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戴敏捷,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互联网运营、英美文化爱好者和动漫迷。【F】今天我们要拆解的书是《金字塔原理》,作者是麦肯锡公司第一位女性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主要介绍了如何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的方法。
【A】金字塔原理就是这样一种方法,不同于其他教人表达沟通的书籍,这本书运用逻辑能力来锻炼表达者的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帮助表达者能够有条理、清晰地表达出观点。
【B】如果你也想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让听者明白你的意思而不误解你,这本书能够帮到你。
【学习目标】我希望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能够运用自上而下的表达方式有逻辑地表达观点,让听者明白而不产生疑惑。
【拆页how】理清表达思想的顺序,是写出条理清晰文章的最重要方式,而清晰的顺序,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先总结后具体的表达顺序,必须牢记。
受众的大脑只能逐句理解作者(演讲者、培训讲师)表达的思想。他们会假定一同出现的思想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系。如果你不预先告诉他们这种逻辑关系,而只是一句一句地表达你的思想,读者就会自动从中寻找共同点,将你所表达的思想归类组合,以便了解各个组合的意义。
由于受众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力千差万别,他们很难对你所表达的思想组作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事实上,如果你不预先告诉读者某一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他们很可能会认为某一组中的思想之间根本没有任何关系。退一步说,即使受众能够作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你也增加了他们阅读的难度,因为他们必须自己找出这种你没有提前说明的逻辑关系。
【负面通常做法】那么我们在向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一般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没有个顺序,对方听完后一脸蒙圈的表情,完全不理解我们的想法甚至会误解我们的意思,需要我们反复解释。
【这么做的坏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片段中提到我们每个人的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千差万别,如果听者在接受你传达的信息时没有被告知其主题和具体的逻辑关系,听者就需要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加工处理,这一方面会让听者觉得听起来困难,另一方面因为加工出来的信息与你想要的不一致而产生理解偏差,结果听者完全弄不明白你到底想说什么。
【举一个负面例子】今年3月的一个工作日,就发生了这样这一件事,我向领导咨询问题结果领导没明白我的想法。那天,我和领导说:现在有一个客户生物研究院想买咱们的系统,他们的采买量大约一年也就20万左右,采购太小了,而且他们所在地又很偏,走联合运营不值得,这件事客户先咨询了咱们,还没有和商务那边去说,您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处理?领导听完思索了有将近1min,说:“你的意思是商务那边还不知道这件事,是问我商务那边跟进这件事,还是咱们跟进对吗?”我说是的。这件事暴露了我没有明确表达出自己观点的问题让对方产生了困惑。
【拆页行动建议】原文片段中告诉我们要采用先提出主题思想,然后提出具体思想,并告知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也就是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表达观点。
【适用边界】这种方法适用于你在乎对方,想让对方明白你的想法并做出反馈,而随意闲聊不期望反馈则没有必要按照此方法进行表述。
【变成正面例子】在刚才的案例运用这种方法我可以这么表达:领导,我有一件事需要请示您:现有一个客户直接联系了我想了解我们的系统,商务还不知道这件事,您看是商务来跟进这个客户,还是我们跟进。这样我先把自己的主题思想提出来了。然后我再提出支撑我主题的具体思想。接下来我可以这样说:我的想法是商务来跟进,因为我了解到这个客户采买量大约一年也就20万左右,采购太小了,而且他们所在地又很偏,走联合运营不值得。您觉得呢?这样通过先提出我的主题再阐述我具体的观点,并运用了因为...所以...因果关系词,领导就能完全明白我的想法了。
A1:
【显像提问法】:现在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遇到过和我有相似经历的具体事情:比如你在办公室向领导请示问题,你说:“领导,目前咱们面临很多很多某某问题,您认为咱们该怎么做?”说完后,领导一听先是皱眉,然后一脸茫然的看着你,说:“我没明白你想说啥,不知道给你什么反馈”。请大家思考并想出具体的情景,然后加工出一个例子。按照之前已经分好的组在组内讨论,2min后请我们其中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学习者分享】:
案例1:
熊女士:在线上平台分享知识点,在刚开始讲解的时候,就直接说这个知识点应该如何进行具体操作,结果听者全部听完后不知道前面都在说些什么,最后她才把一个整体的思维导图分享出来,才明白主题思想,但是要理解知识点还需要重新听一遍前面讲的具体操作。
案例2:
张女士:前几天给妈妈打电话,问妈妈在做什么呢?妈妈说在忙活。她又问:“那有啥忙啊,这都快到清明节了,咱们有什么安排啊。”妈妈说:“能有什么安排啊。”然后她很着急问到底有没有啥安排啊,想着商量这个事,结果妈妈回答还没想这事。这次沟通没有结果了,妈妈最终也没明白她想说什么。
A1+:
【反思加工指令,强调加工过去的例子】:现在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回到过去,当时发生的那个场景,通过运用自上而下的方法你如何来重新表达自己当时的观点。请大家用1.5min的时候进行反思加工,然后我们请其中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分享】:
案例1:
熊女士:如果运用现在这个方法,我会先把课程大纲也就是思维导图分享出来,也就是今天要讲的主题;然后再具体介绍如何操作等具体小知识点,这样采用总分总的形式,大家就能够理解我讲解的知识点了。所以我的问题出在没有先提出主题思想。
案例2:
张女士:如果重新和妈妈沟通,我会说“想和您商量一下清明是否回老家上坟的事情?因为我最近工作比较忙,所以需要您今天决定,咱们要不要去,这样我好安排之后的行程。”通过2位小伙伴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在首先提出主题思想这方面还有待加强和改进,希望多运用这种自上而下的方法来清晰有逻辑的表达出我们的观点而不产生疑问。
现在大家都对自上而下的表达方法有了实际的应用,期待大家在之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多多使用这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