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进》 所属活动: 3月10日 | 东尚 | 梧桐·006期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识别收益半衰期 学习目标: 李小曼TF3-1过级

开场: 各位伙伴大家好,我是拆书家李小曼。今天我带给大家的图书是采铜的《精进》。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以后,学习者能够辨认出一件事情的属性是有收益值和半衰期这两个维度,并能够接受采铜法则对这两个维度解释的做出正确的选择,解决我们“选择无能”和“执行无能”的问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今天要拆解是知乎大V采铜所著《精进:如何成为很厉害的人》P15

【事件】选择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是必不可少,我想请大家想一想,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很难判断两个事情哪个更重要,比如两本书看哪一本,两个证书去考哪一个。或者给自己贴上“拖延症患者”的标签,明知道这个事情很重要,但就是不去做。

 【提问】我们都知道好的选择可以事半功倍。那么你是怎么做出选择的呢?是哪个更紧急,哪个让你更开心,还是哪个对你未来更重要呢,你是怎么办的呢?以前你的处理效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影响】或许你很羡慕永远能做出正确选择的人,觉得自己有选择性障碍,永远纠结其中,或者干脆交出选择权,被事情推着走。

【解决】《精进》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一种简单的方式,把一件事解剖出2个维度,让我们告别条件反射式的反应,既清晰的打开事情的属性,又能主动做出正确的选择。


R阅读原文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

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我称之为"收益值"

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以此类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由此便可得到由这两个角度组合成的四类事件: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三首诗;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碎片化和功利性等特点,使得现代人很容易陷入“两个无能”之中,一是“选择无能”,二是“执行无能”:

选择无能:就是指我们很难判断两个事情哪个更重要,比如两本书看哪一本,两个证书去考哪一个。于是就成了布品丹的驴子,在犹像不决中寸步难行。

执行无能:就是指我明知道这个事情很重要,但就是不去做。对广大“拖延症患者”来说,往往一个事情看上去越重要,内心的恐镇感就越大,就越容易拖,最后一事无成。

而这些状况,都可能用一条简单的行动规则来改善,我称之为“采铜法则”: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这个法则暗含着两层含义:

1、 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累加,就尽管去做。

   2、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强化概念】

拆页中的收益值,是指当下你做这件事的时候产生的收益大小。

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层面的:比如和高手大牛交流。可以是情感层面的:比如听岳云鹏的相声。

可以是身体层面的:比如吃大餐,泡温泉。可以是物质层面的:比如双十一购物。

而这些收益,它们可以保持多久的时间,就是半衰期。用医药学的“半衰期”来解释会更容易理解:比如疫苗接种,流感疫苗、狂犬疫苗都是半衰期长的药物。而眼药水、感冒药、止疼针,就是半衰期短的药物。

反思一下,平时我们做得最多是什么?一般都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 比如:看电视剧、小说。其次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比如手机刷屏。而对于长半衰期事件,我们或者做得很少、或不情愿、或者根本不具备做的条件。比如:做年度计划、练字,或是某项刻意练习。


【易混淆概念】

有伙伴可能会对“收益值”和“半衰期”这两个概念搞混。我再进一步对它们两个关系做个讲解:

这个拆页把事情从两个维度切开来看,一个维度专注于当下的感受和收益,另一个维度关注未来收益随着时间减缓的速度。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在谈到自由现金流理论说过:你有多少钱可以支付到未来的投资上,这才是决定公司价值的最核心指标。

所以,当你想收益值的时候,你就是现在想做个了结。而当你想半衰期的时候,你就是在投资你的未来。这就是采铜法则的真谛:所以,只要是长半衰期的事,都可以去做,无论它的收益值是长还是短。


【适用边界】

当然,它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短半衰期事件,毕竟我们还是需要当下的快乐和即兴的满足。“采铜法则”只是提醒我们避免沉迷于对短暂欲望的追逐之中。


【异议处理】

这里需要明确一点的是,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的人的身上也可能天差地别。

同样是去看了一场电影,有人只是当作娱乐,消遣时间,那这个半衰期就很短;有人看了电影,会研究电影画面、写影评发布出去,那这个半衰期就比较长。


【举例说明】

怎么用好采铜法则呢,我再举个例子:比如你周日有几件事要做,你可以先把它们一一写下来,清单上这样4件事

1、 补课,听混沌大学李善友讲解贝索斯思维模型   2、和朋友约好周日晚上聚餐  

3、按自己的计划,周日要练习一小时书法         4、你想放松一下,窝在家里刷头条和微博

我们来对照一先看收益值,再看半衰期,看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

1、学习贝索斯思维模型这件事的收益值高还是低呢?

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当下会让你收益匪浅。属于高收益值。

学习新思维模型的半衰期是长还是短呢?而这种思维模型会持续影响你,属于长半衰期。

(所以判断这件事是高收益值长半衰期)

2、和朋友约好周日晚上聚餐这件事的收益值高还是低呢?

吃一顿自助餐,没有人吃美食是不快乐的吧,当下会让你很开心,属于高收益值。

把这个收益放到时间长河里,你会发现这种快乐的感觉很快就会过去,属于短半衰期。

(所以判断这件事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

3、按自己的计划,周日要练习书法的收益值高还是低呢?

对比享受爱情和美食大餐,练一小时书法无疑是件让人放下享乐稍有痛苦的事情,属于低收益值。

而练习之后让你修身养性,提高书法水平又可以让你在很长一段时间受益,或许终生收益,属于长半衰期。

(所以判断这件事是低收益值长半衰期)

4、 刷头条和微博的收益值高还是低呢?

这应该打发和消耗时间,对你当下没什么益处,或者益处不大,属于低收益值。

即便有,这个益处也会转瞬即逝,。

(所以判断这件事低收益值短半衰期)


【细化步骤】

结合刚才的案例,我细化为3步。

1.罗列事项:在我们不知道这件事是否值得做的时候,不妨把想做的事情一一列出来。

2.逐项判断,先分析当下是否有收益,收益值高还是低。再判断半衰期长还是短,为事件标清属性。

3.做出选择,按照采铜法则: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聚焦长半衰期。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经过刚才的讲解,现在就到了我们自己应用采铜法则的时候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戏,而且是由我们自己自编自导自演,现在大家用五分钟的时间来编一个小故事。

内容包括:人物、背景、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动作,当然这个故事肯定是采铜法则有关系的,在故事中大家可以淋漓尽致的使用采铜法则的四步,感受一下用收益值半衰期做出正确选择的成就感。

大家可以把故事的摘要写在纸上,字数不限。

五分钟以后,我们请小伙伴来给我们分享他的故事。

【学习者案例分享】

人物:幽幽、幽幽领导、幽幽闺蜜、幽幽马拉松跑友


打电话:

幽幽领导:下周的认证工作安排怎么样了?

幽幽:安排好了,一切按原计划进行,下周日我会出差到保定。

发微信:

幽幽闺蜜:听说北国又搞店庆活动,打折力度特别大,周末一起去逛街吧

幽幽:这么好呀,好想去,不过周末安排好了要出差,实在不好意思,我们下次再约吧。

QQ:

幽幽马拉松跑友:下周要组织线上马拉松活动,你报名参加了没?

幽幽:一直关注呢,刚刚报完。

幽幽马拉松跑友:嗯好,那下周一起跑,等你。


话外音:

认证工作,线上马拉松长跑,都属于半衰期长的事,而逛街这些事半衰期比较短,所以按采铜法则,进行选择后,找到对自己比较有意义的事来做。


感谢幽幽组伙伴,展示了团队的力量,每个人分配了角色和台词。非常精彩,也充分展示了在生活中快速判断一件事情的收益值和半衰期,是非常轻松而且有用的。

总结一下今天的活动,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大家都能够辨认出一件事情的属性是有收益值和半衰期这两个维度,并按照“采铜法则“对这两个维度解释的做出正确的选择,解决我们“选择无能”和“执行无能”的问题。

希望大家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常常使用这个小技巧,相信你会做出更多更好的选择,也会快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今天的拆书就到这里结束了,感谢各位的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