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进》 所属活动: 佛山咏春分舵--第N+9次武林过级大会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如何对待时间 学习目标: 找出工作、生活中一件长半衰期的事,并且写下每周或每天具体计划

开场: 大家好,可以叫我Uni。我的自我介绍可以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奇葩。高中时我中途从理科班转到文科班,然后大学在医科大学不学医,拿了一个经济学的学位,工作又彻底转行,做跟大学所学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工作,现在做一个应该是理科生的工作:软件测试工程师。
【分组】今天需要分一下组,大家3人为一组,方便大家组内讨论。
【F特征】今天分享的片段来自《精进 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作者是采铜,是一位心理学博士,他在知乎上回答了网友接近1000个问题,获得差不多50万个赞同,12万次感谢,可见作者本人就是一个很厉害的人。

【A优势】这是一本心智成长类书籍,这类书籍很容易写,但是要写好很困难,一不小心就会写成鸡汤文,而这本书是剖析生活、工作中的具体案例,从理论到实际,给出可操作的方法、工具,实操性很强,绝不是鸡汤文。

【B利益】我们可以从书中学习到如何对待时间、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有效地学习、如何修炼思维、如何正确地努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把片段发给大家,大家2分钟时间阅读,读完之后请举手示意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碎片化和功利性等特点,使得现代人很容易陷入“两个无能”之中,一是“选择无能”,二是“执行无能”:

选择无能:就是指我们很难判断两个事情哪个更重要,比如两本书看哪一本,两个证书去考哪一个。于是就成了布吕丹的驴子,在犹豫不决中寸步难行。

执行无能:就是指我明知道这个事情很重要,但就是不去做。对广大“拖延症患者”来说,往往一个事情看上去越重要,内心的恐惧感就越大,就越容易拖,最后一事无成。

而这些状况,都可能用一条简单的行动规则来改善,我称之为“采铜法则”:

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这个法则暗含着两层含义:

1.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

2. 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个片段之前,先要跟大家讲两个概念

一个是收益值,就是做一件事给我们带来的收益大小,可以是心理、生理、物质层面的收益。

一个半衰期,就是收益随着时间衰减的速度,比如买一件新衣服,可能是高兴3天,而读一本书,收获的知识可能是一辈子 

那么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大致把事情分为四类,如图所示

 

现在生活我们很容易陷入“两个无能”之中,一是“选择无能”,就是不会判断哪件事比较重要其实这种情况比较少,一般是我们知道一些事情很重要但是就是拖延不去做,对于越重要的事情越拖延,这就是所谓的“执行无能”。

 

那么面对这情况,作者给我们的建议是:尽量少做半衰期事情。

一件事情无论收益值高低,只要是收益可以不断积累,就应该去做每天一个单词

 

看上去是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对自己长期有益,也应该去做,如锻炼身体。

【异议】有人会说我们不可能完全这样做的确如此,这里给的建议也是尽量少做不是

有人可能对长半衰期的标准有疑问其实同样的事对不同的人,半衰期是不同的。比如玩游戏,对于一般人是短半衰期的事情,而对于职业玩家,则是半衰期的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请找出一件多件自己做的长半衰期的事情,例如阅读、锻炼、听书;

请找出一件多件自己做的短半衰期的事情,例如没事就玩手机、漫无目的刷朋友圈、无聊就看看淘宝。

请大家选择其中一种事情,组内分享讨论一下,等一下请人分享。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针对长半衰期的事情,请你写出自己以后具体计划,如每周星期六晚上8点9跑步5公里

 

或者针对一件半衰期的事情,请你写出自己以后具体计划,,例如以前每天刷朋友圈20次,以后每天刷朋友圈15次。

 

这两个选择其中一个,写下来。等一下请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