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 所属活动: NO:21拆书帮天津北洋筹备分舵线下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提出请求的技巧 学习目标: TF1-2

开场: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孙颖,我的三个标签:具有8年工作经验的IT从业者,单位公众号运营的初级探索者,一名与宝宝一起成长的宝妈。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一起拆书学习。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接下来的拆书流程,首先我会介绍一下我今天要拆解的书,然后采用拆书帮最著名的RIA读书法的方式一步一步展开今天的分享,后面会有分享讨论环节,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进来。为了接下来更好的学习互动,咱们先分一下组,今天到场的学习者5人,在我同一侧的两个小伙伴为一组,桌子对面的三个小伙伴为一组,共分成两组,一会讨论时会按照分组进行。
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书是《所谓情商高 就是会说话》,作者佐佐木圭一,是日本顶级沟通专家、广告鬼才、文案写作大师,在广告策划领域十八年来,曾多次获奖。这本书正是作者在经历无数次尝试和失败之后总结出的说话技巧,书中采用大量实践故事,对比使用技巧前后的区别,通俗易懂,非常具有实用性。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片段是,在本书开篇提到的,关于提出请求的技巧,请大家花1-2分钟,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之后请抬头示意我一下。

 

《所谓情商高 就是会说话》P7-8

 

把“No”的回答变成“Yes”,有3个步骤。

步骤1: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

一般来说,人都容易不假思索地把脑中的想法直接说出来。然而,这样不仅常常事与愿违,而且很容易招致反感。请不要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步骤1。

当然,我们都是凡人,不可能保证所有事都不直接说出来,但至少请记住,不要直接说出“这是很重要的请求!”之类的话。

例如:有人从老家寄来很多柑橘,家人甚至都吃腻了,而你不想让剩下的柑橘白白烂掉。

在这种时候,请不要直接说:“大家继续吃啊!”

  

步骤2:揣摩对方的心理

请揣摩对方的心理,并根据其平日表现,猜测对方会对你的请求作何想法。

直接说出请求,对方会作何反应?如果对方回答“Yes”的可能性很大,当然可以直接说……

如果对方回答“No”的可能性很大,就不能直接说了。请暂时忘记自己的请求,揣测对方的喜恶、性格等因素。把“No”变成“Yes”的答案就在其中。

请试着揣测吃腻了柑橘的家人的心理。

“不能光吃柑橘”。

这应该就是家人的想法。

 

此时,请再次忘记自己的请求,想想家人的喜恶,例如:

“不想感冒,没人愿意生病。到了容易感冒的季节,身边就会出现感冒患者,家人都很在意这一点。

 

步骤3:考虑符合对方利益的措辞

提出的请求,要让“对方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趋于一致。想达到这一点,就要基于对方的心理来考虑措辞。

关键在于,要创造符合对方利益的上下文关系。即使措辞有所改变,只要最终达成目的就行。

既然家人不想感冒,就可以对他们说:

“多吃柑橘就不会感冒了。”

        这样的措辞符合对方的利益,家人就会变得乐意吃柑橘,而你的目的也达到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该片段讲解的是“提出请求”的技巧,这里所说的请求,指的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根据需要提出的,并希望对方给予配合的一种需求。

【why】

据统计一个人平均每天会求人22次,当然得到的回答,有的是YES,有的是NO,要想提高请求的成功率,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说话技巧。

比如你想邀请他人会面、或者希望顾客很爽快的购物、又或者想让家人接受自己建议,如果不讲究任何技巧的把心里的话全部说出来,常常得不到想要的结果,甚至会让人反感;如果同样的事情采用正确的说话或者措辞技巧,往往事半功倍,不仅让大家容易接受,还能让人产生愉悦感。

【how】

那么我们提出请求到底有怎样的技巧呢?

根据原文中的三个步骤,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提炼了三个字。1停2想3说。

    1、 停。停顿一下,不要着急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原文中所说的,不要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是告诉大家有需求时不要着急去表达,需要先停顿下来考虑一下。

2、 想。揣摩对方心理,想一下直接说出请求后对方会有怎样的反应,成功的可能性大还是失败的可能性大,如果成功可能性大,那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没有问题,否则就要继续想,对方有怎样的需求,对方的需求和自己的请求的结合点在哪里?比如原文例子中的吃柑橘,大家不喜欢感冒,而柑橘可以有效预防感冒,这就是一个结合点。

3、说。结合自己提出请求的目的,以及对方的利益,采用一定措辞,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下面我们进入【A】环节,通过拆页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当我们需要别人配合而提出请求时,我们应该怎样做。下面就是想一下自己过去有没有类似的经验呢?

 

大家在想的过程中,我先举个自己过去很失败的一个例子:

为了鼓励大家多阅读,去年在公司内部建立了图书角,当时希望大家读书写读后感,目的是能够吸引更多的同事借阅图书并参与写读后感。

我当时的表达方法就是:大家读完之后别忘了写读后感啊!结果可想而知,那就是没有结果。

当时就是犯了不假思索直接说的错误,在说之前并没有停下来想一下对方有怎样的需求。

 

接下来请大家思考一下,在你的工作或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你想让对方做某件事,可是提出来对方却不为所动,或者迟迟不做出行动?

给大家半分钟的思考时间,一会我们找个小伙伴分享一下。


分享A:之前有人来咨询瑜伽,在简单了解需求之后,比如有人说想要减肥,有人说想要塑形,为了增进彼此的沟通和了解,我希望对方来上一节课体验一下,就会说:改天你可以过来体验一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刚才咱们的分享者就是不假思索直接说,没有从用户的需求去寻找结合点,导致大家并不为此买单。下面可以考虑一下采用今天1停2想3说的方法,怎样改进自己的表达方式。



将拆页内容结合自己的经验之后,我想大家都对片段加深了理解,接下来,请大家来尝试使用一下今天的技巧,想象一下你工作或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你想达成某个目的,希望获得对方的配合,你应该怎样提请求?

给大家半分钟时间考虑一下,一会我们每组派个代表分享。


分享B:儿子不喜欢上街去买衣服,以前总是直接的问,你去上街买衣服吗?学了今天的片段之后,以后在跟儿子沟通去买衣服的时候我可以这样做:

1、停。先不着接去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

2、想。想儿子为什么不喜欢上街去买衣服,他会觉得太耽误时间,而且男孩子本身不喜欢逛街。

3、说。咱们去买衣服,可以提前选好一家店,开车直接去,试好买完就回,也不会耽误太多时间。


咱们这位姐姐呢,成功运用了停、想、说的方法,规划了自己的应用,大家是否也都在心里想好自己的应用了呢?


由于时间原因,我今天的讲解部分就基本结束了,大家应该都学会了吧?接下来咱们再一起来回顾一下,提出请求的技巧:(1)停,停顿一下,不要着急去表达自己的想法(2)想,揣摩对方心理,想对方会有怎样的反应,想对方需求和自己请求的结合点;(3)说,采用一定措辞,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积极配合,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