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图书介绍】 大家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场景,【事件场景】孩子睡觉前总是有无数的理由拖延时间;玩的时候精力十足,学习的时候无精打采;有奖励的时候做事热情高涨,没有奖励的时候什么都提不起兴致去做?【提问】这时候你会怎么做呢?一切都顺着他的意愿,还是暴打一顿让孩子表面屈服呢?【影响】不管是上述哪种做法,以长期的效果来看,孩子都不可能真正学到你想让他具备的生活技能和良好品格。【解决】那正确的方法应该怎么做呢?简·尼尔森会在《正面管教》中告诉我们教养的真正核心是什么,同时通过清晰的例子让我们学习到切实可行的教养方法。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区分“和善”与“骄纵”,“坚定”与“专断”,并能够使用和善而坚定的句式解决在育儿或者生活中出现的沟通问题!
下面请小伙伴们用1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读完的小伙伴请给我一个示意。
原文片段:p12
和善与坚定并行——是正面管教的基石。
鲁道夫德雷克斯把对待孩子时和善与坚定并行的重要性教给了我们。“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对孩子“和善”就是取悦孩子,或是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这不是“和善”,这是娇纵。“和善”意味着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娇惯孩子并不是尊重孩子。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也不是尊重孩子,它剥夺了孩子培养“抗挫折力”的机会。用语言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才是尊重孩子:“我看得出来你很失望(或者生气、心烦等等)。”然后,相信孩子能够经得起挫折并能由此培养出对自己的信心,也是尊重孩子。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坚定”。大多数成年人习惯性地认为“坚定”就意味着惩罚、说教或者其他形式的控制。并非如此。当坚定与和善结合在一起时,就意味着对孩子、对你自己以及对当时情形的尊重。
【举出案例,匹配例子,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和适用边界】:
在这个拆页,我们看过了“和善而坚定”的要点以及重要性。那么什么才称得上是和善,而什么又能称之为坚定呢?
1、首先明确和善的知识点逻辑:
一个孩子在超市里看见喜欢的玩具要买,不给买就大哭满地打滚,他妈妈本来不想给他买,可为了让他停止大哭,最后还是给他买了。这是和善吗?这既没有尊重妈妈自己的意愿,也没有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仅仅是没有让孩子失望。这是骄纵。
2、再来看看关于坚定:
孩子跟妈妈商量好了,每天只能看两集动画片,而今天孩子非要再看一集,在床上哭闹不罢休。妈妈说,说好的事你不执行,要是这样以后再也别看动画片了!这是坚定吗?首先这没有尊重孩子,也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也就是没有尊重情形,而且还试图用威胁控制孩子。这是专断。
【引出具体步骤】
那么究竟怎么跟孩子说话才够的上是和善而坚定呢?
由和善和坚定的要点我们可以归纳出几个核心步骤:
第一, 共情,也就是尊重了孩子的感受。(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个玩具,得不到这个玩具你很难过。)
第二, 表示理解,进一步让孩子感觉被尊重。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有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妈妈小时候特别喜欢各种卡子,看着那些不能都买回去的卡子我也觉得十分难受。)
第三,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尊重自己的感觉。(我感觉……(准确的感觉词汇),是因为……(我的需要,不是要求)我感觉很焦虑,因为在我看来遵守承诺是很重要的,我们商量过一个月买一次玩具的。)
第四, 专注于解决问题,也就是尊重情形。(你觉得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既能让你得到这个喜欢的玩具,又不会破坏我们每个月买一次玩具的规定?)
【预防异议、行动建议、明确边界】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要这么去说话吗?有的小伙伴会说,这也太难了吧!其实,我们只需要在有问题要解决的时候,注意跟孩子沟通符合以下几个标准,就能够很好的做到“和善而坚定”了。
首先,判断你的说法、做法是否让孩子感到自己无条件被爱着,他是否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解决某些问题的。(应用于其他人的时候,就是要让对方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其次,这么说或者这么做是否是长期有效的。(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最后,是否能让孩子或者其他听者有所得(知识技能、良好品格等)。
满足以上三点标准,相信你就总是在“和善而坚定”的大营里的。
那么其实这个方法不仅可以应用在育儿方面,在与其他人,比如家人、工作伙伴的互动沟通中同样可以使用,而且你会发现,效果出奇的好!
A2:催化应用
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和善而坚定的定义和要点,以及如何说和善而坚定的语句。现在我们开始来试着用一下。请大家根据自己的体会或遇到过的事情,来编辑一段小故事,小故事的需要是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包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和当时的双方的对话、动作等,其中部分对话使用“和善而坚定”的技巧。将故事摘要写在一张纸上,时间五分钟。 5分钟后,我将请一位代表来讲述他们小组编出的故事。
学习者案例记录:
高飞和余若愚编写的故事:
时间:未来余若愚扮演的员工未完成分内工作的某一天
地点:公司上司办公室
人物:高飞扮演的上司和余若愚扮演的员工
事件:员工未完成分内的某个报表,导致全部门都被扣了绩效工资,上司找他谈话,一是告知他处罚结果,二是商讨如何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对话:
高:小余啊,我知道你最近手头的活确实非常多,可以说特别的辛苦,上个周末我看到你还在加班。(共情员工确实很忙,很辛苦)
余:是啊,手里的事还没弄完。
高:我知道你最近可能因为事太多,有点顾不过来,所以这个月的报表才忘了交了。其实,有时候事一多,我也容易忘事情。(表达理解,我也会犯同样的错)
余:哎呀,这事确实是我的失误,我给忙忘了。
高:嗯嗯,我能理解,但是你也知道这个报表确实关乎我们整个部门的绩效考核,所以这次没有上交,我作为部门领导确实挺焦虑的,毕竟是影响了大家的收入,所以可能对你也会有相应的处罚。你知道,我是需要照顾到整个部门的一个良性运转的,还希望你不要有太多其它想法,我就事论事而已。(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余:嗯嗯,理解,毕竟是我没做好分内的事。
高:那咱们能不能商量一下,看这个问题怎么在下次能避免一下,对大家都有利。(关注解决问题)
余:以后我会多设几个提醒来让自己按时完成分内的重要工作。
高:嗯,我觉得可行,我也会给我自己设提醒来跟进一下这个事,这样多一个人去关注也算是双保险嘛!
可以说在愉快地氛围中,领导达成了谈话的目的,员工也欣然接受了处罚结果,并且双方就如何避免问题再次发生提出了有效的方法,大家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