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拆书帮的伙伴们大家上午好,我是瑩雪。很开心跟伙伴们一起进行我的2-2拆书。今天我们依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首先我们进行一下分组(两人一组)。
一个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都受他内心的信念系统所支配。一些局限性的信念,可以使这个人每当面对某些人事物的时候,不能做到三赢,并感受不到应有的成功快乐。过去积存的选择也就是他头脑里现有的神经元网络,这些选择既然无效,每次遇到同一件事,便都只会重复那不理想的效果。欲想他有更好的表现,必须先让他建立一些更有效的信念,也就是建立新的神经元网络去改进对待同类事情的想法与做法。
松动信念的方法
以下方法对所持的信念做出审视和界定,因而能够使之松动。所用的例子是一位家庭主妇应否每天都等待丈夫回家一同吃饭。
1、 改变标签。
例:“不等待他回来便吃东西是不尊重他。”(标签)
“不等待他回来便吃东西是照顾自己。”(新标签)
2、 改变标签的定义。
例:“自己因为太饿而没有气力,从戴面具生抱怨情绪,他回来后你不能给他好的照顾,这才是不尊重他呢!”
3、 审视背后的动机。找出事情背后的正面动机,这往往需要找出更高的理解层次,即更大的意义、更广的覆盖面或范畴。可以问:“这样做会让你变得怎么样?会给你一些什么重要的东西?”这样有可能让这个主妇看到改变的好处。
例:“不等待他回来便吃东西, 我有气力做好家务,进而把东西收拾好,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等待他回来。”
4、 极度延伸。把维持旧信念的终极结果明显化。引导她自问,或者对她说:“你继续这样做,最终会有什么结果?”
例:“继续这样做,偶然的胃痛会变成长期的胃病,身体坏了,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情绪也会越来越坏,两人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张。“
以上的过程,最好是引导对方制造一些有视觉、听觉和感觉元素的未来景象,这会产生支持改变信念的动力。上面的例子,其实真正的突破点可能是教导这个家庭主妇如何与丈夫共同讨论晚饭时间的安排,但是这位女士必须先让内心的旧信念动摇了,才会有动力去思考和开口。
F:今天我要拆的片段出自国际NLP大师李中·莹经典著作《重塑心灵》,李中莹先生最早把NLP完整地介绍到国内,因而被誉为“华人世界的国际级NLP大师”。我们惯常的思考模式,创造了我们种种的经验,籍着改变思想,我们便有能力改造生活经验。在书中提供一套清晰可遵循的架构,带你进行一场自我人格的回溯之旅。你会开始明白父母、原生家庭的特质及成长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如何点滴烙印在你的人格上,如何强化了你的思考与应对模式;也只有在更清楚自己的时候,你才可以为自己做出新的抉择,找到更适合你展现的人生剧本,拥有自主的人生。A:《重塑心灵》一书最大的特色是保持李中莹老师惯有的务实与落地的态度。《重塑心灵》一书站在大众的角度,以尽量通俗的语言或接近英文原意的中文重新诠释了惯用词汇。NLP在中国尚不明确的时候,李中莹老师已经做了先驱,为我们指引出一条丰富多彩的道路。B:《重塑心灵》是讲NLP的书,而NLP是很实用的学问,它能够推动一个人快速地提升他的素质,进而享受更大的成功快乐。阅读这本书,我们将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充分享受、完全拥有正面情绪,恰当处理负面情绪;利用大脑工作规律,运用潜意识引导我们相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向;建立和谐的信念系统,改进对待同类事情的想法与做法,化解内心冲突;
NLP认为:“一个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受他(她)内心信念系统所支配”,采用恰当的方法对所持的信念做出审视和界定,能使之松动。今天我所选的片段是:改变信念系统的技巧——松动信念的方法,希望通过学习大家能产生支改变信念的动力。
I·重述知识
学习目标:改变不好的、旧的信念,以求达到更好的结果
What:信念是“事情应该是怎样的“或者”事情就是这样的“主观判断,对很多人来说,信念是绝对不能改变的,这就是使得信念等同真理,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Why:大部分信念都能帮助我们成长和处理生活中出现的情况,但也有少部分是因为我们接受时没有好好的理解,某些情况出现时,有冲突存在。Where:发现自己的信念与现存的环境不符时,通过改变信念来改变现状,以期达到更好的结果
松动信念的自我理解:how:
1.改变标签:其他不变,转移价值。
2.改变定义标签:找出信念可能产生的负面价值从而改变信念。
3.审视背后的动机:找出信念中的正面动机从而改变信念。
4.急速延伸定义:把维持旧有的结果明显化。制造一些有视觉、听觉和感觉元素的未来场景,这会产生支持改变信念的动力。
有的人会说,转变信念哪有那么简单啊。有这种想法是正常的,松动信念其实有些困难,毕竟是根深蒂固的,如果在松动信念的时候不能直接找到合适的信念,可以慢慢来,找到类似的信念,一点点的松动转换。A1举个例子来说,现在很多人都有拖延症,这已经成为社会主流现象了。拖延症导致我们工作率低下,做好的计划经常被打乱,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方法来改善这个状况。先是改变信念,意识到拖延是不好的,会打乱我们的计划,然后确定我们需要做的事都是重要的事,按照计划来才会圆满完成,下一步想想如果不按照计划做,我们就需要经常的改变计划,可能会导致原本想要实行的项目没有实行的时间,我们就有可能能改变拖延,达到减轻拖延症的目的。
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信念产生?希望自己有改变信念的动力?我们以工作应酬为例,在未来得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应酬,这或许不是我们想要的但却是必须要做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改变信念:第一步,改变标签。原有标签是“应酬让我很觉得不舒服”新标签为“应酬是为了让我以后舒服”。第二步,改变标签的定义。“现在虽然应酬让我感到不舒服,但是以后的我会感谢现在勤劳的我”。第三步,审视背后的动机。“积极的对待应酬会让领导更好的了解我,从而找到机会提拔我。”第四步,把维持旧信念的终极结果明显化。“如果不积极的对待应酬,领导会觉得我不合群,也不能更好的了解我,我可能会丧失更好的提升机会。”
A2
今天拆页文段,大家都有所感悟,
大家来想像这样一个情景:你最近正在实践学习过的断舍离方法,刚刚把家里的空间清理出来,正感舒爽心情大好时。而恰巧即将五一假期,各大商场搞促销活动,如果家人趁着促销便宜,便会疯狂购物,你认为用不到的东西,没有必要再买回来占用空间,而家人却悄悄的买了回来,并且堆满房间,看到这一切你的情绪将无法控制,与家人发生争吵,在你濒临爆发的时候,需要找个方法来避免争吵。下面我们来用松动信念的四步法来加工出一个案例,解决这些负面的信念,由此来找到让你能够开心快乐的信念,并把转换前后的信念写在纸上,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使用自己的语言写出简短的步骤。稍后请伙伴做出分享。 谢谢大家的参与!
伙伴分享:
A:改变标签:我要断舍离,我的家人买买买。新标签:买东西说明对生活充满希望,购物的美好体验,能让他感到快乐,我也愿意让他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改变标签的定义:买买买也是共同实现我们的生活目标,我们在一起生活的共同目标都是在追求幸福和快乐,既然买买买能让他感到幸福和快乐,我也不是一定要什么都不买极度断舍离。审视背后的动机:无论我抱有的极简生活态度断舍离,还是家人的购物狂的生活方式,那么大家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同一个幸福和快乐的结果努力,是大家选择的不同的路径,背后的动机我们是一样的。极度的延伸:我一定要用我断舍离的价值观,去剥夺她买买买的价值观,实际上是一方在剥削和压迫另一方,在一个家庭里面,一方是处于剥削者,另一方是处于奴役者,这个家庭不会是幸福和快乐的,如果我固执己见不能包容,最终的结果就是家庭不会幸福,也不会快乐,家庭不幸福快乐,我也不可能幸福快乐,终极结果就是双方相互的包容要有让步和妥协。我会接受她买买的偏好,也会影响她我极简生活的方式。在信念松动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还是要把共同的动机找到,只有明确了动机才可以做出选择我们到底是不是要对信念产生松动,有的时候是需要坚持意见,有些价值观是不可松动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判断,我到底是不是在这件事情上,可以妥协的,如果不可以妥协,那么就快速切入到四步法,如果是原则性问题,那就是不可松动的,其实就可以自动的跳过这个步骤,生活的构成是价值观,信念,理论,方法,首先就是按着这个顺序理性的来思考一下,我们需要做什么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