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跃迁》 所属活动: 武汉珞珈分舵2018年第9次活动街道口场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如何用互联网进行“联机学习” 学习目标: 改进学习模式,从而提高知识积累的效率。

开场: 大家好,我是钟启宇,启发的启,宇宙的宇。今天我带给伙伴们的拆页来自古典老师的《跃迁》。人人都想成为职场高手,请问,如何成为职场的高手?在这本书里,你可以得到成为高手的思维模式和方法,也可以找到个人跃迁的最佳路径,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本书显著的特点是,它回答了联机时代,我们如何用网络有效互动,不仅如此,它更令人惊叹的是,这本书本身就是联机时代的智慧成果。再次认识下我,钟启宇,名字寓意开启个人的内心世界,认识自己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联机他人的大脑才是我想要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摘自《跃迁》,第140-141页,作者古典。

学五渣在中美导师的思想交锋中获得自我跃迁,李小龙用5年的时间自学成为一代高手。这两个不相干的案例一个最大的共同点,不是自己找答案,而是联机学习,“用答案换答案”。相比于过去“学习-思考”的单机学习,这是一种镶嵌在社会网络之中的学习方式:

1.先打磨第一个知识模块;

2.抛出去,换回别人的知识模块;

3.重复前两步,累积足够多的知识模块;

4.整合出自己的体系,实现知识跃迁。

联机学习.jpg联机学习.jpg

这种学习方式之所以让人一开始不舒服,是因为它超越了我们原来的学习方式。

过去自己学自己悟,才是真本事。信息爆炸时代,“调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显然更加重要。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本拆页是指导我们实现知识跃迁升级的高效方法。

单机学习的特点是孤军奋战,联机学习是“用知识换知识”模式,不断与他人交换信息,核心是开放、分享。它们主要区别是看是否有信息交换。用互联网搜某问题的解答,犹如去图书馆搬书,因为没有交换,依然属于单机学习。联机学习是多头脑的信息互换。

     联机学习实现知识跃迁,我们可以这样做。第一步,准备建立团队。根据自己需要可以选择同行或者跨界领域的5-8人形成团队,建立网络群。队员要求是对思考有兴趣。第二步,打磨自己的知识模块。团队主持人就某知识提出几个清晰的问题,放到团队群里,请大家提前准备,大家各自找资料,放到有道云笔记中。要求是回答问题要采用结构化模式,如“问题—界定问题—案例—应用”。第三步,交换知识。约定每天或每两天,每周二晚上8:30,在各自简单汇报后,开始讨论。讨论结束后,整理出整晚讨论过程的笔记,放到群里,请大家进一步思考。第四步,就第三步进度进一步提出新问题。如此,循环往复。主持人可以轮流,团队成员也可以在变动中趋于稳定。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现在进入【A】环节,请回想一下,过去的一个月里,你运用了什么样的学习模式,请在小组内分享实例,比如,学习拆书技巧、写活动策划等。要求,简要介绍一下该实例的经过、使用该学习模式的优缺点等。时间每人1-2分钟。

     

邀请其中一个小组的一个代表,当众表达自己的案例。

 

拆书伙伴张琢分享案例:上个礼拜二的晚上8:00,张琢、喜鹊、七七在群里边来了一次拆书前的演练,一起练习拆书技能。喜鹊准备拆3-2,七七拆2-3,张琢拆1-2,大家各自把稿子发给其他人,把稿子相互念给其他人听,请大家指出预备表里存在的问题。比如,喜鹊把3-2的实例放到群里边。三个人开着视频,网上现场演练,伙伴们给了喜鹊的拆书实例一些意见,指出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等。当晚喜鹊根据我们的反馈,修改了稿子,第二天就上传了新的稿子给我们。这属于“联机学习”,达到了部分目的。但是人数不够多,信息量反馈量不够大,需要“联机”解决的问题不够明确具体,对存在的问题没有指出来,致使现场拆书张琢的1-2依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改进的就是邀请5-8人组成团队,必要时也邀请3-3级别的拆书家加入,联机学习需要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等。

 

A2】催化应用

刚才有小伙伴分享了自己的案例。现在请现场的小伙伴,每个人在便签上写下一个行动规划。在未来,你准备应用今天所学的联机学习方式,构建自己哪方面的知识体系,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计划从什么时间开始,如何监督该规划的实施等。

     拆书伙伴喜鹊的【A2】:从下周一开始,围绕拆书打怪升级中各项技能,我组建联机学习团队。团队成员在七七、张琢、喜鹊的基础上,邀请草籽,还有拆书帮珞珈分舵的其他会员,必要时也邀请3-3级别的拆书家加入,共5-8人。针对拆书中存在的模糊技能点、现场表达效果提升、案例准备贴合拆页的精确性等,进行讨论分享。团队成员相互监督每位拆书家是否在拆书级别上能够有较快升级,没有跟上队伍的要一起督促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