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吴皓,口天吴,皓月当空的皓。个人的三个标签:处女座、通讯、学习。下面呢我来介绍下什么是拆书,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知识为中心,要把书中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即为便签读书法,将书中的知识拆为己用,让读一本书就等同于达到参加了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和企业分舵,小米也正在筹备的企业分舵,拆书帮分舵是非盈利的公益性青年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谈话的力量》P8 问题过于宽泛
作者:艾伦·加纳
米吉是一位大学行政人员的妻子,最近在纽约的一次课堂上,她说自己对生活感到厌烦。为什么呢?“因为一整天,陪伴我的就只有两个孩子:一个三岁,另一个还是婴儿。因此梅尔一回来,我就问:‘今天怎么样?’我真的是想得到他的回答。但是他说什么呢?‘没什么,就跟平常一样。’然后他就打开电视看起来了。”
米吉犯了几个简单的错误:
第一,她的询问范围太广。提问题就像开水龙头一样,范围放得越开,得到的回应就越多——直至最后的极限。米吉这样宽泛的问题(像“有什么新的消息?”“最近忙些什么?”“说说你自己的情况!”)往往需要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回答,所以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
第二,“今天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听起来更像是一句套话,随口说说而已,而不是真想了解什么情况。回答往往也是套话,例如“很好!”或者“还行”。
最后,米吉每天都问同样的问题。这不仅让对方更认准为套话,而且每天都要回答这样毫无创意的问题,很可能也会让她的丈夫感到厌烦。
我建议米吉每天读学校和当地的报纸,然后在让她的丈夫休息片刻之后,就他比较熟悉的话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开放式问题。以下就是她的成果:
那天晚上,我告诉梅尔我听说学校要重新设定对文科学生的外语要求。我问他对此有什么看法。接着我们就开始讨论学习外语是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去了解别的民族。我们还谈论了各自学外语的经历。结果俩人开始用中学时学的蹩脚法语交谈,开心得不行。最后,我们都谈得很累了,但是很开心,他吻了我一下,小声对我说:“亲爱的,你太棒了!”这不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吗?
好了,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都已经看完拆页了,通过对拆页里米吉这个案例分析学习,之前她在和丈夫交谈时犯了几个提问的错误。即在日常和他人交谈时,要想激发对方的兴趣,让对方参与性、互动性更强,愿意经常和自己沟通,在向对方提问时需要避免出现以下3个错误的方式:
1、问题太宽泛,2、问题太随意,3、问题太无趣。
对于问题太宽泛来说,所提更具体化,不然对方会花时间来考虑,每次都觉得很难回答不好表述,久而久之也就不愿意回答这类问题。
对于问题太随意来说,所提问题要真诚,不要显得太客套,这样感觉就是走个形式!例如经常我们会问别人:最近咋样?吃饭了吗?对方的回答肯定也很敷衍。
对于问题太无趣来说,所提问题要新颖,不要固定在一个或者一类问题,时间长了对方就会觉得和你沟通很无趣,每次都是这些重复性问题。
A1:
分享一下自己过去的经验,从2011年开始,由于工作性质需要经常出差,特别是加入现在的公司后,最近一年多频繁出差,经常一个月3周不在家,大多都是通过电话和家人联系沟通。通常打电话时就犯了上述的三个错误:
1、例如经常打电话时首先就会问“最近家里怎么样”、“你那工作怎么样”“孩子怎么样”,对于这个问题刚开始时老婆还会详细说说,后来都是回“就那样”、“孩子听话”。其实这种问题本来也就需要时间来考虑,也不太好回答。
2、其次经常在通话时也会习惯性的问“吃过了吗”,“给孩子洗了吗”。每次都到的回复也就是“吃了”、“洗了”。
3、最后每次都是问这几个问题,聊来聊去都是几个话题,所以和老婆通话时大家都觉得很无趣,非常枯燥,说几分钟就挂了。
A2: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后,在以后出差给家人打电话时就可以运用里面提问的技巧,避免出现上述的三个问题:
1、对于问题太宽泛来说,以后提问时可以把问题更加具体化,比如问“你们现在银行有什么新鲜事?又上了哪些产品?”“孩子今天在幼儿园给你分享了哪些有趣的事”
2、对于问题太随意来说,以后需要尽量避免问这种太过于客套随意的的问题,而且也毫无意义。
3、对于问题太无趣来说,要避免每次都问些重复性问题,需要尝试找些新的问题来聊,比如“我看到成都又开了一个亲子游玩的地方,回来后带孩子去玩”、“哪个商场要搞活动,看看有啥要买的,回来就去逛逛”。这样才能让每次通话都有新的话题,通话也才有意义。
除了在生活中运用,平时工作在对客户学员培训时,自己也要注意在向学员提问时尽量避免出现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
目标:在2月这轮新品培训中,特别是在客户培训中,注意提问方式,引导学员更好的了解产品特性,掌握销售推荐的方法。
具体行动:
1、不提广泛性问题,比如在最后回顾总结时避免问学员 “你们觉得这款产品怎样?(范围稍大,可以细化些,可以问对于这款新品你们觉得对比竞争对手主要的差异化优势在哪?)
2、避免问太随意的问题:"了解了吗?听明白了吗?掌握了吗?”这样的回复也只是给自己一个心里安慰,实际学员掌握了多少?不得而知,还是需要通过演练等来检核。
3、不在课堂中频繁出现同样的问题,这样会降低学员的互动性,显得培训过于形式无趣。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这篇拆页的知识,在以后与人交谈时,要想激发对方聊天的兴趣,让对方参与性互动性更强,在提问时需要注意三点:
1、避免问题太广泛,而要更聚焦;2、避免问题更随意,而要更真诚;3、避免问题太无趣,而要更新颖
以上呢就是我晋级1-1给大家带来的分享,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