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提问的艺术》 所属活动: 无锡筹备分舵第31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如何更好地通过提问来引导对方积极思考 学习目标: 掌握三步提问引导法可以帮助他人激发独立思考力

开场: 伙伴们!晚上好,我是拆书家李朋三。很高兴,每周五的活动,伙伴们都积极参与,风雨无阻,当然今天的天气还不错。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今天我们的TF3-2 拆书之旅开始啦!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学会通过使用苏格拉底的思考方法,并提出有启发的问题,引导对方去积极思考
【分组】根据现场的人数我们分成2组,每位拆书家带一组伙伴
【图书介绍】
今天要给大家拆的这本书是<提问的艺术>,作者是安德鲁·索贝尔 美国著名商业战略家,客户关系领域的超级顾问,这是一本教你如何通过富有技巧性的提问来提高沟通效率并提升自身影响力的书
【事件场景】 不知道大家在平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经历,当朋友来寻求帮助的时候,一开始你确实是出于好意帮忙并给出了一大堆的建议,然而建议的效果却并不理想,甚至还有可能造成朋友的反感;
【友情提醒】评委老师,好,由于开场部分字数限制,余下部分转移至【I拆解部分】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提问的艺术》

 

像苏格拉底一样思考

 

苏格拉底生活在古希腊,他是一位杰出的、善于提具有影的问题的大师。他在教授学生时,并没有采取演讲的方式,而是传授给学生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他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思维。他总是能揭示出这些问题的本质。尽管只是慢慢地一点点渗透,但却总能直达事物的核心。

 

苏格拉底总是以“什么是美德”或“什么是美好”这些我们随时都在用的词语开始他的课程。我们真地清楚它们意味着什么吗?今天,世界上的许多大学都在他们的教学中采用了“苏格拉底法”,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哈佛大学商学院。

 

苏格拉底将这一方法总结得很透彻。他说:“人类最高级的智慧就是向自己或向别人提问。”

 

苏格拉底是一位针对雅典社会和政府畅所欲言的评论家。他最终因对统治阶级的抨击而被判了死刑。对此他没有丝毫反抗,而是饮下了一杯毒堇汁。尽管毒堇汁慢慢地浸入了他的心脏,让他离开了人世,但他却给世人留下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的名声。

 

如今,你可以将苏格拉底的方法应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何才能像苏格拉底一样思考呢?首先,从提问开始,而不是去阐述、声明或命令。其次,问一些每个人都会想到的、最基本的问题,这可能会让上他们大吃一惊。

 

例如,在工作中,有人会说:“我们需要更多的创新。”这时你应该问:“你眼中的创新是什么样子?”当听到一个需要更多团队合作的提议时,你可以这样问:“当你提到‘团队’一词时、你的意思是什么?”

 

诸如此类的问题能够引导对话双方进入更深层次的探讨中,并让对方参与进来,引起他们的思考。你也会因此赢得智慧导师的声誉—引导别人步入正确的方向,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友情提醒】评委老师,好,由于开场部分字数限制,【图书介绍】余下部分转移至【I拆解部分】

【事件场景】比如说:有一天,朋友来找你,想让你给他推荐下你比较喜欢的一些手机app给他,你一看帮他的机会来了,就直接说:我给你推荐一个看视频段子的APP吧,这款软件真是不错……然后就开始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大通,你觉得自己说的很好,而且是真诚推荐的;但是对方可能会想:“我根本就不喜欢什么视频段子,咱们还是朋友呢,原来你一点都不了解我”,本来好好的一次帮忙反而造成了朋友的内心不愉快,让这次谈话变得有些尴尬或者是陷入了僵局。

【提问】遇到这类事情,我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我们又会产生怎样的想法与情绪呢?

【影响】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无奈,甚至还有些委屈,心里可能会想我明明自己说的是大实话啊,这款app真的很好的,不看肯定会后悔的,

然而结果会如何呢?冷场、彼此谈话陷入僵局、友谊出现隔阂,帮忙反而成了帮倒忙,彼此之间也都不开心

长此以往,你就会发现,愿意来找你聊天说话的人越来越少,共同话题也越来越少,你会不会变得心情沮丧呢?

【解决】那么,怎样才能解决以上发生的问题呢?答案就是,学会有效的提问;也就是《提问的艺术》这本书中所提到的 “答的好不如问的好”,在沟通中,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提出好的问题,好的问题能帮助我们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好的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拨开重重迷雾,看清问题本质,让对方更有兴趣、更重视双方的谈话。


[A1]促动参与自测题

拆书家提问设计

(逐字稿):在阅读原文片段前,先请大家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看看我们在倾听他人时的表现 。以下5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1表示很不符合,6表示非常符合,请用方式)。

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做好的伙伴请举手示意

1. 当家人或者同事在向我咨询自身专业事情时,我不会选择刻意的表现自己有多么的专业,而是选择尊重他们,发自内心并真诚地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1

2

3

4

5

6

2. 当朋友向我倾诉目前TA所面临的问题时,我不会马上给出答案,而是尽量使用提问的方式去引导TA自己去找寻解决方案。

1

2

3

4

5

6

3.当别人来找我要产品、方案、信息等等,无论我是否能够提供解答,我都会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对方此次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1

2

3

4

5

6

4. 在自己面试的准备过程中,一般自己不仅准备:要说什么,还会花很多精力去准备自己需要向面试官提问些什么。

1

2

3

4

5

6

5. 在参加一些开放性的学习等分享、演讲类活动时,自己通常会提前准备一些好的问题,用来与分享者、讲者进行更加深入的沟通

1

2

3

4

5

6


[I]解释自测题

自测量表是采用行为特征量化的方式,让我们在学习前了解现状的一种测评方法

好了,想必大家的结果都出来了。那我现在讲解一下:

测试表中一共有5道题,主要是测试大家是否有提问的这种潜意识体现?

 

1-3的测试题是在测试我们能否及时给予对方提问的反馈

45问题是测试我们是否会在事前准备提问

 

大家可以算一算自己的分数。

那么基本上

20分以上的,说明你的提问意识还是不错的,

20分以下的,可能要注意了,因为你的提问意识还不够好,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当然测评结果不是唯一的标准和一成不变的,只是我们当下现状的一种反映,同时也是让我们在提问他人的意识方面给到一个更好的参照和新的起点。



【I拆书家拆解引导】

【适用边界】

估计大家看完拆页后可能会这么想?

这种启发式提问,都适用于哪方面的沟通探讨呢?

它比较适合时间以及氛围相对轻松的一些沟通交流的场合,前提是彼此双方都比较有时间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这一类的沟通交流。那么假如是时间较为紧张的商务谈判或者是上对下的这种简单任务传达,就不太适合这种过于迂回的提问沟通交流方式了。

what+强化讲解概念I

首先今天的拆页,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呢?今天的拆页,主要叙述的

这个片段主要讲的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在沟通对话中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比如让对方参与进来,引起他们的思考,正确的方向等等,因为书上写的比较细致,相信大家都可以理解,我只是重点讲解一下问题与提问的区别。

问题是要求回答或解答的题目或是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它的属性是相对静态的,因为它就在那里

而提问则不同,提问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一方为促进沟通交流而向另一方抛出一些问题解决的任务并期望对方积极反应作答的一类主动行为。这里它属于动态的

WHY】那为什么我们要通过提问来引导对方进行积极思考呢?

那是因为阐述、声明或命令性的沟通对话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比如:观点强加于人,对方没有参与感。

How】那么如何才能通过提问来引导对方进行积极思考呢?

有以下三个步骤让你学会通过提问来引导对方思考

1.先倾听然后询问对方的想法,比如:你是怎么想的呢? 对于你来说,什么才是重要的呢?

2.通过关键词促进理解:哦,你理解的“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是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3.和对方一起找办法:关于这个问题,你自己现在有什么办法吗?或者我们一起想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办法去解决它会更好?

【举例】

那么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下面我举一个例子详细地来说明一下。

这周一时候,朋友约我见面,大体是说要跟我咨询下关于他究竟该不该辞掉现在这份工作的问题,那么我想自己既然是生涯规划师,能帮上忙就尽量帮他一下吧

见面后,我先耐心地听他说了关于目前工作的一些具体情况,比如:环境、人际关系、个人发展等问题

听他简单说完,我就运用了第一招“询问对方的想法”问他:“哦,你觉得现在的这份工作对你来说,意义在哪里呢?

然后他就说:工作的意义就是给了我生活的来源,但是太忙了整天加班,我完全无法平衡自己的工作与陪伴家人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之间的关系,心里一直比较焦虑和烦躁

 

接着第二招“通过关键词促进理解”接着提问:哦,那你是怎么理解平衡的呢?你认为对你来说,现阶段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他回答说:现在家里小孩还小,有爸妈在帮我带,现阶段对我最重要的是自我提升。

 

继续第二招:那你觉得现在这份工作能满足你的自我提升吗?

 

他又说:其实,现在这份工作还行吧,确实也能学到很多东西,但是我感觉自己大都时候都是力不从心的那种感觉,就是觉着自己能力达不到吧。

 

第三招来了“和对方一起找办法”我又问:哦,听你这么一说,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还不在于这份工作,或许更多的是你自己认为个人能力达不到,所以让你感觉力不从心,那么你觉得会不会有什么其它办法可以更好的来提升下自身的能力呢?

 

然后,我就和他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起对于提升能力的话题做了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并帮他找到了自己适合的方向和目标,他很开心,我当然也很高兴,因为帮助了他。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那么接下来,咱们大家就来做个小的场景演练。请各小组选择一个场景,要求是要用到我们刚刚分享的通过提问来引导对方积极思考进行交谈,帮助你与更共同参与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对话,并进入更深层次的探讨。

场景1:

【时间】周六上午10点

【地点】某处星巴克咖啡馆

【人物】小张和朋友小刘

【背景】小张是一位单身白领,她朋友小刘27岁刚刚结婚,正好周末,两个人约好一起聊天,虽然小刘是新婚但是她却一脸愁容,

为什么呢?因为小刘自己刚刚换了一份很有挑战性同时也比较适合她的工作,这当然是挺好的

但是工作要经常加班,婚后他老公就非常有意见,要求她尽快把工作辞掉换一份轻松不加班的工作,然后为此她自己就内心比较纠结,到底要不要换工作呢?有换了工作以后,自己会不会开心呢?

【对话】

小张

小刘

讨论思路:请按照刚刚分享的步骤对场景进行分析讨论,编写剧本。

 

1、小组内可以两人组成一组,一个人扮演孩子妈,一个人扮演小罗

 

2、先根据场景讨论,扮演小张的需要通过“我们刚才的提问三步骤”的提问技巧,来引导对方进行思考。三个步骤可以交替使用,

然后最终的对话不一定要有结论,没有必要非得讨论出到底要不要换工作这么个结果,

我们的目标是去引导小刘自己去思考问题,对于她来说什么是重要的就可以。

 

3、好,现在先给大家1分钟左右把故事的对话大纲先构思一下并写在咱们的便签上,然后再给大家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角色扮演,然后我们再选出一个小组进行分享,时间是2分钟左右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张(沈老师扮演)、小刘(素语扮演)

素语:哎,你说这怎么办呐?我这刚换的工作,我老公要叫我辞职,你说这到底要怎么啊?

沈老师:哦,那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呢?

素语:我吧,因为是刚换的工作,这份工作我自己还是挺满意的,我真不想辞职,但是因为这个工作刚开始吧,不太熟练,所以就是会老是加加班;我呢,现在是新婚,老公现在肯定是不愿意啊,所以啊,就是会有些家庭矛盾;但我自己还是不想换工作,所以就想自己平衡下工作关系和家庭关系,

沈老师:那你觉得什么样的情况下,才算是“平衡”呢?

素语:就是我能处理好工作上的一些事务的同时我还能有足够的时间来照顾到家庭生活来陪伴我的爱人,

沈老师:那这个“足够的时间”是你自己限定的还是你老公来界定的呢?

素语:我老公希望我下午6点之前就下班,但我现在就是每天忙到七八点

沈老师:那就是说,你能否6点之前抓紧利用工作时间把工作完成呢?

素语:也对啊,我可能工作效率上要提高一下,只要是我刚开始的工作做的不太熟练,想着自己在接下来需要这上面多花点心思和时间提高我的工作效率来尽量满足6点下班我老公的提出的需求,

沈老师:对,毕竟是新工作嘛,你也肯定会有一个磨合期,一方面你可以不断的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你是否也可以跟你老公商量沟通协商下

素语:嗯嗯,是的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好,小伙伴们讲的都非常棒,拆为己用是咱们拆书帮学习的秘笈。所以这里要给大家布置个小作业: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主要是因为你虽然已经知道了如何通过提问去引导对方积极思考,也记住了其中的关键点,但由于这并不是你的习惯,你可能还是会出现以前的那种阐述性建议或者评价。

所以,事后复盘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更有效的把这个拆页拆为己用并学以致用,那么就请大家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内,

当你遇到了家人因为换工作的选择苦恼来找你寻求帮助

或是好朋友遇到了和自己的另一半吵架而产生的苦恼来找你帮忙分析等等诸如此类的情况,又或者是其它的一些事情

那么请你刻意的留心自己在与朋友同事之间沟通时,是如何运用通过提问来引导对方积极思考的方法的,把你们的对话记录下来,就比如我们刚才沈老师和素语之间的沟通对话,然后再把自己的经验心得发到我们的群里分享就可以了

【学习者案例】 

静静老师分享 

【时间】周一下班后

【地点】某处喜茶餐厅

【人物】静静和她表妹姗姗

【背景】静静是一位企业财务人员,今天正好下班早,意外的是只有周末才来到访的姗姗突然下班后约她聊聊,姗姗最近和男朋友吵架了,心情很郁闷,不知道该怎么办?

姗姗:静姐,你知道吗?张某某最近当着他朋友的面跟我大吵了一架,一点也没有让着我的意思,气死我啦,你说我应该怎么办啊?要不要和他分手呢?

静静:哦,是么,看把你给气的,那你自己现在是怎么想的啊?

姗姗:我觉得他特别不能理解我,都交往两年多的时间了;遇到点小事我任性一点怎么啦?你说,他一个大男人每个月赚那么一点钱我都没有嫌弃他,他倒好,居然还当着自己的朋友面冲我发火,一点情面也不讲,

静静:哦哦,他不能理解你,那你说说看,怎样才能算“理解”你呢?

姗姗:就是我偶尔任性而为的时候,让着我一点呗,其实我也知道自己有时候是不太讲道理,可是女生一般都是这样的啊,再有就是我不开心的时候,多哄着我点,我就觉得挺好的了;再说啦,今天他当着别人的面冲着我凶,我就是气不过,虽然我也能明白他是在朋友面前要面子,但是也得考虑下我的感受不是?

静静:原来是这样啊,听你这么一说他确实今天做的有些欠妥,估计当时大家都在气头上,可是事情总要解决才行啊,对吧,那就让我们一起想想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让他能主动的理解你好吧,

姗姗:嗯嗯,好的,我想也是的,其实仔细考虑下,我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那我以后就也稍微自省下呗,当然如果能够办法多理解我一点会更好,

静静:是啊,你这么想就对了,那你再跟我详细说说呗。

…………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攀谈,静静帮助姗姗一起找到了不错的几点“高招”,姗姗觉得还不错,两人一起的这次交流沟通很愉快



【结语】

非常感谢大家参加我今天3-2的分享,大家发现了吗?当身边人向你倾诉时,通过这些基础的提问,你可以不妄加判断,而是真正的聆听对方的真实想法,提问、倾听,这样一来一回,加深了你们相互的深层次沟通和理解,甚至有可能她自己的问题迎刃而解,提问的魅力就在于此。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海森堡,

由衷希望大家,包括我自己,都可以成为一个善于提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