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说话》 所属活动: 拆书帮无锡筹备分舵第35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沟通中,直面自己的情绪,引导他人的情绪 学习目标: 过向他人提前预告和宣布自己的情绪来释放和处理个人情绪

开场: 【打招呼+分组】大家好!我是二级拆书家采薇,很高兴又能跟大家在一起分享有关成长的知识。在开始分享前,为了方便稍后的互动,我想先来给大家做一个分组,同时每组设立一个组长来控制节奏。好,从刘斌开始到小文,你们四人一组;从程云开始到雪宏为止,你们四人一组。大家都清楚自己的分组了吗?(清楚)那接下来我给大家发一下本次学习的片段。
希望今天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能够学会在沟通中通过向他人预告、坦白自己的情绪及需求,让情绪得到及时沟通和释放。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今天要拆的书是马薇薇、黄执中等人所著的《好好说话》。P68
【事件】在生活中,有时我们看到人们会为一件事争的脸红脖子粗,我们会全体说:别急,好好说话。有时我们自己情绪也会被他人激怒,语言变得失控,这时我们也会听到别人的劝告:好好说话。诚然,好好说话在工作生活中非常重要,但是当我们有了情绪,又该如何好好说话呢?
 【提问】你是选择否认自己的情绪,假装淡定的继续交流?还是强行压抑自己的情绪,直到绷不住了再180度大变脸?或是诚实的面对自己的情绪,随时有什么说什么?以前你是如何处理沟通中的情绪呢,效果又如何?
【影响】实践证明,一个人长期否认和压抑自己的情绪而不表达,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都有着极大的损害,不仅会迷失真实的自己,也会逐渐失去对生活的热情。而如果你总是任性不顾后果的随意发怒,可能你的工作和生活早就乱的一团糟了。
【解决】《好好说话》是一本沟通方面实用性极高的书,他不仅会教会你如何做好情绪沟通,通过察觉情绪、预告情绪、坦白情绪及需要、感谢等四个循环步骤让你的情绪平稳落地,自然流动。《好好说话》还总结和透露了在沟通、谈判、说服、演讲、辩论五大场景中人们最害怕的一些情况的应对措施,十分值得我们探讨和学习。(1分40s)

好,关于这本书我就简单介绍到这里,下面我给大家1分钟时间看一下原文片段,请看完后向我示意。

IMG_2564.JP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互动反馈】我看大家都已经看完片段了。看完这个短短的片段,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大家:沟通中要觉察自己的情绪,在沟通中释放自己的情绪)

没错,看了片段之后,我才明白,原来情绪才是沟通的主要内容,以前我以为是讲道理更重要。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身边有很多人并不能正视和接纳自己的情绪,更不知道如何通过沟通来释放情绪。常见的有三种处理方式:第一忍了,自我消化,第二忍不了爆发,第三,将情绪包装成其他的东西对他人进行攻击或报复。与其说是情绪让人变得难以预测,不如说是因为缺乏正确的情绪沟通方式,让人变得不可理喻。那么自己的情绪究竟能不能在沟通中得到很好地释放呢?我们又该如何做好情绪沟通呢?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情绪沟通。

【匹配例子引出概念关键点】家人、朋友说话、做事或者开玩笑惹你生气了,你忍着,算情绪沟通吗?

(大家:不算)

不算。因为没有语言的沟通,情绪只是被隐藏。这样做,一方面无法让他人及时知晓你的感受,另一方面还会对双方的感情造成损耗。

【对比概念引出知识点逻辑】家人、朋友的言行让你忍无可忍,你忍不住情绪爆发地对他们展开了批评、斥责和控诉,这算情绪沟通吗?     

(大家:不算)

(根本差异)不算。情绪的突然爆发,不仅会让对方不知所措,倍感受伤,更无法达到平稳释放情绪的目的。

【对比概念引出适用范围】因此,真正的情绪沟通是要求通过语言将自己的情绪和诉求表达出来,从而改变对方的言行,让自己的情绪得到平稳释放。

【适用边界及步骤】当我们与他人在交流中出现了情绪,正确的沟通的姿势是什么呢:第一步,我们要做的不是忍,而是要觉察情绪,在它到来之前,及时向对方做出预告:你这么说/做让我有点不太舒服,再这样的话,我可要有情绪(生气)了。

【对比概念】注意是这里“预告”,不是“警告”。“预告”时你的内心还没有起强烈情绪,只要对方及时道歉或者改变言行你就能恢复平和。“警告”时你已经有情绪了,即便对方道歉,你依然感觉自己受到了的伤害。因此预告一定是在强烈情绪到来之前向对方做出的提醒动作。

【适用边界】【匹配例子引出知识点逻辑】第二,当你的预告无效或者你已经处在情绪当中,你可以怎么办呢?你可以坦白的说:“我生气了,很不开心,你别回嘴,让我骂一下!”或“我现在很受伤,你得赶紧说点安慰我的话才行”。作为家人或朋友,比起听到批评和斥责,这种直抒胸臆的方式是不是更能让你接受和配合呢?

因此,当已经有情绪时,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描述自己的情绪,明确提出诉求,让对方来配合疏导你的情绪。

【预防疑议及行动步骤】可能有人会说,我坦白自己情绪不好,别人就会迁就我吗?要知道,人可以接受理性的需求,也可以接受非理性的需求,否则撒娇这一招就不会一直凑效了。

最后,我们必须要学会及时调整情绪并给予他人积极反馈,只有让他人看到自己对你的情绪配合和照顾是值得的,人们之间才能建立起情绪沟通的良性循环。

【适用边界及行动步骤】

结合以上的一些案例和分析,帮助自己做好情绪沟通有以下几个方法步骤:

第一,  觉察情绪,提前向对方做出预告;(你再…我可能会…)

第二,  情绪明显时,直接坦白自己的情绪和诉求;(我…了,你得…)

第三,  情绪平缓后,向对方的配合表示感谢,建立良性循环;(谢谢你…)

对于以上的行动步骤大家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有没有?

大家:没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好,既然大家没有疑问,那么接下来我们化身编剧,来编一段小的运用故事。

想一个未来一周有可能遇到的场景,你在其中可能出现生气、愤怒、郁闷、伤心等情绪,你会如何运用我们的步骤来把自己的情绪有序表达出来,请大家思考1分钟,写出简要梗概及对话。

写好之后请在小组内交流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然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一下。请小组长注意下控制时间。

注意:要交代一下故事的起因,想象一下发展的经过,最后通过沟通,达到什么样的结果,故事中要使用我们刚刚讲过的方法,有对话。

 好的,时间到,哪位小伙伴愿意来分享一下。

 

2分钟叙述应用场景及对话:

瞌睡的猫:我来分享一下吧。我觉得我跟我女儿之间比较容易起冲突,因为在她写作业时常常会很多话,时不时会来问我问题,我在工作就常常会被打断。那么下周还是会有这么个情况,我们在家她做作业,我工作,她来问我两次问题后了,我开始有一点不耐烦了,我就对她说,你再来找我说话,我可能会生气。也许管了五分钟她又来了,一直被干扰我情绪就愤怒了,我就直接跟她说,我现在已经很生气了,请你立刻回去安静完成你的作业。她看到我真的生气了,就回去安静写作业了。大概一个番茄钟之后,我的情绪平稳了,工作也完成了,她的作业也完成了。这时候我就会对她说,谢谢你刚才没再打扰我工作,现在我们可以一起玩了,有什么问题我们也可以一起交流。

    非常棒,我们小伙伴的分享十分精彩,感谢!那么刚才的一段时间,我们学会了让自己的情绪得到有序沟通和释放,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如何使用同理心句型、隔离情绪等具体方法来面对和引导他人的情绪风暴。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3-32.jpg3-33.jp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家提问设计

(逐字稿):在阅读第二个片段前,先请大家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看看我们应对他人情绪的能力如何。以下5个题目,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用方式为自己打分)。

这个环节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做好的伙伴请举手示意【量表题自测】

1.面对他人的愤怒我感到恐惧,不知所措。

1

2

3

4

5

6

2. 在现场,为了不激发冲突,我总是选择以沉默面对他人的情绪。

1

2

3

4

5

6

3. 当他人带着怒气指责批评我时,我总是很容易被激起情绪并展开对抗。

1

2

3

4

5

6

4. 当我发现他人情绪的不合理时,我会忍不住跟他讲道理。

1

2

3

4

5

6

5. 当他人的情绪来源与我无关,且事情在我解决能力范围之外时,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1

2

3

4

5

6

量表结果解释】1分钟

大家填完以后,把五道题的总分算一下。如果你的分数小于10分,说明你在应对他人情绪上是有一套自己的方法的,我要向你讨教学习哦。如果分值介于10-20分,那么在这方面你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如果大于20分,恭喜你,今天你来对了地方,一起好好学习吧!

接下来,我们先来看下原文拆页,给大家3分钟时间,看完之后向我示意,谢谢!

【互动-問个小问题】这个片段我们看到了人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错误应对他人情绪的方式方法,大家还记得有哪些吗?

大家:挣扎、一言不发、闭嘴

对,跟我们自己在生活中的做法是不是很像? 

大家:是的

好,那么究竟有没有更为妥当的应对他人情绪的方法呢?!当然有。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具体的几个实用妙招:

【适用边界及方法步骤】当我们在面对他人激烈情绪的时候,无论是害怕逃避、还是沉默不语,抑或是反驳回击,最终我们都有可能会受到他人情绪带来的伤害。因此,在面对他人情绪时,第一步,首先要将自己和对方的情绪进行理性隔离,把对方当做研究的对象,分析洞察他的压力点和诉求,给予恰当回应。有了这个研究与被研究者的角色转变,你就不会把自己还和他放在同一个平面空间进行pk了,关注点转移到分析洞察对方了,也就能让自己保持隔离在情绪旋涡之外了。

举个例子:当你的先生怒斥你开车不够注意时,原本你会顶嘴驳斥。但如果你把他当做情绪实验室里的研究对象,你就会分析他为什么发怒?他的压力点和诉求是什么?你就会发现他的压力点和诉求是你和家人的安全,而不是刻意否认你的开车技术,那么你可以这样回应他:我知道你是在意大家的安全,这一点我们是一致的,下次我再多注意点,不让你担心了行吧。

 

【适用边界及方法步骤】有的时候,人们的情绪明显是莫名其妙或非理性的,这时候要我们去肯定他们发脾气的内容或者顺着他们的逻辑去安慰他们,我们自问很难做到。但如果此时我们强行要讲道理帮他们掰正思路,分析情理,不仅达不到疏导情绪的目的,反而可能惹火烧身。这时,我们可以学会使用“同理心句型”——通过重述对方的现状和情绪来与对方站在同一边,表示看到并理解他们的情绪。

举个例子:领导交给小刘和同事一个项目,但最后因为同事那个板块出了状况,领导找到小刘和同事一顿痛批,小刘本来可以解释说不关自己的事,但是想想领导的情绪会因此变好吗?同事听到了又作何感想?小刘于是说:是的,出了这个状况,您完全有理有对我们生气,这个项目这么重要,关系到上级领导对我们单位的看法,现在变成这样,您肯定很失望,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会有想法的。注意,小刘并没认错,他只是描述对方的现状和情绪哦。

【适用边界】这个方法还适用于对方带着情绪来找你吐槽,但你认为这件事超出了你的分析解决范围,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觉得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是,记住,你还是有话可说的。这时你还是可以通过诚恳的重述对方的现状和情绪,来让对方的情绪得到疏导的。你get到了吗?!

一般来说,通过使用同理心句型梳导对方的情绪后,对方的怒气值应该能下降到无害的程度了。接下来我们可以借口寻找解决方案,退出风暴中心。

偶尔我们会遇到一些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超强攻击型情绪,前面两道关卡都没拦住,此时我们是不是只有任人宰割呢?在风暴的中心我们仍要用心理隔离的方式避免自己受伤害,同时对于涉及性别、地域歧视,人格侮辱这类过分的人身攻击,我们应该主动做好拦截。

如何拦截才显得不是在回击,让战事升级呢?你可以不卑不亢的说“对此我有不同意见,不过这不是重点”或者“关于这一点,我觉得你不应该这么说,不过这不是重点,我们还是来研究一下问题的解决方案”。表明自己立场,同时主动引导话题朝向解决问题的方向。

【预防异议】

当然,我们今天介绍的几种应对他人情绪的方法并不是万能的,他人的情绪来源复杂,个人在应用方法时候的语气语调不同都有可能让我们的应对失效,但学习了这几个方法之后,我们起码了解到即便在最紧张的对抗性对话里,我们也依然有好好说话的可能。

 

【给出清晰的 HOW 

总结一下应对他人情绪的几个方法步骤:

一、把对方当做研究对象,将自己与对方情绪进行隔离,分析其压力点和诉求并给与适当回应;

二、用同理心句型描述对方的现状和情绪,表示看见并理解;

三、对于人身攻击做出合理拦截,表明态度,推动对话聚焦解决方案。

以上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自行组合使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微行动学习】

通过刚才这段时间,我把应对他人情绪的几种方法跟大家做了分享。大家觉得刚才应对他人情绪的三个方法步骤里,哪个步骤相对不容易做?或者你遇到过什么其他难以应对的他人情绪状况。大家思考1分钟,把核心观点写在便签上。然后请组长控制节奏,时间,并记录方案.

 

【促动】1钟过后,开始组内分享。从小组长的左手边开始,每人1分钟分享自己的核心观点,其余队员不得中途打断,不质疑、不批评,有意见或建议可以先写在便签上。现在开始小组内分享(4分钟)

 

【促动】好的,第一个讨论环节到此为止。我想请各组组长带领你的组员选定一个整组都觉得不容易做的步骤或值得探讨的情绪问题,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将问题写在白纸上,给大家1分钟时间。

 

【促动】(时间到)好,我们请第一组组长分享一下你们选定的主题。

瞌睡的猫:我们集体认为第一步骤:将对方当做研究对象那一步,尤其后面分析对方的压力点和诉求,并给予适当回应有点难。

【回应与反馈】

好的,第一组选定是的第一步——对对方压力点和诉求作出分析和合理的回应比较难做。第二组你们选择的主题是什么?

什刹海:我们一致认为第三步骤比较难。

【回应与反馈】

好,第二组选择的主题是第三步——对于人生攻击做出合理拦截这一点比较难做。

【促动】好,.刚刚我们两组都确定了各组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用微行动学习的方法,尝试分析和解决我们所选定的问题。首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的经验,探讨一下这个步骤不容易做的本质原因是什么?讨论好了结论写在白纸上。给大家5分钟时间,请大家把关键词写在便签上。

本质原因是什么要把他确定出来?因为有些原因是表面原因,通过追问你会发现本质并非看起来那个原因。请小组长带领好自己的组员。聚焦自己的问题,很难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促动】好的,我看小组讨论的差不多了。请小组长分享下你们探讨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什刹海:我们面子上就是感觉是自己没有被尊重,所以就没有办法作出合理的拦截,直接情绪上来就给怼回去了。

瞌睡的猫:之所以难以分析对方的情况,是因为觉得有可能我们推测出来的原因未必是对方真实的原因。有可能你想出来的原因并不是她真正的情绪原因。

【促动】好的,两组已经确定出各自方法难以操作的本质原因了。那么接下来,请大家继续思考制定解决方案,即怎么做才能很好的使用此步骤/应对这种情绪状况。大家可以分两步,先讨论出这个问题解决到什么样子就算满意了。再讨论如何行动来达到这个目标。也就是给大家一个时间来为自己选择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同样关键词写在白纸上,给大家5分钟时间。5分钟后,请小组分享一下你们的解决方案。

   好,倒数一分钟,请小组长组织好你们组的观点。

  【回应与反馈】

 好,时间到。我们先请第一组组长给大家分享你们探讨出的解决方案。

瞌睡的猫:我们的解决方案,就是首先确定她的情绪是不是由于当下的事件引起的,引导她觉察他情绪的来源。用询问的方法探究她生气的原因是什么。

【回应与反馈】

好的,第一组的解决方案是先通过询问先来确认对方的情绪由来,防止自己对他人情绪分析出错。那么这个方法能解决你们的问题吗?

大家:能,可以了!

【回应与反馈】

好的,那么第二组你们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什刹海: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当对方开始进行人身攻击时,给对方做情绪预告“你不要再这样说了,在这样的话我会生气的。”如果他继续再说,那我就问她,为什么你会这么说我?为什么你会对我有这样的评价或看法。大家当面把误会澄清,也就不会再有这种人身攻击了。也就能握手言和了。

【回应与反馈】

好的,第二组的解决方案,先用情绪预告的方式,制止对方对自己进行人身攻击。如果对方还在继续,就用询问的方法问对方,为什么会对自己有这样的评价或看法。那么这样的方式能解决你们的问题吗?

大家:能!

【回应与反馈】

好的,衷心感谢小伙伴们全程的认真参与,通过大家的共创,我们不仅学会了面对情绪的一些方法,同时还找出了一些让方法更加落地的办法。

给到每组10分组的时间讨论出解决方案,然后请两组代表来分享成果

【学习者案例】

1.组长分享

明确问题:第一组认为对对方压力点和诉求作出合理分析和回应比较难做。

根本原因:因为可能我们分析出来的原因未必是对方真实的原因。

解决方案首先确定她的情绪是不是由于当下的事件引起的,引导她觉察他情绪的来源。用询问的方法探究她生气的原因是什么。

拆书家总结:第一组为了避免在“分析对方压力点和诉求”时出现偏差,采取的方案是先通过询问先来确认对方的情绪由来,防止自己对他人情绪分析出错。解决了自己分析可能会出错的问题。

 

2.组长分享

明确问题:对于人生攻击做出合理拦截这一点比较难做。

根本原因:感觉自己没有被尊重,直接情绪上来就给怼回去了。

解决方案给对方做情绪预告“你不要再这样说了,在这样的话我会生气的。”如果他继续再说,那我就问她,为什么你会这么说我?为什么你会对我有这样的评价或看法。大家当面把误会澄清

拆书家总结:第二组为了解决无法恰当对人生攻击做出拦截的问题,提出了“先用情绪预告的方式,制止对方对自己进行人身攻击。如果对方还在继续,就用询问的方法问对方,为什么会对自己有这样的评价或看法。”的方法解决了问题。

 

A2 布置任务-复盘】

拆书帮的核心理念是拆为己用,给大家布置个任务。

虽然今天在现场我们可能都觉得面对自己和他人在沟通中的情绪方法非常不错,但回去后不久也许就忘记了,下次遇到自己或他人有情绪时,还是老方法处理。所以,我们要用复盘的方式帮助大家有效的将今天的学习内容用出来。

接下来的一周里,请你刻意留心自己或他人在沟通中有情绪的场景,试着运用我们所学的方法,并把当时的对话和情景记录下来。

请大家把这个任务写到便签上,回去后贴到家里显眼的地方,复盘完成后再撕下来。完成后请将自己复盘的内容到群里,互相参考探讨。


一周后学习者案例:

刘斌:周二晚上我帮亲戚带小孩,我们两个在家,一开始相处还是挺愉快的。但是后来小孩子总是要爬到我的背上揪我的头发,我说了几遍他都不听。我就跟他说:你赶紧下来哈,再揪我头发的话,叔叔会生气的,就没办法跟你一起开心的玩了。他听了安静了一会,过会又看见他把水倒了一卫生间,就很生气的跟他说,你在干嘛,赶紧给我出来。你把这么多水撒到地上,弄得屋子到处都是水,我生气啦!快去把拖把拿过来,叔叔拖干净。他知道我生气了,还蛮听话的就配合了,我也没有继续发脾气。

【结语】

好,感谢今天所有小伙伴的认真参与。最后我想说的是:情绪非洪水猛兽,它是我们身体的自然反应。情绪的出现,是我们要做出改变和调整的提示灯。学会更好的面对和沟通释放自己的情绪,坦然与他人的情绪相处,是我们获得快乐人生的宝贵基石,祝愿大家在成长之路上,早日成为情绪沟通的高手!不再为情绪困扰、烦恼!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全部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