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高捷,是二级的拆书家,也是一个默默奋斗着的80后。
今天我要拆的书是《你没过听过的创新思维课》里面的一个片段,今天的拆书(重点说明)目的:1,学完后,我们能够理解什么是“包容性思维”;2,学完后,当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上遇到各种各样的观点、意见和主张,我们又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情况下,我们能使用包容性思维,把不同观点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
『事件场景』:昨天我从长青吃完饭回来,在路上就聊起了房价的话题,车司机就问我们现在长青的房价也涨到8000多快一万了,要不要在长青买房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车上四个人就开始了各自发表意见了。刘老师说按照北京的房价来看,济南市中心的房子怎么也能涨到5万,长青的房价怎么也能涨到2万,现在可以在长青买房的;李老师说十九大已经制止房价上涨了,你要是买房用来住你就买,你要是用来投资就不要了,房价不会上涨了;王老师说郊区的房价上涨还是有限,而且现在长青的房价也够高了,你要买可以去市中心买;我说这个主要看需求,一二线城市还是需求大于供给可以买的。现在我们四个人都给司机建议了,但是司机还是不知道是不是要买,因为我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出发点出发的。现在大家跟着我的思路来回想下,在生活中我们是不是经常会遇会上面那样的事情,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观点、意见和主张,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观点、意见或主张既不全对,也不全错,既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不同的观点、意见和主张之间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有些是对立的,或看上去是对立的,实际上不然;有些看上去是指向同一个问题,但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互补的,并不矛盾;还有一些关系是互相包含或者互相交叉的。
[提问]:大家都遇到过这类问题吗?谁能举个例子?遇到这种情况你们该怎么办呢?大家有看过奇葩说吗?奇葩说里每一期都会有一个这么一个类似的话题让大家来辩,辩来辩去,那我们又该如何对这个话题做一个合理的判断呢?
[影响]:有时对一个问题,大家众说纷纭听起来都有道理,但结论又都是矛盾的,有时头都大了,到最后还是不知道怎么办,大家意见各自不统一吵来吵去,结果这个问题最终还是没解决,导致决策很难定下来,这类事情影响很大,在工作中很难决策会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目标,而在生活中很难决策就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解决」:我今天分享的就是《你没有听过的创新思维课》里的一个片段,它是讲“包容性思维”的,包容性思维就是一种弥合分歧、整合不同观点的思维方法。其实每一种观点都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在这种情况下合理,换一种情形也许就不合理了。如果我们把不同观点中的合理的一面都找出了,通过加上一些限定词或限定条件,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了。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片段吧,大家看完请给个眼神我或者抛媚眼也行。
R 原文片段
老师:你们觉得关于转基因社会上是不是存在不同意见?
学生1:是的,我赞成转基因,因为转基因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抗虫、防止农作物生病,减少农药使用量,还可以增加食物的产量和营养成分,等等利大于弊!
学生2:我不赞成!因为现在谁也不能保证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是安全的,会不会有害人类健康
学生1:到目前为止,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有害啊?
学生2:你怎么知道?现在没有发现明显的害处,不等于以后不会发现。时间长了说不定就会出现了,怎么办?
学生1:有没有安全隐患要听科学家的,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学生2:真的吗?我怎么听说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呢,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老师:好了,看看,你们不是争起来了吗?我把你们的观点归纳一下,你们中一个人认为转基因食品有很多好处,应该大力发展;另一个人的观点是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应该限制发展,对不对?
学生1学生2:(点头)对!
老师:老师还可以给你提供一点新证据,比如反对转基因的人还有一个理由,就是种植转基因作物容易被种子公司垄断,可能涉及国家安全。比如世界上大部分转基因大米的种子都是由美国的一家叫孟山都的种子公司提供的,而且这种转基因大米不能再繁殖,一次只能种一季,必须不断向孟山都公司买新种子,这样就等于把国家粮食生产的命脉交到别人手里了,一旦孟山都公司哪天对中国实行种子断供,中国马上就会面临全国性的粮食危机,这种说法是否符合事实老师没有考证,如果真有这种情况,这个理由是否充分?
学生2:充分!
学生1:老师,难道因为这样我们就不发展转基因食品了吗?
老师:别着急,让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我先问你(对学生1),刚才他提供的理由有没有合理性?比如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无论是对个人安全还是国家安全。(对学生2)他说的转基因食品有很多优点,是不是事实?
学生1学生2:是
老师:好了,既然你们都认为对方的观点有合理的一面,都有支持的理据那怎样才能把两种观点整合起来呢?比如,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听到这两种意见,你会怎么办?
学生1学生2:不知道
老师:我问你们,你们这两种观点是截然对立的吗?
学生1:是的
老师:社会上支持转基因的人以哪些人居多?反对转基因的人又以哪些人居多?
学生2:我觉得支持转基因的大多是生物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反对转基因的以普通大众和崔永元这样的媒体人为主。
老师:是的,这说明什么呢?说明立场不同,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同,科学家群体因为研究和专业发展的需要,也出于对自己专业知识的自信,大多支持发展转基因食品;普通老百姓和代表他们的媒体期从自身的安全出发。倾向于限制转基因食品发展;还有另外一些专业人士则从关注国家安全的角度反对大力推广转基因食品。对立的原因与各自的立场和利益有关
学生2:老师,其实我觉得这两种观点也不是不可以调和的,比如科学家你想做转基因的试验尽管去做就是了,但如果要让大家都吃你的转基因食品则要慎重,因为这涉及伦理和知情权等问题
老师:非常好!你这里就已经有包容性思维的特征在了,你给两个主张加了限定条件,比如,对以科学家群体为主的支持转基因的观点,你加了可以做实验的具体条件,在试验条件下,可以大力发展转基因食品的相关研究;但对于大面积种植与推广并投入市场,则须权衡利弊,慎重考虑了。这里其实已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平行关系了,科学研究与市场推广是两回事,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
学生1:可是,老师,很多科学家其实不仅仅要求进行试验研究,而是希望大力推广转基因食品,并且成为一项国家战略。对这种要求又应该如何处理呢?
老师:如果将转基因食品大规模投入市场,这就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问题了,而涉及千千万万人的切身利益,就不是生物科学家一家能说了算的了。我们还需要听取其他领域的专家的意见,还要听取公众的意见,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这里其实还可以继续拆分,比如,有一些转基因食品已经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大家已经吃过很多年了,没有发现明显的安全问题,对这一类转基因食品可以大规模生产和投入市场,只需在购买时注明是转基因食品,让公众知情就可以了;但对一些新的转基因食品,或者对国家安全公众利益影响较大的转基因食品,则必须限制大规模生产,同时大力开展我们自己的研究与试验,直到确保安全为止。
拆页是个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辩案例,A学生说的也有理,B学生说的也有理,他们这个有理只是按照各自的出发点出发的,最后老师通过引导,采用包容性思维,把看似不可调和的两个观点加上限制条件,最后整合成统一的观点。
「容易混淆的地方」可能会有人说包容性思维和平时所说中庸之道类似,其实不完全一样,中庸之道的意思是不走极端,在两种相反和对立的观点中取一种中间的观点。这种思维方式还是一种线性思维,它把矛盾的观点摆在一维空间里思考,这样就没办法调和,只能折中、妥协;包容性思维也反对极端,反对非白即黑的思维方式,这一点与中庸之道有相似之处;但包容性维主张立体地看问题,把不同观点放在二维甚至三维空间里去思考,这样原来以为矛盾和对立的事情,在立体空间里看其实是既不矛盾也不对立的,而是可以彼此错开,交叉成立的,这里并不需要哪一方妥协或者折中,只需要找出能让某种观点成立的条件和空间就可以了。比如,刚才拆页中谈到的关于转基因的两种观点,如果放在一维空间里,那就只有支持或反对这两种选择;如果我们把转基因拆分为研究与投入市场这两方面,这就是在二维空间进行思考了:如果再加上时间因素,比如有些转基因已经很长时间了,没有发现有害有些刚转,有没有害还不清楚,区分这些不同情况,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策略,这就进入三维思考空间了,这时我们发现原来的矛盾和对立都不存在了。
「具体步骤」那包容性思维如何操作呢?1. 先找出两个需要整合的论点,找论点;2:再找出各自的论据,找论据;3:审视两个论点的合理性及其相互关系,找关系;4:找出两个论点各自的限定条件,找条件;5:用统一的论述整合不同的观点,搞整合。
我们用拆页中的案例来说明,这几步应该如何操作,请大家跟我一起,回看拆页。1. 找论点,拆页中:“转基因食品利国利民,应该大力发展”和“转基因食品有潜在风险,应该限制发展”,这就是需要整合的两个论点;2,找论据,拆页中支持者的论据:“转基因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抗虫、防止农作物生病,减少农药使用量,还可以增加食物的产量和营养成分”,反对者的论据:“人生安全和国家安全”;3,找关系,拆页中:“科学家群体因为研究和专业发展的需要,也出于对自己专业知识的自信,大多支持发展转基因食品;普通老百姓和代表他们的媒体都从自身的安全出发。倾向于限制转基因食品发展;还有另外一些专业人士则从关注国家安全的角度反对大力推广转基因食品。对立的原因与各自的立场和利益有关”;4,找条件,拆页中:“对以科学家群体为主的支持转基因的观点,在试验条件下,可以大力发展转基因食品的相关研究;但对于大面积种植与推广并投入市场,则须权衡利弊,慎重考虑了”;5,搞整合,拆页中:“有一些转基因食品已经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大家已经吃过很多年了,没有发现明显的安全问题,对这一类转基因食品可以大规模生产和投入市场,只需在购买时注明是转基因食品,让公众知情就可以了;但对一些新的转基因食品,或者对国家安全公众利益影响较大的转基因食品,则必须限制大规模生产,同时大力开展我们自己的研究与试验,直到确保安全为止。”两个完全不同的意见,最后整合到一起了。
现在请各位小伙伴,自己编一段小故事,几百字即可,整个剧本的背景和人物设置是未来你遇到的一个问题,大家众说纷纭听起来都有道理,你该如何使用包容性思维来整合大家的想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里面要包括人物、情节变化和对话、动作等,给大家7分钟的时间,时间到了请小伙伴来给大家讲讲故事。
我给大家一个格式,大家可以参考这个模版来进行小故事的编辑。
具体格式如下:
时闻:
地点:
人物:
内容:(事件过程,含角色行为的顺序,及具体的表情动作描述)
对白:(事件中对话的具体内容)
旁白: (用来介绍背景、人物关系、人物的内心想法等)
为了能让大家更好的完成,按照这个格式我先给大家举个例子。
时间:未来的某一天
地点:在回家的车里
人物:司机:铁臂,人物1:药山,人物2:雪姐姐,人物3:贾老师,人物4:晶莹姐,人物5高捷
内容:跟我最前面举的例子一样,就是回家的路上,司机铁臂问我们他是否需要在长青买房,分别前4个人物给了他主意,人物5最后按照今天学的包容性思维5步法把前4位的主意整合到一起给了铁臂最完整的主意。
对白:铁臂说:大家给我出个主意,我是否需要在长青买房?
药山说:济南市中心的房子怎么也能涨到5万,长青的房价怎么也能涨到2万,现在可以在长青买房的。
雪姐姐:十九大已经制止房价上涨了,你要是买房用来住你就买,你要是用来投资就不要了,房价不会上涨了。
贾老师说:郊区的房价上涨还是有限,而且现在长青的房价也够高了,你要买可以去市中心买。
晶莹姐说:这个主要看需求,一二线城市还是需求大于供给可以买的。
高捷说:长青属于二线城市的郊区,现在由于国家政策性控制房价,如果用来住就买,如果用来投资,肯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未来长青的房价要涨也很有限了,可以选择济南市中心的房子进行考虑。
铁臂说:谢谢各位,按照高捷说的,我知道我该怎么干了。
旁白:高捷使用了包容性思维5步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1论点,明显就是买房和不买房两个论点;2论据,各自的论据,买房:房价还要涨,二线的需求大于供给,住的话;不买房:长青房价涨到头了,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控制房价,投资;3关系,买房是因为需求大于供给,房价肯定要涨;不买房是因为房价已经涨的太高了,而且政府要政策性控制房价了。他们之间的有两个内在关系,第一个房子是不是还要涨,另外一个就是用途。4条件,如果买房子要用来住,那就看需求,长青属于二线城市的郊区,房价已经起来了要跌房价肯定不会,要涨也很有限了,所以可以买;但是如果买房子是用来投资,那就要考虑未来能不能把房子卖出去,慎重考虑了。5整合,长青属于二线城市的郊区,现在由于国家政策性控制房价,如果用来住就买,如果用来投资,肯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未来长青的房价要涨也很有限了,可以选择济南市中心的房子进行考虑。
学习者莉莉分享:
时间:未来的某一天
地点:在办公室里
人物:同事:高捷,同事:药山,同事:隐士,我:莉莉
内容:我们突然探讨了单休好,还是双休好。
对白:
隐士说:我觉得单休挺好的,我这单身周末没啥事干,到单位加班挺好的,还能多拿点钱,多学点东西。
药山说:我这年龄让我单休,我绝对休息不过来,而且家里面事情太多,周末还比周内忙呢,我肯定要双休的。
高捷说:我刚来济南没啥同学和朋友,周末也确实不知道干啥,加个班挺好的,但是现在让我单休下,我肯定不愿意,如果周六上班周天休息,周天睡个懒觉,下午收拾下家里,晚上吃个饭,第二天上班,感觉这日子太单调了,而且聚个会啥的都不能干,现在结婚了家里事情太多,单休肯定不行,而且压力太大了。
莉莉说:其实单方面看没法说单休好,还是双休好,站的角度不同看的问题也不同,如果我们这里有个领导,这个领导还是工作狂,那肯定希望大家都要单休的,还有如果这个人能从工作中得到快乐,我也相信他会单休。所以我总结下,如果你年轻单身周末也没啥事干,加班干干活学个习,单休很好;如果你不是单身,平日工作压力太大,陪家庭时间较少,那就多休息一天,也能挺高工作效率。
旁白:莉莉使用了包容性思维5步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1论点,单休和双休两个论点;2论据,各自的论据,单休:没啥事干,单身,年轻;双休: 工作了五天了休息两天能恢复精力,家里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单休生活太单一,单休会增加压力;3关系,单休针对于生活简单,能从工作中带来快乐的人;双休是成家,休息为了恢复,休息为了家庭。4条件,单休的条件是年轻单身且生活简单,一天就能恢复最佳状态;双休的条件是成家了,平日工作太忙,陪家庭的时间太少,一天休息不过来,且单休会无形中加大压力。5整合,如果你年轻单身,平日生活简单没啥社交,还属于工作新手,选择单休,多上一天班可以帮助你提高工作能力,那就选择单休;如果你已成家,平日工作忙,没时间陪家庭,没有太多自己的时间,一天休息会让你压力更大,那就选择双休,这样反而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