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南宁老友分舵第34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教育孩子矫正错误的3个R 学习目标: 用三步骤来矫正错误

开场: [个人介绍]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叫彭丽丽,非常开心能在拆书帮认识这么多爱好读书的朋友。首先,请允许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我自己。第一个标签:在工作上:十年来每天都跟书打交道的图书馆一线工作者。第二个标签:在生活上:我
是一个七岁小女孩的妈妈,这也是我学习《正面管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个标签:在兴趣上:爱运动,最钟情于气排球的短腿女生。[分组]今天我带拆的是1-2,为方便我们接下来的讨论,首先来给各位小伙伴分下组,在我左手边的小伙伴为一组,在我右手边小伙伴为一组。
[图书介绍]我今天带来的拆页是出自于美国教育家简.尼尔森博士的《正面管教》,这本书在美国畅销400多万册,被翻译成了16种语言畅销全球,让数百万孩子、父母和老师受益终生的经典之作。它自1981年出版以来,已经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作者简•尼尔森是一名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她也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创始人。这本书将指导我们如何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和原则来与孩子沟通,从而培养出一个拥有独立思考,自信自律,善于解决问题的孩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个片段,矫正错误的3个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请小伙伴用一分钟的时间阅读今天的拆页,阅读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我一下。         【R原文片段】选自《正面管教》         

   

矫正错误的三个R

1. 承认(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2. 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3. 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如果我们把犯错误看成一件坏事,我们会倾向于觉得自己无能,感到灰心,并且可能会被自己辩解、推托、轻下判断或者好批评——既对别人又对自己。另一方面,当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机会的时候,承认错误就好像变成了一次让人兴奋的探索,“我想知道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自我原谅是“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的第一个R(承认)的一个重要因素。 你注意过当我们愿意道歉时,孩子是多么善于原谅我们吗?你曾经对孩子说过“对不起”吗?如果你说过孩子是怎么回应的?我在世界各地演讲时多次问过这个问题,听众的回答都是一致的。当大人诚恳的道歉时,孩子们几乎总是会说:“没关系,妈妈(或爸爸,或老师)。”孩子可能在一分钟以前还对大人的不尊重行为感到生气和憎恶(而且很可能正是大人应得的),而一旦大人说一句“对不起”,孩子就彻底原谅了。 “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的前两个——承认与和好——为第三个R(解决问题)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氛围。在充满敌意的气氛中试图解决问题绝对不会有好效果。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现在看到,大多数的小伙伴已经阅读完毕。这个片段告诉我们:犯错后我们要转变态度,要把犯错当成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具体可以从下面这3个步骤去做:第一步:承认犯错。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去除完美观念,允许自己犯错,从而坦诚认错。第二步:诚心道歉。当犯错的人能主动、真诚道歉时,我相信可以避免一些事情的恶化,最终赢得对方的谅解。第三步:解决问题。承认犯错,也诚心道歉了,接下来就要解决犯错的问题了,要学会思考以后遇到同类问题,应该如何避免,要从这次犯错中反思学习,这才是犯错成为学习机会的价值所在。接下来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家的故事。我记得上个月女儿的语文考试只得了87分,这是她入学以来考得最差的一次,一看到这个分数,我就火大,我就直接对她吼:“妞妞,你就是一个粗心娃,做什么事情都这么马虎,以后你再这样,就不用上学了。”女儿很委屈很生气的跑回自己的房间。没过多久理性回归大脑,天空飘来正面管教,于是我直接就用上了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矫正错误的3个R,第一步:承认犯错。我走到她房间,跟她说:“宝贝,妈妈犯了一个错误。”第二步:诚心道歉。继续说:“宝贝,对不起,实际上,妈妈小时候也是一个粗心娃,妈妈现在却又这么大声吼你,真的对不起。”第三步:解决问题。因为自己已经承认犯错和诚心道歉,这个时候整个气氛已经变得很好了,我紧接着就跟她说:“妞妞,你当时为什么会做错这些题目呢?”她也弱弱的回答说:“妈妈对不起,我粗心了。”我继续说:“如果下一次再出现类似的题目你会做得对吗?”她回答说:“妈妈放心吧,下次我做完试卷后,我会再回头仔细检查一遍的。”最后我还跟妞妞画了一幅思维导图来研究考试做题的步骤,然后还有如何检查等。在这个例子中,我和妞妞都能把犯错当成一个学习的好机会,最终母子关系也更亲密啦。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激活学习者经验指令:

       接下来,请小伙伴们回想一下自己犯的错误,想想当时您的想法是什么,做法又是什么,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现在给大家4分钟的时间在组内进行分享,待会我也会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他的案例。现在开始。

 

      学习者案例记录:

     有一次我和我老公去买东西,那时候支付宝正好有搞扫一扫送红包的活动。因为我自己的已经用过了,所以就想用他的支付宝,但是他一直告诉我说,他不记得密码啦,然后就一直在那里摁摁摁,看到他不耐烦的样子,我就生气了,激动地对他说:“你不要不耐烦”。不过我当下也不应该这么说啦,大不了换一种支付方式。后面回家冷静后跟他说:“看到你不耐烦,我就生气。现在我跟你道个歉吧,我也有经常对你不耐烦的时候。如果以后再碰到这个问题我们什么解决呢?”然后我老公他就说:“那我以后就更耐心一些吧。”我随后也说:“我以后也不会那么激动生气啦,我也耐心些。”

 

 

      【A2催化应用】

       催化学习者应用指令: 感谢小伙伴的精彩分享。我们都知道,拆书帮强调的是把知识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帮助学习者将知识拆为己用。接下来,我们又想一想,过去你们犯错的时候,当时你是什么想的,又是什么做的,通过今天学习了矫正错误的3个R,在未来你再面对犯错时,你会怎么做呢?请小伙伴用一分钟的时间在便签纸上写一写。待会我也会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他的计划。(这里提醒一下这个计划要求不能仅仅是表决心,而是要具体化,可衡量,并且要有时间节点)。

 

       学习者案例记录:

 以前我会经常就一些小问题与爱人吵架,不管对错,很少主动认错和道歉,也造成了些许的隔阂。通过今天学习了矫正错误的3个R,以后如果再碰到类似的问题,我可以按下面三个步骤去做:1: 当下身段,承认错误,找出错误点。

2.主动与对方道歉和好。

3.就找出的错误点,一起想办法解决,避免下次重犯。

 

 

       感谢小伙伴给我们分享了在未来她是如何运用矫正错误的3个R的,非常好,希望小伙伴们都能通过学习将知识拆为己用。今天我的拆书就到这里,感谢各位小伙伴的参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