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爱读书、爱拆书、爱旅行的天后。【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今天的RIA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使用寻找共同目的的方法,找到和对方相同的目的(澄清),解决(行为)别人与你意见不一致时,谈话进行不下去的问题(界定)。
【场景】:我们刚刚过完新年,如果你是单身,串亲戚的时候,七大姑八大姨会以关心之名八卦你的感情生活,父母会以孝顺的名义催促你赶紧脱单,面对催婚你可能烦不胜烦。如果你是已婚人士,你可能策划了一次家庭旅行,你想去海南享受沙滩浴,你老公想去东北看林海雪原,一年一次的旅行谁都不想轻易妥协。
【提问】:大家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是怎么处理的呢?敷衍一下父母,还是委屈自己向伴侣妥协。有没有试着好好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呢?
【影响】:其实像催婚、家庭旅行这样的问题,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如果不妥善解决,就会为日后的关系埋下了一颗雷,随时可能引发一场争吵,破坏我们的亲密关系。
【解决】:《关键对话》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通过倾听了解对方的想法,寻找共同目的,达到双赢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通过寻找共同目的的方法,让双方达成一致目标,化干戈为玉帛。
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阅读原文,阅读完的小伙伴,举手示意我一下。
选自《关键对话》 P80
还记得上次有人口出不逊而你并不生气是在什么时候吗?比如,有位朋友向你说了一些会让很多人气恼的话,但你并不在意。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你相信他的本意是好的,是关心你或你的目标。也就是说,因为你相信对方的意图,因此才会耐心接受令人不快的表达。
由此可见,关键对话会出错并不是因为对方不喜欢对话的内容,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对话内容(哪怕是以温和的方式表现)表明你有不轨的意图。当对方感到你想伤害他们时,他们怎么可能有安全感呢?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你的每句话都会显得非常可疑,就连一句最平常的“早上好”也会被误解为讽刺或讥笑。
因此,安全感的第一个条件是共同目的。共同目的是指,你应当让对方感到你们在对话中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的,感到你关心他们的目标、利益和价值。反之亦然,对方也能让你感到他们关注你的目标、利益和值。所以,共同目的可以说是对话的启动因素。找到了共同目的,你就有合理的理由和健康的气氛展开对话了。
【易混淆概念】
共同目的和互相妥协一样吗?
首先从情绪上来讲,当我们说妥协的时候,往往带有一种委曲求全的情绪,当我们认为这个结果是共同妥协得出的,那我们的关注点在各自有损失的那部分,这就为以后埋下了隐患。而共同目的是一种双赢的积极心态,可以为事情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然后从双方的出发点来讲,妥协是你认为,我牺牲了一部分利益来成全你,你也应该做出让步。而共同目的是你让对方感到你想实现双赢的同时,也能感到对方在考虑你的目标和利益,是一种双向的互动。
最后,从效果上来讲,妥协只是暂时的压制了冲突,回避了矛盾,而共同目的却可以超越冲突,化解冲突。
【反例】
举个例子,我的邻居小王经常被父母催婚。有一次我刚好碰到她们母女出门,她妈妈就问我,我们单位有没有合适的,给小王介绍一下。小王一听,就很不乐意,说她妈妈,全小区都知道我嫁不出去了。她妈妈一听,觉得我这是为你好啊,俩人差点要吵起来的时候,小王说,行行行,都听你的。
小王这样的解决方式是寻找共同目的吗?不是,很明显,这是妥协,带有强烈的不情愿和委屈的情绪。解决了问题吗?也没有,只是暂时压制了矛盾。
作为他们的邻居,我经常能听到她们的争吵,父母说,给你介绍一个又一个了,能过日子人品好就行。小王觉得,我怕你们难过,每次介绍的都去见了,能不能不要再催了。双方都认为,自己已经做出很大让步了,希望对方能够听从自己的意愿,却忽略了,对方行为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双方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小王嫁个如意郎君,如果他们可以围绕这个共同目的展开谈话,就会避免很多争吵。
【概念讲解】
我们的拆页中,对共同目的做出了解释。共同目的是指,你应当让对方感到你们在对话中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的,感到你关心他们的目标、利益和价值。反之亦然,对方也能让你感到他们关注你的目标、利益和价值。
共同目的强调的是“共同”性。共同目的并非只是一种技巧,要想顺利完成关键对话,我们必须真正关注对方的利益,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所以,在开始对话之前,一定要检查你的动机是否具有共同性。
【适用边界】
我们的谈话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比如:我们毫无顾忌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没有考虑到对方如何接受;或者是谈话出现分歧的时候,为了避免争吵,他们可能会岔开话题,或者干脆沉默。这些情况下,对方会认为自己处于一种没有安全感的谈话氛围里,会对我们说的每句话都产生戒备,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创造共同目的,让对话继续下去。如果对方是认为我们不尊重他们而产生的抵触,这种谈话氛围,就不适合创建共同目的。
【HOW】
那我们如何创造共同目的,让对话继续下去呢?
1、积极寻找共同目的
2、识别行为背后的目的
3、开发共同目的
4、寻找新的行动方案
【正面案例】
我们通过案例来理解一下行动步骤。
周末我姐想去看电影,我姐夫想在家休息,于是她们争论到底应该听谁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寻找共同目的。
第一步,积极寻找共同目的。在一步我们需要做的是,暂停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向对方表明我们不想争吵,想通过沟通解决矛盾。我姐就说,看起来我们俩都坚持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讨论一下,有没有让我们都满意的方案。
第二步,识别行为背后的目的。我姐会问我姐夫,你为什么想待在家里,我姐夫就说,工作一周很累,想要一个安静的环境。然后又问我姐,你为什么想看电影,我姐表示她想暂时放下孩子,享受一下自由。这个时候,两个人就很清楚自己和对方想要什么了。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享受二人世界的自由就是他们的共同目的了。
有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发现我们和对方的共同目的,但有时候可能跟对方的想法是完全相反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开发共同目的,寻找对双方更有意义或回报更大的目标。
找到共同目的以后,就是第四步,寻找新的行动方案。我姐跟我姐夫找到的新方案就是,开车去了新密的伏羲大峡谷看风景。
通过创建共同目的,不仅仅可以让谈话愉快的进行下去,也会让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更加稳固。
【给出步骤的难点和关键点】
在使用这四个步骤时,我们最需要关注的不是对方想要干什么,而是他的目的,目的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愿望。我们要放松对做什么事情的关注,强调我们的真正目的,才能打开思维的空间,找到双方都有利的选择。
拆书家提问设计
现在我们来编一个小剧本。大家按照左边一组,右边一组进行分组编剧本。
想象一下,在接下来的一周或者一个月内,可能出现的别人与你意见不一致时,谈话进行不下去的一个场景,用今天讲的创建共同目的的方法去解决。按照我们的剧场小模板,给出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变化、人物对话和内心的想法等等。
给大家五分钟,五分钟以后,我会请小伙伴来分享自己的剧本。
【学习者分享】
时间:周一早上九点
地点:办公室
人物:主管(丽萍)、同事A(小韩)、同事B(豆小燃)、同事C(鹏飞)
事件:公司组织集体旅游,每个人想去的地方不一样,但都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对白:
主管(丽萍):大家最近都辛苦了,我们组织个活动,找个地方大家玩一玩。
同事A(小韩):准备去哪里?
主管(丽萍):你们说了算。
同事B(豆小燃):白云山
同事C(鹏飞):白云山不行,太远了,坐车太累。
同事A(小韩):焦作云台山吧,很有名,5A级景区。
同事B(豆小燃):人有点多了。
主管(丽萍):少林寺呢,少林寺离我们近,去着也方便。
同事C(鹏飞):少林寺没啥玩的,小孩子也爬不动。
主管(丽萍):同志们啊,大家可能都有不同的意见,咱们先不争论去哪里,咱 们这次搞团建参与的人比较多,平时工作太忙了,主要目的是让大家走出办公的环 境,能够到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大家玩一玩,放松一下,沟通沟通感情,交流交 流工作以外的生活,所以呢,最重要的不是去哪里,而是有这样的环境,有这样一个 机会让大家在一起,以非工作的方式相处。所以呢,咱们综合一下,我们去一个稍微 近一点,人也不算很多的地方,那黄河风景游览区呢,交通方便,环境也优美,还可 以带着孩子,大家觉得怎么样。
同事A(小韩)、同事B(豆小燃)、同事C(鹏飞):可以。
【反馈】谢谢四位小伙伴的分享。可以看到丽萍作为主管,先是暂停了大家有争议的讨论,然后寻找行为背后的目的,告诉大家我们的共同目的是什么,最后给了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方案。我们给四位一些掌声吧。
【结束语】
寻找共同目的可以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融洽,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大家可以用寻找共同目的的对话方法让谈话更好地进行下去。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