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下午好!我是拆书帮的警察蜀黍李季,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要让自己收获人生的幸福,首先就是在家庭中播种,所以我今天继续带来正面管教的拆书内容,我这次带来的是正面管教的系列图书之《正面管教A-Z》。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分下组。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分下组。现场人数刚好4人一个小组。
【F】:《正面管教A-Z》的作者是简・尼尔森、琳・洛特以及斯蒂芬・格伦。她们都是心理学、婚姻家庭心理治疗等方面的权威人士。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培养出孩子的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A】:《正面管教》不必多说,畅销美国400多万册,被翻译为16种语言畅销全球,众所周知的育儿类图经典之作。《正面管教A~Z》是在《正面管教》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养育孩子的52个实用工具的书,着重以实例讲解正面管教方法,提供了日常养育难题的1001个解决方案,相比于其他的理论式的育儿经,它实实在在的是家长们的行动指南。
【B】: 如果你已经身为人父人母却苦恼不知如何应付来自孩子的挑战,那么本书就是你的行动地图,能够帮助你对症下药;如果你还没有孩子,那么本书可以帮你防患于未然,让你对养育孩子有了充分准备;如果你压根不打算要孩子,本书的工具你还可以运用到人际相处中,同样能助你搭建和谐的家庭关系。本书介绍的实用工具——家庭会议,帮助孩子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能让全家人学到沟通技巧、合作、尊重,以及一家人如何快乐相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花两分钟看看这段原文片段。
原文片段(《正面管教A~Z》P18-19)
让家人参与家务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家庭会议。在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同时,家庭成员还能够学到沟通技巧,合作、尊重、创造性、表达感受,以及作为一家人如何快乐相处。家庭会议是每周留出来的一段固定时间。(有的家庭把这段特殊时间称为家庭会议;而有的家庭则称之为聊天时间或特别时光,因为有的家庭成员可能认为“家庭”这个词无法接受,比如在一个有继子女的家庭里。)不管你如何称呼,它都是家庭成员坐在一起谈论自己所思所想的一个地方。大多数家庭会议都有一个议程,通常包括致谢、上次家庭会没解决的老问题、解决问题、日程安排,以及一个全家人都参与的有趣活动。在这段时间里。家庭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说出对对方的感受、谢意,并一起交谈。
要确保没有其他事情让人分心,比如电视或电话。全家人要围坐在桌子旁或客厅里。如果某个家庭成员选择不参加,那就在他或她缺席的情况下进行。并要告诉他或她欢迎随时加人。要为你的家庭会议设立一个时间限制,可以从15分钟到半个小时。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可以放在下次家庭会议上再处理。
在会议之前几天,要把会议议程贴出来。电冰箱是贴议程的个好地方,每个人都能看到并在上面写内容。要把会议议程作为需要讨论的重要事项的一份提醒清单,以免你们在开家庭会议的时候忘记。除了作为一个提醒之外,这份张贴出来的议程还使你能推迟处理一些事情,直到所有人都在场帮助解决问题并想出解决方案。
每次家庭会议要从致谢和感激开始,以便每个人都有机会说出并听到一些积极的事情。根据家庭成员的年龄和能力水平。你们可以轮流主持会议、记录会议作出的决定。致谢之后,会议主席要按照议程依次提出讨论的事项,并帮助家庭成员轮流发言进行有礼貌的沟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依次轮流两圈,给每个人两次机会在不被打断的情况下说出自己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感受。如果轮到的人没什么可说的。可以说:“过。“这是大家通过分享看法、倾听感受并提供解决方案,来练习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
重要的是,在实施一项变化之前。全家人要一致同意。在达成一致之前,你们或许不得不按照原有的方式进行。对有些家庭面言,这意味着在全家人提出一致的解决方案之前,由父母作出决定。有些事项需要全家人讨论数周才能达成一致。
头脑风暴(形成一份建议清单。不进行评价)能够为每个人提供更多可供考虑的选择。不要寻求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而要建议家庭成员从头脑风暴提出的建议中挑出一个试行一段时间。要再安排一个时间开会评估这个解决方案,并讨论每个人从试行中了解到了什么。
当每个人都专注于解决问题而非责备别人时,家庭会议的效果才会最好。家庭会议不应让任何人受窘,而且每个人都应当得到倾听并被认真对待。不必解决任何事情的交谈,是促进家人合作及家庭和谐的一个极好的方式。
家庭会议,就是全家人一起在固定的时间坐在一起讨论大家共同关心的事情。每次要推选一位主席来引导会议流程,一位秘书来记录会议内容。那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开家庭会议的正确“姿势”是怎样的。
一:专心开会。家庭会议的首先要求是要确保大家专心,这里的专心不单指开会时别开小差,别走神,还包括要求大家对会议足够重视,简称“上心”。可以说,大家对会议的态度决定了开会时的专心程度。其次,每次会议时间建议在半小时内,讨论2到3个问题比较合适,讨论不出结果的问题不要纠缠,可以放在下次会议处理。这样可以避免时间过长导致大家的注意力分散。
二:提前说出议题。在会议之前几天,要把会议议程贴出来(可以贴在电冰箱等显眼的位置)。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家都能提前把想要解决的问题放入讨论清单,经过了几天的提醒,开会时大家能积极主动参与讨论而不是被动的等待主席来引导。
三:掌握会议流程,一般包含五个环节:
1)致谢与感激。每次家庭会议都要以每个人向每位其他家庭成员致谢为开始。
2)提出议题,轮流发言。议题可以是下周的家庭集体活动(比如下周假期计划制订,周末学校运动会的准备,家里打算添置大型家具等等),也可以讨论家务事(比如照料婴儿,清扫屋子,收拾玩具杂物,做饭等等)。主席监督发言棒逐一交到发言者手里,确保每一个人都能表达意见和提出建议。
3)头脑风暴。每个家庭成员发言完毕以后,主席组织大家就议题进行头脑风暴来找出解决方案。头脑风暴的过程中不否定不评价任何一种方案。经过头脑风暴形成一份建议清单。秘书要记录下这份清单。
4)选择方案。大家在建议清单中选择一种方案。注意要全部人都同意的方案才能作为最终的方案。如果没有全部人都通过的方案那么该议题可以再次轮流发言讨论或放到下周继续讨论。
5)家庭活动。家庭会议应该以一个全家人参与的有趣活动来结束,比如可以大家一起唱首歌,讲讲今天发现的趣事,一起吃甜品等。
我也是看了这本书以后开始组织了自己家第一次家庭会议。提前四天贴出了一张彩色的A4纸在饭厅墙上,当时我征询了大家对家里问题的意见后,提出了普遍觉得重要的两条议题:1)解决关于家庭成员在家里普遍乱扔东西的不良习惯。2)建议每月最少要有两次一起出去看电影的欢乐时光,一次是爸爸或妈妈陪儿子去看,一次则是爸爸妈妈两人去看。会议讨论环节让我非常意外的是我5岁的儿子表现了非常出色的洞察力,他提出了一些问题我之前想都没想过:(你们来听听看)“为什么要爸爸或妈妈跟我两个人去看?而不能三人一起去?”、“你们两个自己去看是看什么电影?你们去看电影那我干啥?”、“我们制订了收拾东西的计划,还要跟姨婆(我家的保姆)讲清楚,不然她又搞乱的,爷爷奶奶过来了也是一样。”会议最终决定都参考加入了他的意见,所以随后的执行中他非常有积极性。
试行了几周之后,我发现这个方法对于解决问题的成效倒是其次,但是很好的提高了家庭成员的家庭观念,大家都感觉家里变得更温暖了。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
那么接下来,我给出一个大家都能用得上的家庭会议议题:春节长假计划去哪里玩?我们每个小组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一个家庭中的各个成员,每组超过3人的,除了扮演爸爸妈妈和孩子,还有兄弟姐妹,也可以是爷爷奶奶,然后召开一个家庭会议讨论一下你们家要怎么度过这个春节假期。假如有一周的假期你们要做些什么呢?请注意,能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不重要,让孩子参与,从会议中学到解决问题和合作沟通的能力才是更有积极意义的事情。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我们的会议主席可以将该议题放到下周的家庭会议中继续讨论,然后进行最后一步家庭活动来结束本次的会议。
我打印了一份家庭会议步骤和记录表给大家,会议主席和秘书可以直接使用。由于现场时间关系,不能给足大家真正家庭会议那样有30分钟,大家主要掌握会议的轮流发言以及头脑风暴环节就可以了。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组一的家庭成员分别是爷爷(黄仲波)、爸爸(张馆长)、妈妈(雯姐)、女儿(曾泉),推选了爸爸当主席,女儿当秘书,互相感激之后进入议题讨论:爷爷想要去北京看天安门和长城,实现自己的愿望;妈妈觉得天气太冷,想去暖和一点的比如海南;爸爸同意去暖和不太远的地方,泡泡温泉;女儿觉得暖和的也可以去国外啊比如柬埔寨。经过头脑风暴环节,爷爷表示同意暂缓他的北京之旅,支持去暖和的地方,爸爸也支持女儿的意见出国,妈妈没意见,最后一致通过出国报一个南亚旅游团。由于时间关系他们表示拆书结束后再开始他们的游戏环节(吃点心)。
小组二的家庭成员分别是奶奶(晓勤),妈妈(晓静),哥哥(张德智),弟弟(游游),推选了奶奶当主席,妈妈当秘书,互相感激之后进入讨论,奶奶想回老家探亲戚,妈妈想带小朋友去动物园玩,哥哥要写作文却苦恼没题材写,没心情去玩,弟弟表示无所谓,一个字“过”,之后经过头脑风暴,大家一致决定采用一起回老家,然后抽出一天去老家的动物园游玩的方案,这样既满足了奶奶和妈妈的要求,又为哥哥提供了写作文的素材。大家就这样达成了共识。大家决定拆书结束后再开始游戏环节(吃点心)
拆书家总结:
大家都很积极啊,很高效的会议。那我们回顾一下,通过今天的拆书内容我们掌握了家庭会议的两个要点:专心开会和提前贴出议题,以及掌握了开会的基本流程。那接下来希望我们通过一周又一周不停的实践,不断优化我们的家庭会议技巧,成为解决家庭问题的实用工具。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