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结构思考力》 所属活动: 厦门鹭岛抚琴抚舵2018第5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给你一双识别信息的慧眼 学习目标: 运用结构化接收信息的三步骤去找到表达者的观点、理由和事实

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紫嫣,姹紫嫣红的紫嫣。
S:我们知道世界万物都是以结构形式存在的。比如,我们面前喝的水,就是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这个是液态的结构,这个是冰的结构

. 他们都是以一定的排列组成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
C:当我们人考虑问题时候,大脑也有很多想法,思绪万千,思维混乱
Q:怎么样让这么多的想法也可以像水一样按一定科学严谨的结构来进行思考呢?
这就是我今天跟大家介绍的《结构思考力》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结构思考力》就是一本教我们思考能够结构化的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李忠秋。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这本书被评为“金字塔原理的中国通俗版本”,因为他引用中国职场案例,以适合我们中国人的特点来阐述,阅读起来非常流畅,目前我手里的这本书是3年内的第16次印刷,可想他的畅销度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你有没有与别人交谈,说了很多,对方却一脸茫然呢?这本书可以帮助你想清楚,说明白。你会不会面对问题很着急却无从下手?这本书可以帮助你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以上就是对这本书的介绍。

现在大家回忆一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那么我们如何像诸葛亮一样一眼看出“大略”呢?本节教大家一些方法在纷繁的信息中识别关键点,我将这个方法总结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识别信息中的事实理由及结论,找出信息中哪些是观点类的,哪些是事实描述类的信息,观点类的信息中哪些是结论,哪些是支持结论的理由,并将它们区分开。

第二步:找到事实与观点的对应关系,并画出结构图,接下来找出这些事实与观点的对应关系,并依据事实、理由、结论的对应关系画出金字塔结构图。

第三步:一句话概括出所有内容。接收信息除了在前两步能做到足够能够听清楚以外,最后还要用一句话概括出所有内容,做到说明白。

你看.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作为一位读者或者听众,我们如何判断别人发表的观点对还是不对呢?有一种常见的方式,就是我们靠感觉,感觉他说得对或者不对。这是一种比较感性的方式。还有没有更理性的方式呢?片段为我们总结了三个步骤:

HOW: 第一步:识别信息中的事实\理由\结论(识别)。你要判断一个观点/结论是否合理,有时候不仅仅取决于观点/结论本身,还要看他拿了哪些事实和理由来支撑他的这个观点。所以我们第一步就是要找出他的结论、理由、和事实。

第二步:找出对应关系,画出金字塔结构图(判断)。通过这个结构图,我们就可以判断下面的事实是否能支撑上面的理由,这些理由是不是能支撑上面的结论,如果支撑我们就说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第三步:一句话概括出所有内容。输入转化为输出(概括)。 实现我们接受信息的最终目的是:听清楚,说明白。

WHY: 通过这三个步骤,当我们识别信息中的观点事实,除了清晰接收信息以外,还能让我们做到个人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能够识别信息的真伪,获取优质的信息。

例子: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看一下这篇文章

管理:不要期望借外力脱胎换骨

管理学家肖知兴在微信公号领教工坊上发表文章说,“期望找到一个外企高管让公司脱胎换骨是守株待兔,对咨询公司、各种专业服务公司抱有类似的期望,也是同样的不明智。管理和商业的成功这么值钱,就在于它难于直接购买、难于简单复制、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反过来,所有向你兜售这种东西的,不是傻子,就是骗子。”

他的理由是,以空降外企高管为例,从外企高管自身而言,跨国公司分工非常细,因此一个外企高管并不是所有事情都知道,“知其一,不知其余”;跨国公司的系统和机制,又都是总部相关部门设计的,背后深层次的逻辑和各种关系,也很可能是高管不了解的,这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企业角度看,企业自身很可能没做好准备迎接空降高管,“常见的情况是老板没有做好最基本的职业化的准备,一方面期望经理人大干一场,改天换地,另一方面又希望他低眉顺眼,毕恭毕敬。既要听话,又要出活,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哪有这等好事。”即使老板这关过了,经理人的改革也可能触动创业老臣的利益,最终不欢而散。

肖知兴的建议是,自己培养年轻高管。他这些年一直鼓励企业家加强校招和管培生计划,因为年轻人对自己选择的第一个公司认同感很强,在经过各个阶段的发展后,会成为公司最宝贵的财富。


第二步:判断.PNG

第三步:概括.PNG

预防异议:你也许有疑问,接收个信息要不要这么麻烦呀?以读文章为例,通过这三个步骤,通过去寻找和识别信息的中事实、理由及结论,你会发现也许有的文章只有结论,缺乏事实和理由支撑,只是让我们激动一下的鸡汤文而已。也许你会发现有的文章,有事实有理由有结论,但是他提供的事实和理由其实不能够支撑他想要表达的结论,缺乏说服力。对于重要信息,我们这样接收,学会辨别信息的真假,还提高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组:接下来我们进入讨论的部分,我们来进行分组,我左手边的三位伙伴为一组,右手边的伙伴两两为一组。

四、催化学习者应用

分步催化1:听完我的讲解和演示后,现在需要大家想下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你可以应这个内容的场景。只要是能够接收到别人观点的场景都可以。

比如看微信文章,听领导项目分析汇报。或者,参加某个讲座等等类似的场景。

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在组内讨论,说说你接下来可以运用这个知识点的场景。注意只要说出场景即可。好,那我们开始吧~

我们讨论就到这里,现在我们请一个伙伴分享接下来要应用的场景:


徐雪艳:未来一周,我会用在查收别人邮件这个场景里

拆书家:好的,你会把这个知识点应用在处理邮件这个场景。


分步催化2:接下来请大家思考,还是刚才分享的那个场景。应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结构化接收信息三步骤,第一步:识别。第二步:判断。第三步:概括。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对信息有辨别能力呢?请大家思考后,在小组内分享,时间3分钟。同样,我们也会请小伙伴们来分享。

那么我们请刚才分享场景的雪艳继续跟我们分享一下她的应用:


徐雪艳:我看邮件,首先会看这封邮件中,他的结论是什么?然后他陈述的是什么理由,每个理由是否有能够说服我的事实。比如下周我收到一些关于项目进度的邮件,因为我要求这些项目进度在某个时间点完成,估计他们会反馈完不成,那我希望看到的是他们陈述完不成的理由是什么,比如说人员不够?提供的事实是什么,本来人员多少,按理这个项目这个进度需要多少人?去寻找事实

拆书家:那用完这三个步骤的话,你处理邮件的思路是不是更清晰?

徐雪艳:更有结构化,更理智了。

五、结束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希望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运用结构化接收信息三步骤,我们既可以做到对接收的信息有清晰的认识,又可以提高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练就一双看清世界的慧眼!

我是拆书家紫嫣,姹紫嫣红的紫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