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Hello,大家好!
我是佳山,这是我的微信昵称,而他又取自我的姓名——崔俊峰,山佳崔,俊美的山峰,故而佳山。
我的经历大家可以从我的微信签名看到,曾经懂业务的的HR,现在践躬行的marketing,永远爱阅读的玫楠纸。这就是我的三个标签。
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和拆书帮。
和拆书帮结缘,是因为我爱阅读。但我阅读的目的是很功利和贪婪的,我觉得阅读一是为了掌握知识,二是为了掌握方法。当你自己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独自倚窗捧卷是可以做到第一点的,第二点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和外力了。
【拆书】拆书,就是我找到的好方法了。古语云,“书非借,不能读也。”我觉得,“书非解,不能懂也。”这里的解,就是指拆解。拆书,就是要你把你吃进去的知识,通过自己的理解、消化再加工吐出来,让这些知识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个生产加工的过程就是拆书。拆书的过程可以是自己单打独斗地学习,也可以由一个拆书家组织一群人一起学习——其效果不亚于一场正式的企业培训。那生产拆书家的地方,就是拆书帮了。
#接开场#
【拆书帮】如果说我们想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老鼠的话,那拆书帮就是一群养猫人,一群志同道合、热心公益,以非盈利为目的的共同研究如何能养出抓住老鼠的好的养猫人。
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来领略下拆书的魅力。
发给大家的片段是选自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邱昭良著述的《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一书。请大家用3~5分钟阅读一下拆页的内容。
很多人刚接触复盘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觉得,这不就是总结嘛!包括我在内。不知道大家有多久没有进行自我总结了。我是很久了。
但这个片段告诉了我们复盘与一般意义的总结之间的不同。复盘不等于总结。
总结的话,可能我们会说,这次这个事情我是怎么怎么做的,(好点的总结可能还会包括),有什么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下次我会如何如何地再去做。回头想想,每次总结其实我们都是漫无目的的回顾,没有既定的套路。
而复盘,却是以团队为单位、学习为导向的结构化总结方法。
不论是我们的工作团队还是家庭,只要他是一个成长型的组织,成员间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促进,对我们个人而言就会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在工作或生活中,对某一特定的事件,按照固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1、回顾事实;
2、分析差异;
3、反思自我;
4、获取经验。
找到未来可改进的地方,不断提升自己和整个团队的效能。
这里我举个自己的例子。
我们公司每年9~10月在高校开学时,都要对新老生开展一次大型户外营销活动——高校迎新。2015年的时候,我还在人力资源部工作,那年因为迎新的压力,公司领导要求,除了生产单位外,其他职能部门也要派人去现场进行营销支援,我们叫做综援。
那年营销综援后,我天马行空地从未来的人力资源市场与危机,商业、工业化、效率和未来,事前的培训,人物角色技能的设定,个人技能的提升,生活和工作的关系六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当然,那时我恬不知耻地称之为复盘。
相信大家对我刚才介绍这六个方面都觉得很发散,有点前后不搭。所以,通过学习了解复盘的定义,我们会发现,什么是复盘,复盘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
接着上面的案例,掌握了复盘的定义后,在本月30日,按照公司的布置,我们团队要对去年四季度营销活动进行复盘总结,我就会按照复盘的定义和方法,做一次真正的复盘:
1.拉上我的团队,大家坐在一起,本着学习提升而非批评指正的态度,进行复盘总结;
2.回顾整个活动的事前策划、事中执行、事后效果。
3.分析每个环节的实际效果和我们预想之间的差距原因是什么。
4.反思整个活动,我们从中学习到了什么经验,下次可以改进的地方是什么。
5.团队中每个成员就自己负责的项目或环节重复上述的三个步骤。
6.向公司领导介绍分享我们复盘的结果。
以上就是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复盘的定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拆书家,我是崔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