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杨阳。对于我呢,我希望大家记住三个标签:
非典型秘书、共同成长践行者、终身进化者。
第一个标签是秘书。我是500强央企西安研究所的所长秘书。
第二个标签是共同成长践行者。我非常重视与家人的共同成长。也许不久之后,我妻子也会加入咱们拆书帮。
我的最后一个 标签是“终身进化者”。来到拆书帮也是我进化的一部分,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共同进化。
新技能:如何介绍拆书帮
【介绍拆书】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是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用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场景。拆书法分为供个人学习的“便签学习法”和供组织学习的“RIA现场学习”:“便签学习法”可以让读人一本致用类图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RIA现场学习”由拆书家将一本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培训,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介绍拆书帮】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 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新技能:请学习者阅读拆页
今天要拆的原文片段来自于最近大火的书籍《原则》,刚才我已经把原文拆页发给大家了,现在请各位用两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完成后请举手示意我。
新技能:选书与选拆页
【原文片段】
人类拥有独特的从更高层次俯视的能力,这不仅适用于理解现实和现实背后的因果关系,也适用于俯视自身和周围的人。我把这种超越自己和其他人的处境并客观地俯视处境的能力,称为“更高层次的思考”。更高层次的思考能让你学习和影响生活中的各种因果关系,利用这些因果关系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把自己想象成一部在大机器里运转的小机器,并明白你有能力改变你的机器以实现更好的结果。你有你的目标。你用来实现目标的方式,我称为你的机器。它包括设计(必须做的事)和人(由谁来做这些必须做的事)。人包括你和帮助你的人。例如,想象你的目标是军事目标:从敌人手中夺过一个山头。你设计的机器可能包含两名侦察兵、两名狙击手、四名步兵,等等。尽管合理的设计必不可少,但这只是战斗的一半。同样重要的是让合适的人来执行这些任务。为了完成各自的任务,他们需要不同的特性:侦察兵必须跑得快,狙击手必须射得准。这样这部机器才能创造出你追求的结果。
成功的人能超越自身,客观看待事物,并管理事物以塑造改变。他们能接受其他人的观点,而不是固执己见。他们能客观看待自身(包括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和其他人,从而可以让正确的人扮演恰当的角色,以实现他们的目标。如果你学会了这么做,你会发现几乎没有你无法实现的成绩。你只需要学习如何面对自身所处的现实,并把你能利用的所有资源用到极致。例如,假如作为设计者和管理者的你发现,作为工作者的你某件事情做不好,你就应该解雇这个作为工作者的你,找到一个好的替代者,而在此过程中你必须一直作为自身生活的设计者和管理者。
新技能:当众表达你的便签
我看大家都看完了,我不知道大家的感受,反正我第一次读到这段话的时候,觉得这个思维太厉害了!
【重述原文1】
厉害在哪呢?我们仔细来看下这张图。先只看上半部分。无论是成长还是进化,我们要有一个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我们依据这个方法行动,产生了结果,结果可能好也可能坏。如果好,我们总结经验,如果坏,我们就要回过头去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是目标设定的不合理还是方法有问题。如果是目标的问题,我们就要调整目标,如果是方法的问题,我们就需要调试机器,改进方法。
【WHAT】什么是更高层次思考?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这没啥特别的啊? 别急,魔鬼在细节中!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在拆页中我用黑体字标出来了:“更高层次的思考”,我把它叫做上帝视角。也就是我们看待自身的时候要跳出去,站在上帝的视角来俯视自己。
【重述原文2】
好了,我们带着上帝的视角来看看这张图的下半部分。机器也就是我们做一件事的方法,它由2个部分组成,设计和人。设计就像是你列的任务清单,那些必须要做的事,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人是什么?这里的人包括你自己和其它能够帮助你的人。站在上帝的视角俯视自己,你不再是一个你,而是变成三个你。第一个你是设计者,负责设计方案,第二个你是管理者,负责依据设计方案把合适的人安排在何时的角色上。第三个你是执行者,负责做好分配的具体工作。大多数人只是执行者,而并没有意识到还可以是自己设计者和管理者。
【类比】
这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家企业的管理者,发现你的下属并不擅长现在工作,你怎么办?fire他,换个更合适的人呗。
同理,对于我们自己,如果管理者的我发现执行者的我并不擅长一件事,那么也应该fire掉这个执行者的我,换更合适的人来帮我做这件事情。
【HOW】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很难fire掉我们自己,不是吗?所以这张图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为了更好达成目标,在做每件事情之前,我们最好站在上帝视角问问自己,我是做这件事的最佳人选吗?如果不是,大胆地fire掉自己,找更合适的人帮我们。
【A1激活经验】
【反例】
我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今年春节,我带着媳妇、娃和爸妈去广州过年。为了让每个人都能更好地享受这次旅行,我做了详细的路书,尽可能的预想到每个环节。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这次出行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感觉哪儿哪儿都不对。后来跟朋友聊天才知道我错在哪里。首先,我没有很好的跟每个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其次,我严重地低估了这次出行的复杂程度。朋友说:“带着一岁孩子出门已经非常考验耐心了,再加上老婆和两个父母,你知道这之间有多少层关系吗?”然后他给我列出了7-8层关系,听得我目瞪口呆。
如果是原来,我肯定认为是执行者的我除了问题,但结合今天的拆页中的上帝视角,我们很容易看出我这问题的本质是:首先,作为设计者的我低估了出行的复杂程度,从设计上就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其次,作为管理者的我并没有意识到那个执行者的我其实不能够胜任统筹安排一大家人出行的工作。最后,才是执行者的我没有充分沟通、有效执行。
【A2催化应用】
所以在接下8月份假期的旅行策划时,我要大胆地fire掉原来那个不称职的执行者的我。
我的行动是:
1、作为设计者的我,不再大包大揽地自行定行程与方案,而是让集体共同决策。
2、作为管理者的我,要更合理的规划团队分工。我会安排我的吃货媳妇负责饮食;安排号称走遍中国的老丈人负责选酒店、订机票;安排热衷于体验突破的丈母娘负责选择景点;而我自己只做我擅长的鼓掌和抱娃。
3、作为执行者的我,要在出行期间,实时互动,充分沟通,不辞劳苦,做好脏活累活,营造好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好老公、好爸爸,好女婿的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