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向外,向外有两个含义,一是希望自己能够一直保持一个开放接纳的心态,二是成为一个爱分享的人,我是宇宙中心分舵的会员,也是这里的一名拆书家,很高兴见到大家。
本次拆书的学习目标是,希望大家以后在跟人聊天遇到无话可说或者陷入尬聊的情况时,能够通过运用选择安全性话题,描述状态感受和引导重复的方法,打开聊天的话题,让交谈变得有趣有料 。
正确的破冰方式可以这样,我们姑且称之为“状态感受切换法”。
“今天天气不错”作为一个初始判断,确定了话题的起点,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个判断引申为可以观察到的客观事实,即状态。状态可以是现象(比如早晨路上跑步的人特别多),也可以是行为(我终于可以脱掉毛衣了)。
接下来加入感受(浅层感受)。
加入感受的意义有两个方面:
第一,让对方容易接话题。因为世间的状态有千千万万,但人类的浅层感受不过几十种而已,所以说浅层感受更容易在陌生关系中引发共鸣。
第二,如果对方不接话题,我们自己可以借着刚才的感受引申到下一个状态。(重复这个模式,理论上就永远可以自言自语。)
比如
今天天气不错
早晨路上跑步的人特别多(状态)
看得我也跃跃欲试(感受)
好久没锻炼,小肚子都起来了(对方不接话题,自己引申到新的状态)
三十以后身体特别容易发福(感受)
上周参加同学聚会,有几位竟然认不出来了(状态)
时间过得太快了(感受)
……
今天天气不错
终于可以脱掉毛衣了(状态)
有一种解放自己的冲动(感受)
趁着休年假,打算去南方旅行一周(对方不接话题,自己引申到新的状态)
一想到这件事就激动得失眠了(感受)
睡不着就追美剧,一口气把《权力的游戏》看完了(状态)
我是个遇到喜欢的剧就完全控制不住的人(感受)
以上就是在对方不说话时自言自语的模板,并且每一层次还可以相应地展开。
总结一下初级破冰的方法:
第一步,选择安全性话题。
第二步,从判断开始——今天是个好天气。
第三步,状态(可以是现象或者行为)。
第四步,感受(情绪标签或者主观判断)。
第五步,主动引导对方加入。(问一句“你觉得呢?”或者“你更喜欢哪一种?”或者“你认为xx和yy有什么不同?”)
第六步,如果对方不加入就回到第三步继续重复。
【分组】
为了便于一会的讨论,我们先来分一下讨论小组(/一会我们会有一个讨论环节,分组方式保持不变)4人1组
【图书介绍】
拆书之前,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今天拆的这本书《魔鬼聊天术》
F这本书的作者阮琦,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系,多年来潜心研究男女交往,对搭讪技巧、交往艺术,以及快速推进关系均有独到的见解。他成立“魔鬼搭讪培训班”,教授学员快速结识陌生异性的方法,帮助数千名学员在培训中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
A作者他将自己对于男女交往的认知和理解,写成书,共出版了三本,分别是《魔鬼搭讪学》,《魔鬼约会学》,和这本《魔鬼聊天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中国会有很多人羞于搭讪,或者认为搭讪有些不正经。关于这方面的书籍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这三本书,可以说是非常珍贵了。
B请大家试想一下,碰到喜欢的小哥哥小姐姐坐在旁边,很欣赏,但是不知道怎么打开话题。或者,有的时候,下班,跟同事一起去赶地铁,路上就很沉默,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多年不见的好友,叙旧完成之后,忽然发现彼此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不知道还能聊些什么?那怎么办呢?我们今天拆解的这个片段,就会帮助我们找到一个方法,解决我们聊天进行不下去的问题。
【I】片段讲解
【反面例子&常见错误做法】
拆书之前我想先请两位小伙伴帮忙读一下这组对话
背景,小明来到宇宙中心参加活动,看到旁边坐着一位小姐姐,很漂亮,小明想跟她聊聊天:
小明:你好,你是第一次来么?
小姐姐:恩,第一次来
小明:我也是。你叫什么名字
小姐姐:我叫张萌
小明:哦。你是哪里人
小姐姐:湖南
小明:哇,湖南臭豆腐很出名诶
小姐姐:恩恩,确实挺多人知道的。
小明:是的
【常见错误做法】
我们看出,小明其实很努力,他抛出了很多话题,但是却没能引起对方聊天的兴趣。不断的抛出话题,却没能引起对方聊天的兴趣,导致聊天没办法进行下去,这便是我们与人交流中,常常会犯的错误做法。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
下面,请大家阅读原文片段,时间1分钟左右,读完请抬头示意我一下。
好,看到大家基本上已经读完了哈。
这个片段的内容,非常简单。大家可以告诉我,初级破冰分几步吗?
如果大家回答正确---没错,就是片段最后的六步法,它也被作者成为“状态感受切换法”。如果没有人回答----就直接给答案。
这六步,归纳总结一下,其实可以简单总结为三步,片段中已经划好了大家看一下;
第1、2步归为一步,即选择一个安全性的话题作为开头语。其实,只要不过分敏感或者隐私(比如性、宗教、政治等),大部分话题都能聊。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对事物的理解千差万别,所以针对每个人的安全性话题都会有所差别,交谈的时候,注意观察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觉得不适,及时停止或者道歉就可以了。如果,你说,我还是不知道聊什么,我们有个最安全的话题就是,天气,它一般都是可以聊的。
第3、4步,归为一步,即描述状态和感受。描述状态就是陈述客观事实,比如你看到了什么,想做什么等等。描述感受就是我们对这个客观事实的情绪反应或者观点,描述状态是为描述感受服务的。
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加入感受的意义是什么?答案在片段里,找了吗?
如果大家找到了,就说没错就是这个,没找到,就直接给出答案。
加入感受的意义有两个方面:
第一,让对方容易接话题。因为世间的状态有千千万万,但人类的浅层感受不过几十种而已,所以说浅层感受更容易在陌生关系中引发共鸣。
第二,如果对方不接话题,我们自己可以借着刚才的感受引申到下一个状态。
所以表达感受很重要。
第5、6步归为一步,即引导对方加入或者重复。在描述完状态感受以后,如果对方没有回应,两种办法:一是我们可以主动询问对方的看法,比如“你觉得呢?”“你喜欢哪一个?”二是,我们也可以,继续描述其他状态和感受,不至于让空气安静下来。
【改进】
小明:你好,你是第一次来么?
小姐姐:恩,第一次来
小明:我也是。你叫什么名字
小姐姐:我叫张萌
小明:哦。你是哪里人
小姐姐:湖南
小明:湖南臭豆腐那么出名(话题),你一说你是湖南人(状态),我就满脑子想吃臭豆腐(感受)。
小姐姐:哈哈。这么爱吃啊。
小明:是啊。好吃的东西都喜欢,你喜爱美食不?(引导)
小姐姐:喜欢啊。。。后边省略
【适用边界】
我们今天这个方法,适用面其实非常广泛,它非常适用于陌生人或者不太熟悉的人见面,但是,其实,熟悉的人,在日常沟通中,这种方法也是管用的。它适用于面对面的沟通,也适用于微信等网聊。但是,在我们重复描述状态感受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持续低于友好程度(不响应你的话题、没有表情或者笑容勉强,甚至低头看手机),那么就应该及时结束话题,见好就收,下次再聊。
【A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想请大家想一想这些问题:
我们刚刚过年回来,那在春节的时候,我们通常回去拜访亲戚,见面彼此聊聊近况之后,似乎就没什么可说的了,然后彼此就可能走开了。或者,我们去参加活动,活动很无聊,但是却不知道怎么能够身旁坐着的人,打开话题,聊一聊,打发无聊的时光。或者,我们去拜访客户,到了,和客户中的一位去找另一位时,刚好那位事情没完,需要稍等一会,这个时候就剩下我们和那个客户了,两人面对面,好像有些尬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或者还有其他类似这种聊天进行不下去的情况,大家小组内部可以相互分享一下各自曾经的这种,迫于没有话题,没有聊成,或者聊着聊着,发现聊天进行不下去的经历。
学习者案例记录:
我有个闺蜜,关系特别好,但是后来我来北京工作,她留在老家,过年回家见面的时候,彼此聊聊近况,聊聊她的老公、孩子呀,然后就没什么话题了,尤其是我就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了。
【A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刚才,我们请大家回顾了以往聊天进行不下去的经历,那么,接下来,各位结合我们今天片段中的六个步骤,讨论一下,当初我们可以怎么做,能够打破安静,引起对方的兴趣,避免让彼此陷入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
学习者案例记录:
问题:
坐火车,当时打算跟旁边坐着的一个大叔,想找他聊聊天,但是抛出一个话题(问大叔:您知道火车Z字头和T字头有啥区别吗? 大叔回答:不知道),对方直接给了答复,导致聊天结束掉,有些尴尬。
改进:
我看到他其实提了酒店的袋子,猜想对方可能经常出差,那其实可以说:现在出差的人挺多的,你是从北京出差回去是吗(状态),我平时工作就坐班(状态),其实挺羡慕可以出差的工作的(感受)。这样对方就可能对我有所回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