于其他人的时候,就是要让对方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其次,这么说或者这么做是否是长期有效的。(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最后,是否能让孩子或者其他听者有所得(知识技能、良好品格等)。

满足以上三点标准,相信你就总是在“和善而坚定”的大营里的。

那么其实这个方法不仅可以应用在育儿方面,在与其他人,比如家人、工作伙伴的互动沟通中同样可以使用,而且你会发现,效果出奇的好!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

    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和善而坚定的定义和要点,以及如何说和善而坚定的语句。现在我们开始来试着用一下。请大家根据自己的体会或遇到过的事情,来编辑一段小故事这个小故事是未来可能会发生的,需要有未来可能发生这个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包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和当时的双方的对话、动作等,其中部分对话使用和善而坚定的技巧。将故事摘要写在一张纸上,时间五分钟。 5分钟后,我将请一位代表来讲述他们小组编出的故事。 

   

学习者案例记录:

甜甜张浩编写的故事:

时间:未来孩子在地铁闹的某一天

地点:地铁上

人物:甜甜扮演的妈妈张浩扮演的孩子

事件:妈妈带孩子乘坐地铁,由于空间小,又热,孩子开始哭闹

对话:

孩子:55555555555555,我要下车,我不要坐地铁!

妈妈:妈妈知道你很热、不舒服,特别想下车,妈妈也觉得很热,很想下车。但是你现在大喊大叫让我觉得跟焦虑,还有点烦躁。还有四站就到了,让我们一起想个办法,来度过接下来的这几站吧,好吗?

孩子:委屈,但是点头答应了。

可以说在妈妈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在尊重双发的基础上,用了一个问题让大家都关注于解决问题,小故事编的相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