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游戏改变世界》 所属活动: 用游戏化的思维带来的高效能,助力成长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游戏化思维 学习目标: 学习用游戏化思维,助力成长,改变自我。

开场: 今天带来一本对我产生了非常大的触动的书,特别想和大家来分享。

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今天我们谈一个大家很喜欢、但又可能会很纠结的话题,游戏。这里的游戏泛指一切电子、桌面、团队游戏,大家肯定或多或少玩过吧。在玩游戏的时候,我们的脑中会跳出一些这样的声音:好玩、有趣、吸引人,但同时,我们的脑中同时是不是也会有些其他的声音:浪费时间、无意义、浪费生命。
【提问】游戏的优点和缺点都是这么的鲜明。这是一对非常剧烈的矛盾,到底是玩还是不玩,这个问题如何解答呢。
【影响】我们设想一个最好的情况,如果要玩,我们能集合起游戏的优点、克服掉那些缺点,会是怎么样的:有趣、好玩 + 有意义、很精彩,那该多棒啊,你的生命是不是有可能会被点亮了。
【解决】到底要如何才能做到呢,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本经典书籍《游戏改变世界》,作者是位大美女 也是全球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 简·麦格尼格尔,她告诉我们,游戏改变世界已经是一个趋势,把自己与世界隔开并不是好方法。所以我们要玩游戏,但要采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她称为“游戏化思维”,这时候游戏不但不会丧志,还会给我们带来成长和提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大家一定发现了,这里的关键是“游戏化”的思维。今天会给大家带来两个拆页,让我们一步一步去了解下什么是“游戏化”的思维。
( 游戏化思维 Level1 )【学习目标】我们能运用“游戏现实化”这个方法,在生活工作中获得一个问题的解决或技能的掌握。

拆页一: 游戏改变世界P77、79

《摇滚乐队》是一个最多可由4位朋友同时参与的游戏,大家分别扮演摇滚乐队里的成员,对着麦克风唱歌,敲打塑料套鼓,按塑料吉他上的按键(跟真吉他的琴弦不一样)。跟随着游戏的音乐提示,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敲打哪些组合键、什么时候该开口唱。与此同时,你个性化定制的摇滚明星虚拟化身出现在屏幕上,正在舞台中央摇摆。 

当然,玩视频游戏不会让你变成真正的摇滚传奇。但你得跟朋友和家人一起表演,演奏热门歌,选用超级摇滚明星的角色,比如谁人(Who)、感恩而死(Grateful Dead)、珍珠酱(Pearl Jam)、涅槃(Nirvana)、枪炮与玫瑰(Guns N'Roses)、滚石、甲壳虫等乐队,还有鲍勃·迪伦(Bob Dylan)。这种角色扮演让你如同身临其境,因为它是一场极其主动的亲身体验。  如果扮演的是主唱,你会唱真正的歌词(现实里真正有过那些歌),而且必须唱得很好——一麦克风使用音高范围,来检测你有没有在正确的时间唱出正确的音符。大鼓也很仿真,在与真鼓相同的高度上安排了4种不同的压感鼓垫,还有踏板和一对铜钹。你尝试配合屏幕上音符落下的时机和组合,用鼓槌敲击。这时,你敲出的其实是有节奏的声响,尽管不是真正的鼓声。就连职业鼓手也评论说,它跟真正的摇滚架子鼓很像。 

至于吉他和贝斯,这是一种更为抽象的音乐“制造”。著名视频游戏学术研究者杰斯珀·尤尔(Jesper Juuı),称其为。弹音乐"与'演音乐"的区别。 

按下仿真吉他上不同的按键组合,感觉就像是在真吉他上按下不同的琴弦;来回拨弄仿真吉他的颤音杆,就像是在真吉他上扫弦。更逼真的是,你是按真正的吉他手所弹的节奏来玩的,你的手指灵巧挪动的位置,跟他们在真吉他上移动的位置相差无几。这不是真正的玩音乐,而是以一种跟歌曲有着紧密联系的方式表演音乐及节奏动作。在所有这些乐器上,越是准确地敲击音符,对歌曲的表演就越好、越完整。如果鼓鼓得不好,鼓的音轨就从歌曲里消失了。如果只按准了一半的吉他音符,吉他的音轨就参差不齐但要是整个乐队的表演成功,歌曲听起来就跟原创艺术家们的一模一样。 

游戏化的力量 

研究表明,音乐视频游戏的玩家越来越有动力演奏真正的乐器。2008年,有人对7万多名《摇滚乐队》和《吉他英雄》的玩家做了调查,67%本来不会弹奏乐器的人报告说,自从开始玩这一类视频游戏,他们收到鼓舞,拿起了真正的乐器。此外,72%认为自己玩乐器的玩家报告说,自从开始玩视频游戏,他们弹奏真正乐器的时间也更多了。 

至于说《摇滚乐队》等游戏是否能带来真正的音乐能力,目前尚未进行过大范围研究。但毫无疑问,这些游戏带给了人们真正的乐观精神,反过来又激发了真正的音乐参与度。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拆页都是游戏。在第一个拆页里面讲了一个游戏,叫做“摇滚乐队,从拆页中我们可以知道,是在游戏中模拟乐队的演出。

这个拆页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最后的这么一个结果让人还挺震惊的,就是在游戏中玩这个游戏的人很好,在现实里面开始了对于音乐的这么一个弹奏,游戏是可以让自己掌握现实的技能。

【概念案例比对】

要达到这个目标,我首先要区分一个概念“游戏化”,是不是只要“玩游戏就是“游戏化么。

【互动】大家能说说看在玩游戏时,哪些场景会让自己特别愉快呢?

(达宏)升级通关。(沐风)干掉对手。(Peri)完成任务,升级装备。(达宏)不用上课上班。(刘青)可以和朋友一起玩。

里面会有两种玩法的区分:第一种玩法是被动的,获得一种满足感,比如我现在经常玩的那种,游戏叫做偷菜,其实是满足自己有满足感的。但是要让自己提高很难。刚才大家也提到了,比如升级装备,本质就是买买买。第二种玩法是主动的,要让我们投入高度的注意力,来完成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比如说,我老婆最近特别痴迷的游戏叫做微信跳一跳,你会发现看起来很难,但是当我靠投入高度注意的话,我可以知道我是可以跳的很远的,完成意料之外的事情。还有比如大家刚才提到的干掉对手。

“游戏化从词语看是一种主动出发的感觉对么,所以特指后一种玩法。“玩游戏不等于“游戏化,只有主动的玩游戏才是“游戏化。本书作者简·麦格尼格尔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归纳,给“游戏化”下个准确的定义:是指我们去自觉克服不必要的障碍

【学习者挑战】

(沐风)对于电子竞技玩家来说游戏是必要的障碍。(回应)这个补充挺好的,你感觉这个定义适合你自己么?(沐风)适合的。(回应)适合自己就好,让我们再继续推进下去,可以么。(沐风)好的。

障碍是什么,待解决的问题、待掌握的技能等等,这是个很有趣的东西,不管在游戏中还是现实里,只要是在克服障碍,自己都能培养自己的某种能力。在这个点上游戏和现实连接起来了。 

玩游戏时,具体要如何让自己进入“游戏化的思维方式呢,这个方法我称为“游戏现实化”。

有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发现挑战,找到一个自己在游戏中的挑战。有一个特征是“老是输”第二个步骤,关联现实,对应一个现实中要解决的问题或掌握的。第三个步骤,混搭解决,尝试在游戏的挑战中运用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法。

“摇滚乐队”这个游戏大家可能玩的少,给大家举个更熟悉游戏的例子,我当年是一位资深的魔兽世界玩家,可能看不出来吧。在魔兽世界上有非常非常多的团队挑战,比如说我们会组织40名玩家去打一些非常厉害的boss,这是游戏的挑战。

我完全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现实中的团队的组织和管理,要解决目标制定,团队沟通和绩效管理等一列问题。

在管理中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叫“权责利一体”,我就充分用在了游戏的团队管理中。简单来说,就是一名伙伴承担最终的职责时,他就可以向其他伙伴提出配合要求,并且优先获得战利品。

当在游戏中挑战完成了之后,我居然发现,自己在现实中计划能力、组织能力甚至是应急能力都增强了。

【预防异议】

到底什么样的场景适用“游戏现实化”这个方法呢?1)在现实中我们缺乏信心。在游戏中的实践会增强我们的信心,一件事情,我们在游戏中进行过完全,在现实中我们就会有更强的信心去做。2)在现实中很难有尝试的条件,游戏的环境是虚拟,可以让我们尝试在现实中不具备条件的挑战。比如学拆页中的我们在现实中很难直接上手弹琴,又比如我要学开飞机,不能直接开个真飞机吧。

【预防异议】

有小伙伴可能有疑问了,你说的这么好,为什么我看到的游戏还是负面影响多呢。 我的答案是确实很这样,大多数游戏公司的目标都是满足我们的欲望来赚我们的钱。但我们要去发现,去找那些想改变世界的游戏公司。给大家看一段视频。

看一个任天堂Labo的视频

一个纸箱子,一台游戏机,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可以去完成各种挑战,这是天堂的最新游戏主机,我看完之后,想说游戏改变世界真的就在我们身边了。 

小结一下,随着游戏的越来越丰富,我们运用“游戏现实化”这个方法将会越来越广,会帮我们去解决更多现实中的问题,掌握更多的技能。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编故事

在拆书帮我们提倡是学以致用,现在请大家编一段小故事,设计时间、地点、人物、情节(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对话、动作等。

步骤一

(场景)游戏是多种多样的,有电子游戏、团体游戏、桌面游戏等等等对么,请大家回忆一个游戏中的一个场景,可以是你经历过的,也可以是你看到过、听到过的,这是一个难关,想到的时候,应该会心生畏惧,或者经常失败。

再设定一名主角,我们的主角下周要去挑战这个难关。请大家设计出人物和要完成的难关,我们有一分钟时间。

步骤二

然后再设定一名配角(可以是一名伙伴,也可以是内心的声音),运用“游戏现实化”的方法,使用现实的方法帮他来挑战这个难关。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来编这个小故事,并写出一个设想的结局,我们有三分钟时间。

然后,请一组小伙伴分享一下。

【反馈(Peri)】

主角是我,我的挑战是玩《吃鸡》的水平很菜,想要提升一下。配角是一位老司机,故事发生在下周一。

(我)我看到自己女儿在玩吃鸡的游戏,我不会玩这个游戏,要去学习挑战一下。(老司机)我们在现实中有什么不会想去挑战的事情么?(我)我在现实中想学习做 PPT,自己也是不会,想要挑战一下。(老司机)那在现实里,有什么方法来使用。(我)找到会的老司机来教我。(老司机)那这个方法能运用到游戏中去么?(我)我要在游戏里,运用现实勾搭老司机的方法去找到些高手,让我能快速学会,可以在游戏里施展下。(老司机)。。。

结局是,现实和游戏中都能完成挑战。

【反馈】

Peri 的故事里,把勾搭老司机这个现实中的方法,同时运用在游戏和现实的挑战里,帮助自己同时完成游戏和现实中的挑战,非常棒,祝你能顺利完成挑战。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量表

在第二个拆页中,我们将进一步讨论“游戏化”。

【互动】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刚才我一直在说玩游戏,游戏化思维是只能在玩游戏时使用么?

(达宏)不是的,我想到在拆书的时候可以使用。

游戏化从定义看,并没有这么说吧。所以第二个拆页,让我们把这个思维推而广之,进一步映射到生活工作中。

【量表】

让我们先做一个测试,测试自己在生活工作中运用游戏化的意识如何:(1表示很不符合,6表示非常符合) 

  1.  我会给自己设定非常明确的目标。

  2.  我总是能完成一些看似不可能的挑战。

  3.  我总是能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

  4.  我能不断养成一些新的习惯。

  5.  我觉得,生活就是场游戏。

请小伙伴 Show 一下你们的汇总分。

(有三位超过 20 分,没有低于 10 分)

如果超过20分,你在生活中游戏化的意识挺强的,你已经开始将其融入到生活工作来帮助自己。 如果低于10分,你在游戏化方面需要有所提升,正好通过学习今天的拆页来提高。 

原文片段二

( 游戏化思维 Level2 )【学习目标】我们能运用“现实游戏化”的方法,减小习惯培养投入的时间或精力。

(先看个Nike+的视频) 

看一个 Nike+的视频

游戏改变世界P157、158 给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来个”+”  让我们来看看游戏类的《耐克+》(Nike+)跑步系统,这是一套在跑步爱好者中大受欢迎的激励平台,尤其是那些希望跑得更快更远的人。一位刚使用《耐克+》的跑步爱好者在留言板上发表了一篇这样的帖子: 酷跑竞地《耐克+》。  数据!数据!今天早晨我必须起床跑步,因为我需要更好的统计数据!这是真实世界的成就点数!还有谁来和我一起玩?求挑战者!  第一次使用《耐克+》系统跑步,我就跑出了有生以来最快的速度。我跑的是自己最爱的线路,伯克利山的7公里小径。6年来,我每周都会跑上几回,从没跑出过低于41分43秒的成绩。但在我的第一轮《耐克+》上,我的成绩锁定在了39分33秒,比我这辈子最快的速度快了两分多钟。怎么会突然跑得这么快 了呢?没什么好神秘的:出色的实时反馈和回家能够获得在线奖励的承诺给了我激励。 

诚然,跑步本身就是奖励你可以感受到内啡肽,头脑清醒,耐力增加,消耗热量,变得更为强壮;但它也是挣扎,抽出时间,说服自己起床,不管炎热还是下雨都要出门,击退因从事高度单调性的活动而带来的无聊。跑步爱好者喜欢跑步,但动力始终是个问题。因此,《耐克+》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除了明显有益于身体之外的内在激励。以下是《耐克+》的运作方式。  几乎任何一款标准耐克运动鞋的鞋底,都装有一种比扑克牌筹码还小的廉价传感器,成本大约是20美元。传感器内置了加速计,可以拿运动激活,通过无线发射器跟你的ipod通信,告诉你现在跑得多快、跑了多远。要是你跑步时用ipod放着自己喜欢的歌,ipod的屏幕上便会实时显示你的跑步数据。  获得实时反馈,让人跑得更快更远了。当因为疲惫或分心而在不知不觉中放慢速度时,你能马上看得到,所以,它能帮助你把注意力拉回步伐上。与此同时,逼自己跑得更快,即刻带来了更多的奖励,因为跑得越快,数字降得越慢。设定目标时间并争取达到是一回事,知道你迈出的每一步够不够快、能不能达到预定目标,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等回到家,可以把ipod插上电脑,系统会自动把数据上传,添加到你的跑步资料库里。这时候又出现了在线奖励。你每跑1公里,就能挣到1点;等挣到足够多的点数,就能升级。《耐克+》现有6个级别,采用了与武术同样的颜色分级法黄带、橙带、绿带、蓝带、紫带、黑带。和所有优秀的网络游戏一样,最初,(耐克+》升级升得很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进入下一级。  现在,我是绿带级跑步爱好者,使用《耐克+》后共累积了438公里,再跑560公里就能升入蓝带。这是个令人生畏的数字,但我升级的动力很强,我敢打赌,跑后面560公里所用的时间,会比跑最初的438公里更少。  基于《耐克+》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可以凭借自己的最短时间和最长距离赢取个人在线奖杯,如完成了10公里跑或100天跑了160公里。如果有哪一回跑得特别好,在你来得及喘过气之前,就会有一位类似兰 斯·阿姆斯特朗(Lance Armstrong)这一级别的著名运动员向你发出欢呼,并送上以下音频信息“恭喜!在这一公里中,你刚刚打破了个人最好成绩!”或者“要努力呀!这是你跑得最远的一次”。  如果你愿意,可以把跑步资料库和成绩设定为只供个人浏览,也可以将统计数据和成绩推送给网上的《耐克+》友人、你在facebook上的每一个熟人,甚至twitter上的所有人。我最喜欢的一项《耐克+》激励功能是“给力歌”。它相当于视频游戏里的“血包”。或“能量块”,只是以音乐的形式呈现。每当需要能量提升或额外动力继续跑下去或加速冲刺时,只需按住ipod中央的按钮,就会自动触发你预设好的最爱跑步歌曲。对我来说,跑步过程中按下中央按钮,感觉就像是解开了某种连自己都不知道的神秘的超级跑步能力。我耳朵里涌进的快速节拍、蓬勃鼓点和励志歌词,就像是一种咒语——我感觉自己在现实世界中也具有了召唤魔法的能力,就像回到了虚拟世界。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页中给了我们一个特别棒的想法,叫做给生活来个+。他里面讲到了一个叫nike+的应用,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使用,其他和微信运动,小米运动啊,Keep都类似,他们都是把我们运动这件事情进行了一个游戏化的改造。它会把我们取得的哪怕一点点的成就直接反馈给我们。给我们持续不断的激励。

【互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场景是特别需要持续激励的呢

(沐风)完成一些比较难的目标(Julia)早起

有一个很好的点,是习惯培养对吗,比如跑步、早起、阅读等等等。让我们来拆解一下,那到底要如何才能做到“现实游戏化”呢,一共有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找出正反馈,寻找我们在这个现实活动中的正向的反馈。第二个步骤,形成游戏化要素,把这些正反馈,量化起来,变成一些游戏化要素,游戏化要素有三种,PBL(points、badges、leaderboard.)点数、徽章、排行榜。1)点数:会记录我们没一点的努力,会一直往上涨。2)徽章:阶段性目标,是自己对自己的挑战。3)排行榜:加入其他伙伴来比较,是互相的挑战。第三个步骤,不断反馈,及时的提示和激励。

说一个我个人的例子吧,由于健康方面的问题,我一直立志成为一名长跑爱好者,自己也曾经尝试了很多种的方式。

最后真的让我养成这个习惯的,就是拆页中提到的nike+。

在跑步过程中我们需要非常多的正反馈的,比如说跑了多少时间?坚持了多少了?有很多的正反馈太微弱,通常我们是没有意识的,我们只会看到自己很累这个负反馈。而这个应用就是将正反馈进行量化,

首先是点数,我每多跑哪怕一米,都会有提示,都会有积累。

其次,在nike+里有非常非常多的挑战,就是比如你,每周一,都在跑步,或者每周都在跑步,或者比之前跑得快,都获得一些徽章。

最后是排行榜,在微信运动里面,我有一百多名好友,都在进行这么一个运动,每天在朋友中的排名,互相点赞,会给我大大的动力。

最后,只要达到一个点,这些信息都通过手机、手表实时的给我提示。

“现实游戏化”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它可以让我们获得更为明确、更为及时的反馈,其实每个人都是活在反馈里面,在这个作用下,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去养成新的习惯。

【预防异议】

有什么习惯是不适用的呢,游戏化比较像催化剂,可以强化我们想达成的目标,但如果目标不是自发产生的,就不太合适了。 比如说我要培养宝宝自己穿衣服,他是不愿意的,这个时候直接进行游戏化就不那么好用了。

最后回顾下,第二个拆页我们讲了“现实游戏化”这个方法,帮助我们获得更直接、更快速的反馈,从而更容易的养成习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微行动学习

现实游戏化的作用是什么呢,我刚才的例子里是让运动更好玩了,那我们能不能推而广之,让学习更好玩,让工作更好玩呢,都可以,对么。

1)明确问题:回想一下,在大家在生活中、工作中,有没有很想养成,但一直难以养成的习惯,这个习惯是什么。 

2)讨论问题的本质 

我们难以养成这个习惯,本质的问题是什么 

接下来,请各组的组长带领各自的组员在小组内讨论,难以养成这个习惯的原因是什么?即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讨论时请结合自己过往的经验。

(沐风)我们组的一共写了六条习惯,比如早起、锻炼等,我们画了一个圈,背后的原因是一个字“懒”。深入讨论下去我们发现真正的原因是“不知道什么最重要”。

(Alex)我组总结的习惯有,早睡、阅读等,背后的原因是“诱惑”,美食的诱惑、电影的诱惑等等让我们没法专注到习惯的培养上去,有其他的诱惑影响我们。

3)明确问题本质 

我们得到了两个本质的原因,一个是“不知道什么最重要”,一个是“抵御不了其他诱惑”,这个本质问题大家都认同么?有没有补充? 

(没有)

4)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每个小组,挑选一个本质问题,运用今天讲到的游戏化思维,探寻可行的解决的方案,把各自的方案写在便白纸上。这个环节给大家5分钟时间。

5)邀请一个小组展示下成果。

(沐风)我们组要解决的问题是“不知道什么最重要”,我们商量下来,方法就是要把价值用游戏化的方法显像出来,增加正反馈和奖励。第一步会画一个目标达成的表。第二步是能满足的话,就奖励一下自己,比如早起一次奖 20 块。第三步是设置一些统计去记录,比如每周、每月成功了多少次,如果能满级的话再奖励自己点什么。不断的给自己反馈,让自己能坚持下去。

【反馈】为什么这个方法能帮助到你们。

(沐风)我们把价值和钱等价起来了,特别清晰,特别有动力去做。

【反馈】我们把一个看不到的东西,变成了看得到的东西,能获得更多的反馈、更多的激励,也希望能帮助到你们,自己想出来的方法要去做的哦。

特定任务的 A2

今天跟大家分享了如何将“现实游戏化”的三个步骤。最后,我要布置一个回家任务,有没有小伙伴愿意回去践行一下今天的方法。任务是选择一个自己将要去培养习惯或者正在培养但陷入瓶颈的习惯,用今天的方法将其游戏化,让自己更进一步。 

【反馈(沐风)】

结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游戏现实化”和“现实游戏化”这两个游戏化的方法。最后,我们想一下游戏化到底是什么,给大家抛个砖。游戏化思维就像是在咖啡里加了方糖,这颗糖(游戏化思维)并不会改变咖啡的本质,但可以让带有本来带有苦味的咖啡入口更香滑,让人喝起来更易开心和愉悦。而且游戏化思维这一颗糖,其实可以融入在各种饮料当中(不同的场景)中,让本来单一枯燥的内容,变得更加可口。希望让大家的生活、工作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