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图书介绍
各位伙伴,接下来还是由我与大家分享,我是东宝大叔,二个孩子的父亲,我的师傅是李淑敏李老师,她也是我亲爱的姐姐。我今天选择的片段来自于《父母效能训练手册》这本书,作者是著名的沟通专家罗伯特戈登博士,博士曾经连续三次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并被誉为“沟通之父”。这是一本向父母传授与孩子有效沟通技巧,并循序渐进地提出建议,以解决家庭冲突的家教经典,也是一本经受了40多年验证的父母培训教程,它将帮助我们减少家庭战争、少发脾气、不说谎话、不再使用惩罚。
二、阅读原书拆页
介绍完这本书,我们进入今天的拆书环节,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阅读一下原书拆页,读完请举手示意一下。
【拆页选自书籍《父母效能训练手册》P115】
如果父母送出包含以下三部分的“我-信息”,孩子就会更加可能改变他们的不可接受行为:
1.对不可接受行为的一个描述
2.父母的感受,
3.这个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行为+感受+影响)
三、拆书家讲解引导
Ok,我看到大家都已经读完了原文片段,现在再由我来分享下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对孩子传达的这样信息:会对孩子说:
O你不应该那样做
O好孩子不会那样做
o你为什么不这样做?
O你为什么不能听话一点
o你真淘气
o你怎么这么自私
o你应该懂事一点。
(不这样做的坏处)
以上这些以“你字-信息”开头、或包含“你字-信息”的话语,都会被孩子解码为他应该做什么,或是他有多坏,如果这样的信息日复一日的出现,将会对孩子的自尊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并带来终生无法消除的障碍。
(案例)
在我小时候,我的父母经常在我与其他孩子玩耍,并听随他们的建议行动而玩的忘记了及时回家的时候,就会说:你怎么这么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你就去了。当时每每听到这句话都很羞愧和气愤,但不知道如何反抗,之后的很多年当受到邀请或与人同行,都会有个想法在脑子里回响,我是不是又没有主见了,或是为了体现自己有主见而固执坚守自己错误的想法。
但如果我们用“我-信息”的方式去传达,将不太容易激起抵抗和叛逆,首先我们对这件不可接受的行为进行描述,不要去评价它,然后在说出你此时的感受,随后再告诉他们这种行为对你产生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那么 孩子不可接受的行为很多情况下会变成可接受的行为。
比如我的父母或许可以这样对我说:当你在外面玩了很久没回来,我非常的担心,这使我无法安心的把晚餐做完。
四、激活经验
A1
好的,今天现场来了8位伙伴,就以2人为一组吧(分组),我们读过了拆页,了解了“我-信息”的重要和使用方法,那么,请大家回想一下最近一周,你有没有对自己孩子或听到其他父母对孩子说过包含“你-信息”的话语,请在小组内分享(提问)。时间2分钟(邀请伙伴表达案例)
学习者案例:
1、 你怎么回事,还赖在床上不起床
2、你怎么还不吃,等下迟到了,不吃就给你倒掉了
五、催化应用
A2
现在请大家结合刚才分享的案例,按照“我-信息”的三个步骤进行梳理,并在便签上写下
学习者案例:
1、 我今天叫了你三次,我感到有点着急,怕你迟到,路上时间短,会让我担心你路上的安全而无法安心做其他事情
2、 你停下来不吃,我感到很着急,我要等你一起出门,就会上班迟到了
感谢各位的积极参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