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在拆书帮的名号叫周舟,取自“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警句,我的三个标签分别为,一北漂:我来自河北石家庄,二it男:从大学学计算机到现在工作多年一直从事软件行业,三在路上:一听到刘欢《在路上》这首歌,我身心就特别振奋,所以也想用这三个字不断鞭策激励自己。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选自《自我提升12课》片段--知道正在发生什么)
即使人们朝九晚五地工作,并且愿意遵守这一作息,他们也不会超前于人,除非他们做更多的事,密切关注与自己工作相关的世界动态,并把这些知识与他们的职业紧密结合起来。
了解你手头工作的进展情况,无论是怎样的工作,把它与周围的事情联系起来,这不仅能提升你的工作表现,还能让你成为组织中的杰出人物。
所以,如果你在某消费品行业工作,当从新闻中得知该产品的消费者人口统计数据正在发生变化时,不要说:“哎,又不关我的事,我不是经理,也不是公司总裁。”
主动让你老板注意此事。花时间和精力以合适的渠道向上级反映你获知的信息。你能力范围内所知道的事情有时能帮助更高水平的人找到他们不知道的解决方法,因为他们不是在组织的基层工作。你能为他们提供不同的观察视角。
相信我,表现出关注的人一定会得到大多数管理层的丰厚回报。管理人员希望员工忠诚、有生产效率、有创造性思维,并且能与不同的管理层分享他从不同的视角获得的信息。
为什么升职加薪的机会又被别人拿走了?到底还有没有成功的可能降临到自己身上?能想到的方法都试了,似乎感觉走投无路,精疲力竭了。何时才能突破自己原地踏步的现状呢?那这里提供一种多拿来、多思考、多分享的“三多”策略,供你不妨一试,相信会不虚此行,万一成功了呢!
多拿来:关注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外界动态,不要一味“低头”只看到自己手头一亩三分地的工作;
多思考:要把获取的外界信息和自己的工作联系起来,不要对外界信息走马观花而不走心分析过滤;
多分享:要勇于把自己掌握的信息反映给上级领导,不要不习惯沟通分享。
把周围相关的信息结合到自己的工作中,必然会给原本工作模式表现带来起色;另外领导会因你提供了观察问题的更多视角而奖励你。
A1:
2016年在为安徽XX单位客户做一个企业内部即时通讯工具软件系统期间,在系统测试环境部署完成后,甲方主管领导提出要求项目组给演示一下系统功能,当场提了一些问题,其中有一个是问记得比较清楚的问题是这款即时通讯工具和网上其它同类免费的即时通讯工具如飞信、内网通等有什么优点吗?此时作为代表公司直接与客户沟通的现场负责人,我竟然一知半解、支支吾吾,回答的很不如人意,顿时就出汗了,多亏客户当场没有追根究底才勉强留了点面子,不过交代让我回去后与同类产品做一个优劣项情况的对比列表,这样甲方领导也好向他们的领导汇报。
A2:
今年很巧,公司又要准备给安徽客户做一个数据库软件系统的项目,为此,我从本周开始会关注5个以上相关微信、微博公众号和国内外网站,并每天浏览其动态信息,1周了解一款同类产品的功能,并做和包括自己产品对比的等的周总结。另一方面是把获取到的新信息及时分享给领导。这样不仅拓宽和加深了对产品的掌握,也让领导了解了自身不断增长的水平和积极工作的态度,还有肯定再不会被客户轻易难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