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拆书帮的各位小伙伴,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1-1的定级,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我是刘盈盈,和汉高祖刘邦同姓,和《笑傲江湖》里的任盈盈同名。能够集合这两大能量人物的能量,我相信我也能够做出有能量的事情,比如成为我们拆书帮的三级拆书家。大家可以从时间、空间和职业上三个关键词来了解我:85后、厦门、顾问师。85后——是的,我是一个已经不再年轻的85后,所以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要更勇于成长和突破;我现在家和工作都在厦门,希望未来有更多机会到其他地方走走;目前在一家培训咨询机构担任顾问师,这是我的第三个标签。所以读书是我的必修课,读以致用是另一门必修课。很高兴遇到了拆书帮,不管是我的成长,身体或心灵的旅行,读书和读以致用,都能找到一定的契合点。
关于拆书和拆书帮,我的理解包括几个方面:(详见实录部分)
今天带来的拆页来自日本杂物咨询管理师山下英子的《断舍离》58-59页
(开场部分写不下,补在这里。我理解的拆书和拆书帮:
1、拆书,一句话解释就是“将书中的知识拆为己用”,将致用类书籍中的知识、方法、技巧等结合个人经验解决问题。
2、掌握这套学习方法、能够将这套方法传授给别人的学习者,就可称为拆书家。
3、拆书帮就是这样一群爱学习、会学习的学习者的集群、公益性组织,形式上体现为各地的学习分舵,比如我们的鹭见欢喜分舵。
4、具体的拆书学习法有两种,一是适用于个人的RIA便签法,二是适用于组织学习的现场拆书法,价值不亚于一场培训)
这个片段通过两个掉进消费陷阱的例子,提倡我们在购物前问自己一个问题:是否真的是我需要的?/是否真的是适合我的。以防止掉进消费陷阱中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这是不能做到“断”的原因。
第一个例子是占便宜的错觉。老母亲原本只要买300元的蛋黄酱,贪表面便宜买了350元的特大号的,结果没吃完,实际上损失了五十块钱。
第二个例子是打折诱惑的陷阱。原本只要买1万元的衬衫,看到10万的打了五折就迫不及待买了,多花了4万元,最后还不适合自己挂着没穿。
这两个例子就是我们经常掉进的消费陷阱。如果能提前问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能帮助我们做到“断”
A1
相信大家都对上面的内容很熟悉,多多少少都有相应经历。我记得四年前刚买车的时候“跟风”买挂钩,原本打算买简单的一挂一钩的,结果在网上采购的时候,看见另一个款式买一送一(就是打五折啦~),而且一挂二钩,等于4个就能挂8样,功能更强大,也没再多想就下单了。后来才发现这种挂钩其实不实用,你想再怎么样也不需要一下子挂八个东西,都可以直接放后备箱或者座位底下啊,挂多了对车也不好,最要命的是有安全隐患,后座的人有可能撞上受伤,这还得了!花的钱还比计划多,最后显然只能弃之不用。追根究底,还是占便宜的错觉和打折的诱惑双重陷阱,当时没有抵住诱惑进行足够理性思考适用性。
A2
为了帮助自己做到“断”,近期的行动:春节正值采购高峰期,都会有很多商家打折促销,尤其要注意了!除了看到诱惑字眼就要提高警惕,尝试从几个方面去做:
1、相信自己能做到——不管商家策略如何,做决定的还是自己
2、列一份采购清单,物品、用途、数量……并按门店采购、网购两大类
3、列出相关预算
4、具体采购时,付款前对照清单和预算问自己:是真的需要的吗?是真的适合的吗?网购的物品在购物车里放一两天乃至两三天再确定是否真的下单
5、邀请家属做监督人,做到了来个大餐,没做到贡献500块家庭基金
目标当然是希望能帮助自己做到“断”!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