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佩吉。开始之前,我先分一下组。两个人一组。
【FAB 介绍】
F:今天我要拆的书叫《即兴的智慧》,作者是在斯坦福大学戏剧系执教几十年的老师叫Patricia Madson,她被称为最会启发学生灵感的老师。书中的十三个练习最初源自Patricia教授的即兴表演课上。后来学生们也把这十三个练习应用在人生中,因为你总要跟别人接触,你有你的剧本,别人有别人的剧本,总要有人需要即兴表演。一句话介绍的话,这是一本鼓励你冒险,鼓励你犯错,鼓励你出丑的书。
A: 这本书现已经被翻译成9种语言,畅销10国。赖声川导演、乔布斯都一致推荐,也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本关于即兴的专业作品。这本书是看起来虽短小,耗时却近20年,因为浓缩是她几十年的精华,经过课堂和企业实践过,易懂操作性强。
B: 那这本书能给你们带来什么收获呢?如果你希望内在变得更幸福、更满足,生活有更多的可能性,工作中能有更多创新想法,那你可能从这本书里取出魔法的钥匙(手势表演),为你开启一个未知的世界(推开门表演),会给你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2个拆页有递进关系,现场2个RIA都体现了各自学习目标】
这两个片断可以说递进关系,第一个片段让你了解观察的重要性及观察更多细节的方法,第二个片段着重于如何通过全身心倾听来观察人。
我们现在花3分钟来看一下第一个拆页,希望10分钟以后,大家的观察欲望被激发,并了解如何对周围的环境观察到更多的细节的方法。
【第1个拆页的学习目标】
我们现在花3分钟来看一下拆页,希望10分钟以后,大家的观察欲望被激发,并了解如何对周围的环境观察到更多的细节的方法。
因为这本书讲的是即兴表演,在滔滔不绝前,我想问一下大家,为什么细心观察对于即兴表演这么重要呢?(可能的答案:会让表演变得更丰富、更多素材更能随机应变、发现更多的美的可能性等)
【预防疑义+不那么做的坏处】
现在你可能会说,嗯,确实,细心观察对于即兴表演确实重要。可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一般做法)
确实,现代生活的节奏非常快,很多人都在工作、家庭几点一线中机械麻木地过生活,很少人真的会慢下来去用心地去观察和体会不管身边的环境也好,人也好。
(这样做的坏处和后果,反例简明例子)
因此,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无聊,没意思,有人说一年到头都不知道做了些什么,而且好像都在瞎忙。做了一阵的工作会觉得不新鲜,就想跳槽。在关系中因为没有细心观察和倾听,都觉得我已经很了解对方,盲目地下评判,导致关系疏远,甚至是破裂。
(回原书拆页,将例子变成明显使用how的正面例子)
确实,如果一成不变的生活,或者只是使劲往前冲的生活,细心观察听起来是劳力费神的事情。但是倘若我们能每时每刻地活在当下,找到机会用心去观察,留意平日你不怎么去注意的细节,对比你以往的知识和经验,你很可能就会在工作中新的乐趣,或者是你所熟知的人原来还有这样那样有意思的地方。停下脚步,生活因为细心观察而多了颜色、细节和乐趣也变得丰满,幸福感就会惊喜地降临。
【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比如今天晚上我是预约了拆书,但是我不知道我是否能过,不知道场子里大家会给我什么样的反馈。如果我只是想着过不过,技能点踩没踩到,而没关注拆书进行的每一时刻,没去细心观察身边的你们,留意平常作为听众注意不到的细节,那我就错过了拆书的乐趣。因为我观察了你们,在你们身上投放了注意力,你们也才真正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这也是原文中,“人生就是观察 Life is attention”的意思。
听到这里,你可能想,嗯,我是想生命有更多的可能性和丰富,也想可以更细心观察,但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带着“寻宝”的好奇心,将注意力从自己转移到外界的环境
1. 用心观察:用你的心来观察,同时,注意你的心的变化,思想的变化。
2. 闭眼描述:观察以后,你就可以开始描述。这里的闭眼不一定是真的闭眼,主要是把视觉从被观察物上隔离或转移。
3. 睁开眼睛
4. 注意细节:再次观察,注意你之前没有发现的细节。
5. 关注现在:不去想过去的事情,不去想以后的事情,当注意跑到过去和以后,再重新将其拉回。
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我从小到大都是一个自我要求很高的人,而且特别想要讲效率,任何事情做之前,我要想这对我来说有没有意义。而放慢脚步观察,没有兴趣。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同步在做事情的,比如看书、看电影、看手机。
可是当我准备这个拆页的时候,我就在想,我都要去讲了,我自己一定要试一下这个方法。
可是当我准备这个拆页抓狂的时候,下了班,从静安寺走去地铁站前,我先对自己说一会儿不要想拆页的事情,开始用心去观察这个我天天上下班路过的地方。我闭上眼睛想我一路会看到的东西,然后就往前走,我感受着风,观察人在移动的时候建筑的变化,抚摸栏杆的材质,感受着我观察感受与之前的不同。出乎意料地变得开心了,快到地铁站的时候,我已经不再想拆页的事情了,我开始在路上唱自己的歌。
【A1】技能点的环节提问和指令清晰,学习者能根据提问中的场景联系自己过往的 具体经验,且加工出如果以后遇到同等情况,可以如何做。
(显像提问)
想想最近你常去的一个房间,你去那里是为了某个目的或者事情,却总是来去匆匆,如果让你描述那个房间却说不出太多细节。你能想到的这个房间是哪里,上次去那里是什么时候,你到那里都做了什么事情呢?
(学习者分享)
花婆婆:我想到就是这个房间,经常来拆书。我一进来就会看桌布,心里评判了一下这个怎么这么脏啊。我就在猜想书屋的主人为什么这样布局。我来这边这么多次,今天是主动观察。我会在想主人有什么样的经历,他为什么做这样的布置啊?如果是我,我会做什么。
(学习者分享)
杰文:我也是想到这个房间,只是我发现我观察的都跟花婆婆不一样,没有太多细节,我观察的都是跟我拆书有关的事情。比如我发现,桌子太矮了。
(拆书家反馈)
嗯,理解。因为一会儿你要拆书了,要即兴表演了,现场观察一下有什么资源我可以利用的。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当时你的注意力全在拆书上了。
【A1+】
根据刚刚介绍的方法,如果再进到这个拆书场,你会跟以往有什么不一样的做法么?
(学习者分享)
晓悦:一开始进来的时候,可能只观察到视线非常方便的地方,其它不方便的地方可能就没有观察。所以还是要先用心,先粗略看一下,再仔细看。我发现新的东西是这个墙上的画,我在想它是画的,还是买的。因为我儿子喜欢画画,家里也挂一些他画的画,所以我会在想这些画怎么画得这么好,是不是印的。
(拆书家回应)
大家有没有观察到一个小细节,这跟咱们第二个拆页有关系的。通常你在乎的东西,是会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晓悦刚刚的这个提问,我追问了下你是不是喜欢花,因为我有一个假设,是不是因为晓悦对花的关注。但后来她说儿子喜欢画,所以通过她观察,你询问,你一下对晓悦就会有更多的了解。包括花婆婆说这个桌布怎么这么脏,我也可以做一个假设,花婆婆对整洁看得比较重。如果我们没有仔细观察,可能你认识一个人十年都不一定了解这些。
通过刚刚的练习,我相信我们已经拿到了细心观察的钥匙,具备了观察更多细节的能力,启动了一部分感官观察人。现在我们要通过全身心的倾听去启动更多的感官观察人。
【第2个拆页的学习目标】
希望第二个片段的学习结束以后,我们都能同时用听觉、视觉、感觉来对诉说者进行完全倾听及观察。
【预防疑义】
看完以后,大家可能会觉得“倾听”这个话题都说烂了,没什么新知。如果只是单独这个拆页,确实会这样,但是让它有个前因后果,也许你看待它的方式就会同我一样变得不同。
我想问大家,不论你在拆书帮拆书、问问题、给苹果洋葱,还是在家里跟老公、跟爸妈,在工作时跟老板汇报工作,你们希望被全身心地倾听么?
你们有想过,为什么被全身心地倾听如此的重要么?
【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
被全身心地听这个需求的背后,是人性共有的“被认可”“被尊重”的需求。说话者一旦觉得不被认可和尊重,就会产生情绪,直接影响或破坏关系。
(一般做法)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忙着表达建议和意见,却没有全身心地去倾听。这在亲密关系中尤为明显,很多争吵都是女生想要倾吐情绪表达一件事情,男生忙着给解决建议,忽视了对方的情绪。
(这样做的坏处和后果,反例简明例子)
如果长期这样的话,说话者觉得对方不在乎,不尊重自己,要么以后就不说了,要么说着说着两个人开始吵起来了。没有良好的沟通,不仅问题得不到解决,两个人的关系会越来越远。
(回原书拆页,将例子变成明显使用how的正面例子)
如今天的片断所说的,倘若在倾听时不给预设下结论或者给建议,只是全神贯注地关注对方讲述时所要传递的,开动我们所有的感观去感受对方的情绪和需求的话,不仅可以得到额外的信息,对对方有更多的了解,当对方觉得被认可、被尊重,有可能给关系带来一个质的飞跃。
那怎么才是带着注意力的听呢,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在繁体的听字里藏着玄机。
今天我们要用的方法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结合第一个片段的知识点以及第二个片段的练习,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步骤:
1. “关注当下”
当下是指此时此刻,不是过去,不是将来。如果在听的时候,我们用过去的经验给对方下结论,我们关注的是自己去了过去。如果我们听到对方的问题想着应该怎么解决,我们关注的仍是自己去了将来。除非对方主动要求解决方案,在很多情况下,倾诉者希望聆听者的注意力是现在的自己。
2. “三觉倾听“
我的三觉现在全面服务于对面坐着的你,很重要的你,来细心观察,注意细节
a. “听“:不仅听对方说的每个词,句子,还有语气
b. “观”:看对方的眼睛,微妙的肢体动作
c. “感“:把自己放在对方描述的情境中,用心感觉对方的感觉
我讲一个例子,今天早上我问Etta ,你觉得 Life is attention 是什么意思。她开始描述今天早上吃花卷的故事,虽然那时候我不知道她接下来要描述,但是我选择忘掉我的问题,只是关注她当下要讲的故事。她说本来她可以用筷子吃花卷,可是后来她选择了用手去触碰花卷,撕开它,把注意力全给花卷。当我认真听她用的词,画面在我头脑里显现,我看她的眼睛开始放光,我知道了这件事儿对她很重要,当她说跟花卷完全在一起的时候,我感觉那种投入的感觉。说实话,我非常享受这个倾听的过程,后来也通过几个问题更了解一个真实和全面的她。
接下来,我们来启动细心观察和侧耳倾听的装备。一起体验一下。
【A3 案例场景】
背景是:
A和B是无话不说的最要好的朋友。他们有一个“岁末数算恩典“的小传统。每年12月份第一个星期天会碰面时花5分钟各自分享这一年一件或多件的感恩的事情,一个人讲诉的时候,另外一个就全身心地听,因为他们答应彼此就算只有5分钟,也要让这5分钟成为最精致的时光。结束以后,2分钟互相点评哪里做得好,哪里可以进一步改进。
目标是:一个人尽可能多的细节倾诉(包括事件,包括情绪表达),另外一个人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对方的现在,并用三觉(听觉、视觉、感觉)倾听。5分钟以后,再换过来。刚才倾听的人变成倾诉方。
每个人都尽量讲满5分钟,我会帮大家计时。
(学习者反馈被全身心倾听以及倾听别人的感受怎么样)分享者:大鹏、杰文、王蒙
(大鹏和拆书家分成一组,分别倾听彼此5分钟后,学习者案例分享 - 大鹏)
大鹏:“当下被全身心倾听的时候,是感觉被尊重的。因为她愿意听你的事情,而且不管你的情绪是什么样的,那在这个过程中,我是蛮享受的。因为我的情绪如果一直被积压,没有得到发泄的时候,我当下不知道怎么得到释放,可是当我跟别人说的时候,说明我这件事情已经得到释怀了,说明我已经去改善了。”
拆书家:“你有觉得我在关注你的当下吗?”
大鹏:“有的,因为你偶尔会加一些提问。提问的时候是一个往深挖的过程,因为有时候你听的过程中,你所听的不一定是对方想要表达的。特别是对方不是很善于表达的时候,你要去挖掘他的真实的需求。如果适时的应和,也是表达倾听者的全身心关注。有的,听觉,视觉都有,而且我能感觉到你在感受我的情绪。”
拆书家:“那你在倾听时,你也有体会到我的感受吗?”
虽然说你逻辑很清晰,你说你很急,其实我也是很急的。当你流眼泪的时候,我的眼睛也红了。所以说这个过程中,你在说的时候,你在过往的经验里已经解决了,其实我听的时候对我也是一种帮助。
(拆书家回应)
爱的五种语言里有一个叫品质时光,品质时光不在乎时间的长短,而在乎那个时间里面你是不是全身心的注意力在对方的身上。
(杰文和王蒙分成一组,分别倾听彼此5分钟后,学习者案例分享 - 杰文,王蒙)
杰文:在我表达所有东西之后,他针对我的问题有了一些分析,而且不断地在鼓励我,说我变化特别大,所以我一下就觉得真的变化那么大么,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好开心啊。还有的话,他的分析就是我现在产生这些想法的原因。我觉得特别棒。
王蒙:其实我和杰文聊过很多次。但是这次的话,他特别有一些比如动作上的一些反馈,让我感觉很舒服。他在关注我的当下,都有在听,在看,在感受。
(拆书家反馈)
其实今天分享的这个步骤是有点适用边界的,本来最好不应该提问。但是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完全都没有提问或回应。那如果倾听者想要分析,就要看被倾听者有没有这个需要。当对方有这个需求,这时候的分析被接纳度就会更高。
------------------------------------------------------------------------------------------------------------------------------------
【A2 催化应用】
我们知道全身心倾听对于身边人是最难的。你能不能想起身边哪个亲近的人,一听他说话就非常不耐烦,可是事后又觉得很内疚?又或者哪个人,一跟他说话就像鸡同鸭讲,一说就会吵起来,如果明天这个人又来到你的面前跟你说话,你想起了今天全心倾听、用心观察的拆书内容,你会怎么应用它呢?你可以用2分钟思考一下,在小组内分享你的应用。
(学习者案例分享)
杰文:原来女朋友跟我讲要去打疫苗的时候,我没有全身心倾听她。我会先夸她一下,因为她是考虑我的身心健康,这是感觉方面的,去感同身受她的出发点。如果面对面,我会看她的眼睛,这是视觉的。那听她的话,会听她的语气,如果她表现得很兴奋,我也会表现得很配合她,我也会表现出我对这件事情也很重视。
(拆书家回应)
大家有没有注意,其实视觉和听觉是为了配合感觉的。如果你听得认真,就会听出语气。如果看得认真,就会看到她的肢体语言。只要你跟她一同频,你们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好。
【结语】
这个世界是偶尔脆弱、却时常美好。不管大家是什么样的背景,每个人都是需要被尊重,被肯定。只要我们愿意去观察,并且去全身心倾听人 - 这个世界最美好的,我相信能让关系变得更紧密,机会也变得更多,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