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丁丹,方便记住也可以叫我丹丁先生,今天很高兴给大家进行TF2-1的拆书分享。
分组:为了让大家能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智慧连接,根据现场情况我们两两分组。
在跟随我完成今天的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学会在对话中遇到批评指责时使用提问将沟通带回到解决问题的轨道上。
今天我拆析的书名是《提问的艺术》,
F:本书的作者是安德鲁.索贝尔,著名商业战略家,客户关系领域的超级顾问,经常为《哈佛商业评论》《纽约时报》以及《今日美国》等知名媒体撰稿。
A:这本书雄踞亚马逊商业类图书排行榜TOP100,风靡全美,影响了无数人。《一分钟经理人》作者肯布兰佳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新闻发言人迈克科瑞也鼎力推荐。
B1:书中归纳总结了320个实用的精彩问题,通过阅读本书,能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各场景中的提问艺术,并在工作、生活、交往中获得运用。
B2:今天我分享的片段就是借助作者多年的顾问经验,来掌握如何在对话中化解批评抱怨的提问技巧。
接下来就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我用荧光笔标注上下箭头的拆页部分,请完成的伙伴举手向我示意。
拆页原文:
不要去消除批评,而要去解决问题。
什么时候问最合适
l 当别人抱怨工作时。
l 当某人遭到别人的挑剔和批评时。
你还可以这样问
l 如果你能让别人做出一件完全不同的事——采取能对行为产生巨大影响的行动的话,你希望那将是什么?
l 你希望他们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接下来这样问
l 你为什么认为他们没有在做那些事?
他们之所以做错是因为他们缺乏常识和技能,还是因为他们的企业要求他们那么做,或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做到?
好时间到,如果还有伙伴没有读完也不要紧,我将在下面的分享中继续为你进行讲解。
在工作或生活中,我们与同事或亲人的对话时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双方本来为了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但对方不断进行批评抱怨,甚至说话内容已经离开了问题的讨论范围。此刻我们必须通过提问把对话拉回到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
不这么做的坏处:其实对方是希望通过批评来让他人行为作出改变,但如果我们没有及时作出正确的反馈,那么问题的讨论将被抱怨所引领,紧接着很有可能使得对方闭口不言甚至激怒。最终结果是问题没有解决,情绪矛盾加大。
举个例子(反例):记得我刚晋升公司总监的那年年底,部门人员流动量加大,公司财务副总就对我抱怨,希望我注意团队融合,不要搞小团体主义排除异己。我听到这个指责十分恼火,直接跟他理论关于搞小团体的问题。结果大家的情绪都搞得非常激动,整个对话没有任何关于人员流动量大的讨论。
应该如何做(HOW):
由此可见在遇到批评时:
第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急于消除批评,认真聆听对方批评的问题。
第二、针对批评的内容,在恰当的时机提出问题,比如“你希望在这个问题上对方做哪些努力?”这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式问题。我当时可以这么问“请问你希望我在部门人员流动的问题上再做哪些努力?”
第三、针对对方的回答继续进一步追问,探究批评的事实依据,统一双方的信息,将对话拉回到解决问题的轨道。“你是通过什么事实/依据来判定对方的行为和你希望相左?”
当你听到抱怨时,无论是针对你还是任何其他人,现在就立刻通过聆听批评的问题,提问行为如何改变,探求批评的事实依据这三个步骤,我相信对方一定会停止抱怨,思考你的提问,而更专注于问题的解决了,这样对话的效果会明显提升。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接来下,请大家回顾一下你经历的一次同事或朋友批评抱怨的对话,他生气地大声指责,手掌狠狠地拍打着桌子,愤怒的唾沫几乎喷到你的脸颊。你当时如何做呢?请把这样的经历写在便签纸上,1分钟时间,写好的伙伴请举手示意。现在开始!
好,我们先在小组内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培训项目安排跟老总沟通,受到老总的批评和抱怨,老总抱怨我项目课程安排没有模版,上课时间经常调整。我很生气。
学习者:客户来到公司咨询,我感觉客户的购买意愿不强,于是没有按照客户介绍的流程,领导在一旁听到了这个过程给予了批评。我当时心里很不舒服,也没有辩驳。
好,感谢这位伙伴的分享。
【A1+】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通过今天的拆页学习,如果上天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是如何来处理那次对话呢?请在便签纸上写出你的做法。1分钟时间,现在开始!(复述下三个步骤)
好,大部分伙伴已经完成了。那就先在小组内分享一下吧。
3分钟后,我们再请一个伙伴向大家分享一下他改进后的做法。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第一步先认真聆听老总的批评,第二步提出问题“哪些方面让老总感到不爽?什么地方获得了误解?制作模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什么?”第三步了解下一步工作的目标和改进方向。
好,感谢这位伙伴。
好,以上就是我的TF2-1的分享。感谢伙伴们的参与,我将珍惜每次与各位产生的智慧链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