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 所属活动: 上饶筹备分舵第1次线下练级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沟通的艺术 学习目标: 学习沟通

开场: 大家好,我叫姬虹,我给自己定义的三个标签是:6岁女孩的妈妈;高校心理咨询师;幸福种子师。我是在与熊媛的沟通交流中了解并参与拆书活动的。当我第一次拆《这样读书就够了》、《爱的五种语言》时,感觉到拆书对自我成长的有益性,通过几次拆书,整个工作生活改变比较大。不仅自身获益较大,而且对教学工作、业余生活等各方面都有所帮助。因此我希望今后在拆书帮里,能与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今天是我的《拆书家成长手册》V3 TF1-1的训练项目:用10分钟时间当众表达我的一套RIA便签。我选的片段来自我最近在读和实践的书籍《沟通的艺术》。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沟通的艺术》P35
社交网络的特质在于它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行为规范,有时也被称为“网络规矩”:
1、尊重他人对于全神贯注的需求;
2、注意言论的文明;
3、不要影响局外人;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在目前网络社交频繁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到我们自己的行为规范,在使用微信、微博、QQ等网络平台时,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确实做到不影响他人、尊重他人、注意言论的文明等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享 A1 便签 (A1便签要写出具体的事件,有时间、人物、起因后果)
在5月8日,我在大学同学群中,有个大学女同学也是好朋友,转发了一条帮忙找孩子的信息,我一看是条假信息,就立即告诉她是假的并要求她删除,随后还在群里告诉她如何辨别信息的真假,例举了几条辨别常识。我这女同学马上生气了,在群里直接向我发火了,从此案例,我已经开始意识到网络社交的重要性、艺术性、原则性等等。分享 A2 便签 (A2便签要求有具体的做法,尽量设定具体可衡量的或可观测的行动目标)
通过上诉案例,我给自己订了网络社交的“网络规矩”,立即开始执行:
1、先思考后发布。每次发朋友圈之前考虑考虑这条信息是否合适。
2、要考虑周全。遵守“白金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适当屏蔽。如果觉得会影响他人或者会受他人影响,有时间段的屏蔽某个个人,或者某个群。
4、具体做法:在微信与电话里与那女同学道歉;
去她家登门道歉,恢复关系,加强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