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问,别人才肯说》 所属活动: 烟台拆书筹备分舵第八次线下过级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婉拒别人 学习目标: 醋与蜂蜜法——先假装赞同,再用提问的方式委婉拒绝别人

开场: 各位伙伴晚上好!很高兴今晚做一次拆书分享,通过本次的拆书,希望能和各位伙伴分享拒绝别人的一种方法,醋与蜂蜜法——先假装赞同,再借用提问婉转拒绝。

【F】:今天分享的这本书,名字叫《如何问,别人才肯说》,作者是日本人,叫内藤谊人。顾名思义,这是一本沟通类书,主要介绍如何用问问题的方式提升沟通效率。
【A】:这本书畅销日本五十年,书中分为6个部分,50多个场景。每一个沟通场景作者用不到两页书来说明,最多两个问题去实践,将读者的认知和行动负担最小化。
【B】:在职场与生活中,与人沟通很大的麻烦之一是,对方有意或无意地不说实话,麻烦之二是自己有些话也不愿说。这本书可以让你用一两个问题就能问出别人通常情况下不愿意说出来的想法,或者将自己的想法隐藏但又能达到真实目的,比如婉拒别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如何问,别人才肯说》P65~66

有些时候对方的主张我们没办法照单全收,话虽如此,直接拒绝又会让对方的面子挂不住,我想,应该很多人都会心存顾忌,不好意思直接说“不”吧!

这种情况下,暂时假装“暂同”,再借由提问婉转拒绝。也就是由“接纳”到“拒绝”,采取两阶段的进攻。

“原来如此,你说的话我百分之百认同”——接纳

“不过现在先稍微观察一下情况好吗?”——拒绝

“原来如此,这样我可以接受。”——接纳

“可是,预算那一关过得了吗?”——拒绝

“不愧是XX长。我绝对想不出这样的点子。”——接纳

“不过关于XX不知您的高见如何?”——拒绝。

依上述的方法暂时先接纳对方的主张,就不会太伤人自尊。

只要表面上明确表示“赞同”,之后即使提问时较严厉,对方还是会原谅你。就像直接喝醋时会感觉难以下咽,加入蜂蜜就能正常饮用。因此,这种做法又名“醋与蜂蜜法”,就是将原本直接吃会很苦的药包上一层糯米纸,便能轻松服用。

当我想委婉拒绝不想做的企划时,也时常受惠于这一招。

“这企划很有趣呢,真想做做看。不过,公司已经同意这项企划了吗?什么?还没同意?这样啊,那经过开会同意后,请再跟我联络。”用这种方式拒绝,对方就没办法生气。重要的是,它是一种“不伤害人”的权宜之计。

加州州立大学的珍妮·弗罗拉博士说:“在人际关系上不能胡乱冲撞,需要有避免与对方冲突的调整能力。”聪明人不会到处得罪人,为免伤害对方,就暂时先接纳他吧。先夸奖对方,然后再小题大做似的稍微提出“质疑”即可。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在工作、生活中,如何拒绝别人想必是很多人比较头痛的问题。要么简单粗暴地拒绝对方,要么含泪接受下来,自己心里却一百个不情愿。所以拒绝如果做得不好,要么伤了对方,要么害了自己。(不这么做的坏处)。

 

去年有人找我上专升本考试的一门课。先是本院的一位老师提及此事,后来主管此事的老师三番两次地来找我,碍于情面,虽然不愿意最后也就应了。结果,白天一天工作,周六周日和晚上还要经常上这门课。今年新的一轮辅导课又开始上,从78号周六开始,一直到714日,除了周二晚上拆书外,周末白天,工作日晚上都在上课,身心俱疲。(反面案例)

 

原文的建议是遇到你想拒绝的事情,可以用先接纳再婉转拒绝的方法。这样,既顾全了对方的面子,又使自己不用受累。

刚才这件事,我就可以先接纳,你们办专升本辅导啊,感谢邀请我做讲师,可是年底我要出一本书,出版社你有没有朋友,看能不能变更下期限?(通过原文拆页建议,转为正面案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显像提问

最近,在生活或者工作上,别人找你帮忙,你不太想干,结果还是干了,结果,你很不舒服。这件事情是什么?

各位伙伴可以思考一分钟,然后在小组内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宝:我是某航空公司安检师,借调到济南2周,但2周后,由于事比较多,主管想继续留我在济南,我比较生硬地拒绝了。

当时是这么说的,来时就已经说好只呆两周,赵总王总都说好了,烟台也有很多事情等我去做。主管也让我回烟台了,但明显不太高兴。

拆书家催化提问设计:

假如上天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在刚才的场景中如何用先接纳后婉拒的醋加蜂蜜的方法来拒绝对方呢?

学习者案例:

接纳:这段时间确实挺忙,我也挺想再在这做几天的。

婉拒:烟台那边也有很多事需要我做,要不你帮我把烟台那边的工作量减一减?我就可以在这多留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