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上午好!我是心理咨询师。今天我们仍然是分两个小组进行,我的左手边为A组,我的右手边到对面**为B组。【F】今天我拆解的片段来自于《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这本书。这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第一次出版,至今不到两年半,已经印刷了17次,足见这本书的受欢迎程度。【A】它被誉为咱们中国的“儿童时间管理宝典”。 合作者之一钟思嘉教授,是台湾的心理学教授,具有30多年的华人教育工作和心理学研究经验;合作者王宏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在大陆地区具有十年以上的子女教育和家庭关系调解经验。所以这本书完全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非常能引起咱们家长的共鸣。【B】如果你的身份已经是家长,你可以从中找到自己困境的解决办法;如果你即将要做家长,这本书可以是一济预防的良药;就算你最近还不打算养孩子,也可以了解一下,为你身边的家长出谋划策,因为今天的家长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几乎都有一箩筐的事情引起头痛脚痛——同时,这本书里的时间管理办法也适用于成人作为自我管理的方案喔,所以您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今天的片段。今天的片段叫“鼓励三段论”。【学习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可以在生活运用,促使对方做一件以前抗拒的事。
鼓励三段论
我们知道鼓励与称赞不同,前者强调的是过程和进步,或者突出的是结果和成绩。鼓励的方法包括以下三句话(鼓励三段论,即美言录)。
(1)描述你所看到的好现象,例如,我看到这个房间十分整洁。
(2)描述你的感觉,例如,我觉得特别开心和舒服。
(3)用具体言辞描述孩子的好行为,例如,你把笔放到铅笔盒里、书都摆在书桌的一旁,真是井然有序。
其中第三句尤为重要,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说出具体的细节,可以问孩子“你是怎么做到的?”要用欣赏和称赞的语气,声情并茂地把问题抛给孩子,他会告诉你具体的行为和做法,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孩子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通过语言质化的,好的行为孩子说得越多,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大家在看完这个片段以后,会不会觉得,这样讲话跟我们平时很不一样,很不习惯啊!【可能的异议及预防性讲解】咱平时希望孩子孩子做一件事情,就直接命令或者要求,对吧?【举例】比如我希望女儿看了书以后要整理好,不要乱扔,我最开始就直接吼她,“不要扔的到处都是!”但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她好像什么没听见,接着还是乱扔。后来我就抓住她做的好的时候,很真诚的说,“哇,我看到你轻轻的把书本放回书架上,房间非常整洁,妈妈感到特别开心,书本肯定也非常的舒服,因为被重重的乱扔到地上书本也会疼啊!你看完书以后,从阳台这边走过去,轻轻把书放在书架上,真的很有耐心喔!”女儿就开心的笑了。几次鼓励以后,她的习惯慢慢就好了很多。
命令和要求的方式,虽然简单直接,但是往往效果都不好,容易引起对方的敌对和反抗,即使对方只是一个孩子,她/他也是一个人,是人就希望得到尊重,而不愿意被命令和要求。所以为了让对方能够愉快的,心甘情愿的去做这些事情,就可以多多运用“鼓励三段论”。这种积极暗示的语言,调动对方内在的成就感和主动性,从而让他愿意主动去做。虽然,刚开始,可能会有点生疏和别扭,但是你真的很渴望对方的积极转变,于是,多用几次自然就养成了新的鼓励习惯。
【分布催化之情景/场景】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是不是也希望孩子更加主动的做作业?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多做菜多收拾房间?希望你的同事准时准点保质保量的完成他的工作任务不要拖拉?或者别的你曾经多次用命令和要求,但是没有达到很好效果的事情?【分布催化之行动指令】请大家思考并想出具体的情景,用一个简短的句子写下来。接下来,请你想一想,你可以怎样运用“鼓励三段论”的方法去实现目标?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写出自己的语言。
接下来用3分钟时间,跟小组内的成员相互搭档,把这些鼓励的话说出来。
最后我们每个组邀请1名伙伴来练习一下专属于她的“鼓励三段论”。
伙伴1:
背景:以前是我负责带孩子做家务,现在我也上班了。老公以前不做家务,现在他也会不固定的做一些家务,比如我出门比较急的时候没有收拾,回去以后发现家里收拾得非常干净,我心里也很感动。
1)描述我看到的现象,或者直接用相机拍摄出他收拾得很干净的屋子或者他做的饭菜。
2)描述我的感觉:“回来有热饭热菜好感动啊”
3)用具体的话描述好的行为:“你做的这个菜这样搭配真的很赞,好看有好吃。下次朋友来你也做这个菜吧。”
伙伴2:
1)描述现象:我在火车上用2个小时看完了《这样读书就够了》升级版。
2)感觉:原来我看书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我感到很自豪。
3)具体做法:在火车上都能摒除干扰、高效看书,那我是不用过分自责,给自己一个安静的下午家里的五本书应该也能很快看完的。
从刚才的练习来看,大家都能够掌握“鼓励三段论”的语言结构了。著名的心理学家迪尔茨说过,“语言塑造了我们的世界”,所以请大家记得回去以后经常运用。让我们养成这种积极暗示的语言,用鼓励的方式,让自己和身边的人愉快主动的做事。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