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自我介绍】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感谢各位参加今天的拆书练习。我是求突破、爱分享且幸福着的襄垣闲人。
【目标】今天我带拆的主题是:在关键对话出现安全危机时,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和四步法创建共同目的,重新营造安全气氛。
【分组】为了方便学习讨论,我们来分一下组,咱们两人一组,第一二位一组,三四位一组……好,谢谢。
图书介绍(FAB法)
简单介绍一下今天要拆的书《关键对话》,由美国的帕特森、格雷尼、麦克米兰、史维茨勒合著的经典畅销书
【F】:这本书有个副标题“如何高效能沟通”,正如所言,这是一本教我们高效沟通的经典畅销书,被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和樊登等大咖一致推荐。
【A】:本书的关注点正如其名“关键对话”,书中给到三个“关键”点:1高风险,2不同观点,3激烈情绪。
【B】: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关键时刻”:向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却被痛批;和配偶沟通改变不良习惯,对方说你变了;和孩子谈少玩游戏多看书,却被当作耳旁风;提醒朋友还钱,对方却说你不够意思……
这时你是隐忍?还是暴怒?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运用本书的沟通技巧。
那我们今天来看看,在关键对话中,双方沟通中产生了误会,或出现争议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应对?
首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场景——产生误会怎么办?
【拆书家指令】请大家先用2分钟时间快速阅读第一个片段。
【R】片段一:《关键对话》P74-75
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
有时候,即使你没有做任何不尊重对方的举动,他们还是会在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诚然,尊重感出现危机,有时是因为你的做法明显伤害了对方,但还有些时候,令对方产生这种感受完全是无心之过。
对于共同目的来说也许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你的话绝无恶意,但对方仍会觉得你的目的是要伤害他们,或是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道歉显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既然你本来就没有恶意,道歉岂不是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证明你自己虚伪吗?那么,你又该怎样重建共同目的和互相尊重感,以便把对方拉回到对话框架中呢?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以下两部分。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在对比法的两段式陈述中,否定部分相对更为重要,因为它解决的是可危及安全感的误解问题。……因此,你必须首先说明不希望出现的情形以便消除误解,让对话的安全感恢复到正常水平,然后再说明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最后30秒时)阅读完的小伙伴举手示意一下。没有读完的也没事,接下来我会做进一步的讲解:
【what】这个拆页告诉我们在对方误解时,利用否定恶意和肯定尊重来消除误会的方法。
【why】因为安全是沟通对话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安全的氛围下,彼此才会畅所欲言,才能找到并围绕共同目的展开对话,并最终实现共同目的。【预防异议】这里所说的安全,并不是有什么生命危险,而是在沟通对话中,我们不经意的言语或举动都可能会被对方视作不尊重、言语攻击性,都会让对方感觉到危机而情绪激动或沉默逃避。
【how】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呢?正确的做法是:
第一步先否定恶意。就是要向对方明确表明自己没有不尊重或伤害的意思;参考句式:我不希望……
接着第二步要肯定尊重。就是要明确表示尊重对方,肯定对方的努力,并说明你的确切意图。参考句式:而是希望……
通过“我不希望……而是希望……”这种对比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意图,可以消除误会重新建立安全的氛围,把对方重新拉回对话当中,开展进一步的沟通交流。反之,会让对方感觉不安全,而启动防守(不说话)或是攻击(产生敌意)模式,对话就会产生争执。(坏处)
【适用边界】
你可能会想到道歉,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并没有要伤害对方的意思,并没有做错什么,所以不需要道歉,道歉反而会此地无银三百两了。(预防异议)
前面也讲,对比法适用于消除误会,就是说在你确是无心之失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对方拉回来,但如果你确实无意中伤害到了对方,给对方带来麻烦或痛苦时,就必须先道歉在使用对比法消除误会了。
【反面案例】我儿子喜欢玩王者(电子游戏),在家里经常因为这个问题而发生冲突。上周又因为时间超出限制和妈妈发生冲突,妈妈为此还朝我发火。我提出希望他能控制自己的游戏时间,并向妈妈道歉,他情绪更激动了, 哭着对我说:“你总是觉得我不对,你们根本不关心我的感受!”
“怎么就不关心你了,是不是瞎了眼睛也不要管你啊!”
孩子哭得更厉害了。(书中案例意译)
【反思】如果我使用对比法这样说:“我不希望你认为爸爸妈妈不关心你或者不让你玩游戏(否定),恰恰相反,我们非常关心你,也是希望和你一起商量怎样能在玩游戏时不会过度伤害眼睛。(肯定)你愿意和我讨论一下吗?”相信这样能让孩子情绪好好一点,让对话继续进行。
听完我讲述的这个案例,不知道大家生活当中有没有出现类似的场景或事件。
【拆书家提问设计】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你最近一次被人误解是什么时候?被谁?是因为什么事情?你是如何处理应对的?误会消除了吗?现在给大家2分钟时间,请把关键词写在便签上,并在小组内分享讨论。2分钟以后我会请小伙伴分享一下。
(1.5分钟左右)看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哪位愿意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案例。
好,有请***,1分钟时间可以吗?
(案例分享1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宝哥:上周加班晚上回家很晚,被爱人误会,认为我总是以加班为借口,不想回家看孩子,不承担家务。回去之后为此和爱人发生争吵。
【A1+拆书家提问】
如果在回到当时的场景,你如何使用对比法来消除误会呢?你会怎么说?要用到“我不希望……而是希望……”这样的句式
(A1+学习者反思)
学习者案例记录:
宝哥:我应该这样说:“我不希望你认为我不关心这个家,不关心你和孩子,不想回家承担家务,恰恰相反,我加班努力工作,也是希望我们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可以让你和孩子都过的更好,希望得到你的理解,以后我会承担更多家务的。”
大家也试着把对比法用在你的场景案例中,消除对方对你的误会。
【反馈】
刚刚宝哥先用“我不希望……”告诉爱人没有不关心家人的意思,接着肯定地表明自己加班也是为了让家人生活更好在女里打拼。(简单重述)相信通过这样两步来对比,一定可以消除误会。(号召鼓掌)掌声感谢宝哥的分享!
【过渡语】刚刚,我们已经学会了用对比法消除误会,可有时彼此并没有误会,却因为双方的目的不一致,或者观点存在分歧而产生争执,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重新建立安全感呢?
【拆书家指令】请大家先用2分钟时间快速阅读第二个片段。
【R】片段二《关键对话》P83-84
还记得上次有人口出不逊而你并不生气是在什么时候吗?比如,有位朋友向你说了一些会让很多人气恼的话,但你并不在意。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你相信他的本意是好的,是关心你或你的目标。也就是说,因为你相信对方的意图,因此才会耐心接受令人不快的表达。
由此可见,关键对话会出错并不是因为对方不喜欢对话的内容,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对话内容(哪怕是以温和的方式表现)表明你有不轨的意图。当对方感到你想伤害他们时,他们怎么可能有安全感呢?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你的每句话都会显得非常可疑,就连一句最平常的“早上好”也会被误解为讽刺或讥笑。
因此,安全感的第一个条件是共同目的。共同目的是指,你应当让对方感到你们在对话中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的,感到你关心他们的目标、利益和价值。反之亦然,对方也能让你感到他们关注你的目标、利益和价值。所以,共同目的可以说是对话的启动因素。找到了共同目的,你就有合理的理由和健康的气氛展开对话了。
(最后30秒时)阅读完的小伙伴举手示意一下。
对话中,你感觉到对方和你的目的不一致时,我们应当用求同存异的策略,采取暂时“搁置争议”,并积极寻找“共同开发”的可能性。要共同开发就要找到共同的利益点,也就是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共同目标。
【预防异议】什么样的目标才是共同目标呢?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一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二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如何判断危机产生是因为缺乏共同目的导致的呢?同样是两个问题:一对方是否觉得我在对话中关注其目的?二对方是否信任我的对话动机?
那么要怎么找到或创建共同目标?这里给到大家一个创建共同目的四步法:(细化行动步骤)
第一步,通过主动承诺,尝试找出共同目标;
【举例】比如:“我们这样争吵也不是个办法,你主张晚上留下加班完成任务,而我想先回家,周末再来加班,我们是不是可以找个两全其美的方案?”(翻译书中案例)
第二步,通过询问对方目的,探究对方的真实目标;
继续问:“你为什么不想明天(周六)上午来,我已经约好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电影。你为什么要连夜加班呢?”
第三步,当下没有一致的目的,就放眼长远来寻找新的更高层次共同目标;
如果对方还是不同意,“我不想和你争论,最好能找到都满意的方案,不要因为这么点小事情损害到我们俩的私人感情。以后也一样,不能因为工作观点上的分歧伤害到我们的关系。”
第四步,找到共同目标后,和对方一起制定有利于双方的“共同开发”方案。
“我们需要一个方案,在确保完成任务的前提下,既不影响你周六带家人郊游,又能让我今晚陪孩子看电影,你看这样行不行?你今天晚上完成你的工作,我明天上午来完成我的那部分,周日你郊游回来我们最后汇总完善。这样……”
【预防异议】是不是觉得说起来简单,但真做起来恐怕就难了?
的确不容易,并不是说每次关键对话中,你都能马上想到这些步骤,做到十全十美,但如果你能提前做好准备,在对话出现风险时做出一点点改善,用到其中一点,就能取得重大的收获。
【A3促动参与】
接下来,我们进行一次现场练习,实际运用一下上面的方法。为了方便,我们延用刚才的分组。
【场景设计】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周末同事Q生日邀请大家一起去happy一下,同事小玉提议去唱K,可作为部门经理的小燕不会唱歌,马上打断说:“每次都去唱K有什么意思,乱哄哄的!你们去吧,我先回了!”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
【拆书家指令】现在请2人一组,分别扮演不同小玉和小燕的角色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演练。我们演练的目标是运用今天学习的4个步骤帮助他们(小玉)创建共同目的,让对话重回安全氛围。
讨论时间为5分钟,现在开始。5分钟后我会选一组成员来给大家分享他们的对话。
【邀请分享】
(5分钟后)看到大家都演练的非常热烈,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对话过程,特别是这个过程中如何运用创建共同目的4步法的?
【反馈】感谢新新的分享,他们这组对话对今天学到的四步法运用的非常好,其他组是否也同样用到今天的这四个步骤了?没有用到的可以做个简单修改。
【角色扮演】
【拆书家指令】
很好,给大家1分钟时间,熟悉一下手中的对话,然后自愿上来分角色把这个过程表演一下。
哪组准备好了就先来,掌声有请!
【学习者案例记录】
我来扮演Q:“各位小伙伴,今天下班后都不要走啊,我今天生日,请大家去潇洒一把!”
(新新扮演)小玉:“我们去唱K吧!”
(宝哥扮演领导)小燕:“有什么好唱的?乱哄哄!我还有事,你们去吧,我先回去了!”
(瞬间冷场,聪明的小玉很快意识到领导小燕不喜欢唱歌)“燕姐,你是我们的领导和大姐,没有你我们怎么能玩的开心呢?我只是提个建议,还是要燕姐来最后定夺的!(主动承诺)”“燕姐,你不会因为我提议去唱K就生气吧?我只是想让大家一起高兴一下,你看我们去搞什么活动?(询问探究)”
“我必须在晚上9点前回去,也是怕扫你们的兴。”
“燕姐,今天Q生日,就是要大家在一起联络感情的,有什么方案都可以一起商量,不论到什么时候,我们都是同事,朋友,不要因为这点小事伤感情。(放眼长远)”
“这样好不好,你是成都人,我们一起去吃火锅怎么样?吃完后确实有事你就先回,我们再去唱K。”
【反馈】大家觉得他们两位演的怎么样?
掌声感谢两位的演绎(鼓掌)
【过渡语】刚刚,我们帮助小玉和小燕重新回到安全的对话当中,接下来我们来检视一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危机。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1)
拆书家提问设计:
现在我给到大家一些选项(道具----场景选项)
你下周会遇到哪种场景?请把最棘手或最紧要的一个写在作业纸(分布催化作业纸)上,这是单选题哦,多选的再从中选出一个。
Ok,写好之后我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想想这个场景可能会出现什么不安全的状况,给大家3分钟时间。
好的,看到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哪位愿意分享一下?好的,宝哥。
【学习者案例记录】
宝哥:批评同事的工作表现
刚到一个新单位,集中抽调了一帮年轻人,领导要求在短期内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培训。他们原来是各单位的精英,现在到新的岗位上要学新东西,为了高效沟通,我要求大家使用钉钉进行工作汇报交流,有些同事不适应,出现抵触或拖延的情况,我自然要批评,但他们可能会不服气,甚至会有冲突。
【A2】催化应用2
拆书家提问设计
看来宝哥真的是遇到了一场非常关键的对话,不知道大家的场景是不是也一样关键呢?
接下来,请在你设定的场景下,做一个具体的规划,目标就是要让关键对话在安全的气氛下进行,要用创建共同目的四步法,做好预案。
下面给大家3分钟时间,大家在作业纸的下半部分,对照每一步的具体目标要求里写下你要说的话,并在小组内分享。
好的,时间关系,就不邀请分享了,请结束后把作业纸带回去,在下周遇到这个场景时,运用到四步法创建共同目标。
【学习者案例记录】
宝哥:刚刚讲到,我要求大家使用钉钉沟通,很多同事习惯于机关单位的会议形式或者使用微信群聊,这个要求遭到部分同事的抵制,而因此我会批评他们,他们认为我拿权力压制他们。
第一步,承诺:我并不是说要大家非得服从我的工作方式和沟通方式,我只是需要在我们的沟通中留存工作痕迹,并做到信息必达。(对比法)
第二步,询问:大家觉得我们怎样能实现高效沟通呢?你们觉得什么工具比较好用呢?
第三步,拔高:我们没有必要为了一个沟通工具影响到大家的感情,甚至影响工作,我们走到这里,就是为了在这个更高的平台上展示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只有大家相互配合好了,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好,也才能最大限度展现个人魅力。
第四步,开发:我们这样好不好?微信现在和企业微信实现了互通,不需要在重新邀请人,我们也可以先用企业微信试试。
结语
时间关系,我们来总结一下刚刚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消除误会对比法,也就是用“我不希望……而是希望……”这样前后对比的句式来消除误会;
还学了创建共同目的四步法,即通过寻找、识别、拔高和共同开发四个步骤,创建共同目标,这两个方法都可以为对话重新营造安全氛围,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