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戒了吧,拖延症》 所属活动: 南通筹备分舵18年第四次练级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计划实施的PDCA 学习目标: 学习运用PDCA法战胜惰性

开场: 大家好,我是蔺明河,又到了我们拆书定级的时间了,今天见到大家很开心。今天我申请的拆书定级为1-2级别。我给大家拆的这个片段选自书籍《戒了吧!拖延症》作者是辰格。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出版。之所以选这一本书,是因为我已身患拖延症39年了,不得不治。同时,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有时候或多或少也会被或轻或重的拖延症所折磨。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神奇的PDCA循环法

 

惰性,总是不经意间就溜到人的思想里,如影随形。尽管经常性的刺激可以让人保持一定的警惕,但仅有刺激还不足以完全抵抗情性。

胡小懒从“战拖小组”里第一次听说,有一种PDCA循环法,可以有效地辅助对抗懒惰。起初,他对这个奇怪的东西也是一知半解的,但经过一番解析后,他就恍然大悟了。原来,所谓的PDCA,其实就是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

P-Plan,计划

要克服懒惰,就必须得有计划地行事。如果面对工作、学习,想到什么做什么,没有系统的计划,结果往往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遇到一些关键性的任务,也难以有清晰的思路。

当然,计划也有很多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可將计划分为: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长期计划。在制订计划的时候,一定得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且越简单越好。

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采取行动。所以,在制订计划时,还必须得考虑它的可行性。若只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要求过高,那不仅对抗击惰性没有帮助,还可能会诱发懒惰和拖延。

“D”——Do,执行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对于计划的执行,往往是开头很容易,坚持却很难。要保证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就要提高执行力。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需要学习执行理念、执行方法,让自己由内到外提高执行力,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
    在执行的过程中,要记得时刻提醒自己,不能犯懒。为了保证计划能够顺利地执行下去,最好就你的计划做一个公众承诺,这样就在无形中给自己制造了一些压力,让惰性无机可乘,同时在执行中也多了一份监督。

    “C”——Check,检查
    检查,通常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自检,其二是被检。
    自检,无疑是一种自省,可以不断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在自检中,需要时常思考,回顾自己的言行。被检,则是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优秀的监督机制中。比如,你的领导很擅长“盯着”员工,你的家人是很好的监督者,那他们都能帮你抗击惰性。
    “A”——Action,行动
    检查的目的很明确,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检查之后,就要采取行动。
    对于检查的结果,好的要奖励,坏的要惩罚。对于成功的经验,要进行标准化,形成可以推广的模式,对于没能完成的工作,分析原因,然后放到下一个PDCA中循环。
    唯有将上述的这些环节、细节都做好了,才能够真正地远离惰性!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个片段介绍了一种战胜惰性的方法——PDCA循环法。

    具体分为4步:

    第一步是制定计划PLAN,计划可以是每天的计划,也可以是一周的计划,或者一个月的计划,甚至更长的计划。在制定计划时要尽可能的简单,越简单越好,同时要考虑可行性。而不是纸上谈兵或者要求太高,不切实际。

    第二步是执行DO。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是开头容易坚持难,那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犯懒。为了保证计划的实施,我们可以做一个公众承诺,并寻求监督。

    第三步是检查check。可以是自我检查,也就是自省,看看有没有完全做到,另外,也可以请家人、朋友或者同事来检查我们计划的完成情况并监督我们。

    最后一步就是行动ACTION。通过计划、执行、检查,我们可能会发现计划完成的很好,那我们可以推广和坚持,也有可能发现有些计划并没有完全完成,那就要分析原因,进行下一轮的PDCA。通过PDCA法,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远离惰性,克服拖延症。 

    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我本人一直很想早起,然后站桩,可是往往却做不到早起,然后就想着明天一定要早起,可第二天还是没有早起,就推到后天,长此以往,我的站桩时间就无法得到保证。

    看了这个PDCA循环法后,我就打算运用这个方法来战胜我的起床的惰性。

    第一步:我给自己制定了计划:每天早上5:30起床(周一至周五起床计划,试行1周),起床洗漱,烧水,准备早餐,然后6点开始站桩45分钟,等我站桩结束,我老婆孩子刚好起床。

    第二步:执行,我睡觉前给自己定了5:30的闹钟,并告诉自己闹铃一响,立马起床。第二天,我按照自己的计划在5:30 起床了。

    第三步:检查。通过早上起床,发现,闹铃响后,我会在床上再躺1~2分钟起床,等我洗漱收拾后,站桩时间是从6点10分开始的,比预计的晚了10分钟。为了保证站桩时间充足,我计划修改起床时间为:5:20分,并且闹铃响后要立即起床。

    第四步:修改闹钟到5:20分起床,并按照这个计划(周一至周五,试行一周,可以后推广至1个月)去执行。

    以上就是我本人的PDCA循环法在早上起床上的应用,感觉很有效哦。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现在我们进入A1环节,读了这个片段,我们知道了PDCA法可以帮助我们战胜惰性。下面我们分为两组,我和吴洁老师一组,另外番茄老师、孙峰燕老师和郑伊健三位老师一组。请大家想想,在我们过往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景、有没有相关的经历呢?也就是说有没有要做一件事,却一拖再拖,或者说制定了计划,却迟迟没有执行呢?又或者,在学习这个片段之前你已经在生活中运用了PDCA法顺利完成自己计划的成功案例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分享,我给大家5分钟时间。5分钟后,我们选取一位小伙伴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案例人物1:番茄老师

时间:2018311

地点:南通

起因:10天后就要转正进行工作汇报,要做PPT,每次想到这件事,都感觉应该做了,马上做,可却一直拖延到了今天还没有开始。计划用PDCA法来克服拖延,完成任务。

案例人物2:孙峰燕

时间:2018310

地点:南通

起因:计划周六拆书定级,原计划周四准备拆书片段和内容,可是到了周四,却认为还有时间,周六上午也可以。所以,周四的拆书准备计划拖延至周六上午才进行。

案例人物3:吴洁老师

时间:2018226

地点:南通

起因:计划2018227日做课程展示,本因提前完成课件,可是一直拖延到了226日晚上才做,指导做到27日凌晨2点才完成课件。


通过刚才的A1环节,大家都想到了自己工作和生活中时不时地存在着惰性,那么我们如何应用PDCA法呢?请大家用1~2分钟来写下自己的A2吧。

学习者案例记录:

案例人物:吴洁老师

时间:2018311

地点:南通

PLAN:计划在201861日前,减肥7.5斤。

DO:每周至少运动4次;每周最多在外面吃晚餐1次;

CHECK:在植舵微信群打卡,寻求大家的监督;

ACTION:如果减肥成功,则继续坚持减肥计划,并奖励自己在101日假期国外游,如果减肥失败,则分析原因并修订计划,取消今年的一切旅游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