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 所属活动: 龙城分舵第70次活动-家人沟通法宝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描述性赞赏孩子 学习目标: 学会用描述性语言赞扬孩子、与孩子快乐沟通

开场: 各位小伙伴晚上好,今天晚上很高兴有机会给大家做TF1-1的拆书分享。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阿贞,坚贞不屈的贞,女贞树的贞,木头的孩子,森林中一棵坚强的树。三个标签,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师,未来的拆书家。
拆书?拆书帮,什么意思?大家心中是不是有很多问号?
1.关于拆,大家看我手,假设这是一小段破旧不堪即将报废的石墙,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上面有一块小砖头自己很喜欢,你就用手拆下来揣在口袋里带回家,稍微一打磨放在客厅成了一个小艺术品。你这是这是拆墙拆砖。同样的道理
2.拆书,就是你看到书中的一个片段很有感触,就用一定的方法把它记在你的心里,并落实到行动上,也就是将知识转变为内在的能力,从而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这种读书的方法就叫做拆书。所以拆书就是针对成人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没时间、记不住、用不上等问题而产生的一种学习方法。拆书法又叫RIA便签法。
3.拆书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和组织学习的拆书两种。组织学习型拆书就是我们今天现场的这种学习,是拆书家通过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所有的参与者将相关的知识拆为己用。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P182-183

也许你已经感觉到了赞赏性所隐含的问题。除了感觉不错以外,可能还会有以下这些反应:

赞赏可能会让被赞赏的人产生怀疑。(他真觉得我很会做饭?他要么在撒谎,要么就是不懂美食。)

赞赏可能导致否认。(总是光彩夺目?---你没看见我一小时以前的样子。)

赞赏可能会带来压力。(我下次开会该怎么穿呀?)

赞赏可能会让我们关注到自己的弱项。(才华横溢?开玩笑吧?我连把表上的数字加起来都还不会。)

赞赏可能会引起焦虑,干扰他们的行动。(我再打不出那么好的球了,现在我真的有点紧张。)

赞赏还可能会感觉被控制。(这个人想从我这儿得到什么好处吗?)

我记得在赞赏自己孩子似的遭遇。他们拿过来一幅画给我看,问我:“画的好吗?”

我说:“多好的一副画呀!”

他们问:“怎么好了?”

我说:“怎么好?多美啊!---太漂亮了!”

他们说:“你根本不喜欢。”

我越是表达我的赞赏他们越不领情,我真搞不懂他们反应为什么会这样。

参加了基诺特博士的前几次课程后,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我越表扬孩子,孩子越拒绝。他告诉我评价事物的词语比如“挺好”“真美”“太妙了”会让孩子产生和我们刚才练习里一样的不舒服的感觉。最重要的是我从她那里学到了有益的赞赏来自两个方面:

  1. 描述他所看到的

  2. 描述他所感受到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今晚上我给大家拆的书叫《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本书的作者美国的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合著的,二位女士这都是国际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本书曾经荣登《纽约时报书评》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本书的核心是为读者提供一种建立在平等、相互尊重基础上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和沟通技巧。

    现在请大家用3分钟时间,阅读手中的片段(两个标注“箭头”中间的部分)。有读完的伙伴,可向我举手示意。好,时间到,没有读完的伙伴没有关系,跟着我的讲解走就行。

今天分享的便签主题是:如何描述性赞赏孩子?描述性的赞赏胜过评价性的赞赏。因为孩子听到描述性赞赏后就能够欣赏自己。描述性赞赏的步骤:1.描述你所看到的;2.描述你的感受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看到这个片段,我想起自己自己的儿子小时候比赛跳绳的事情。当时学校让小朋友学习跳绳,我就在家里教他跳,等他能跳五六个时候,我很开心,就给他大拇指:“儿子真棒,一下子能跳这么多,太棒了!”可是第二天从幼儿园回来再也不跳绳了,儿子沮丧地说:“妈妈骗人,别人都比我跳的好”。我当时无言以对。看到专家的建议,我才明白,“非常棒、很好、真美”这类词汇都是评价性的赞赏,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压力或者感觉被否认等不良感受。作为父母,要给孩子内心真正的支持,要要将赞赏从评价性改变为描述性赞赏。这样孩子的内心会有很好的感受从而带来良好的行为

这个周末孩子回来,我很希望他把自己的房间书桌整理干净。我会到他的房间里面,先观察一下,哪里整理的比较好。比如他把废纸、酸奶瓶放在了垃圾桶里,我会说:“儿子,我发现今天你把废纸、酸奶瓶及时扔进了垃圾桶,桌面以前清爽多了,我很开心。”相信孩子听到这样的描述性后,内心就能够真正的赞赏自己。

我来小结一下:用描述性赞赏,更能激发孩子内心对自己的赞赏。步骤1.描述你所看到的;2.描述你的感受。这个方法不仅适合于赞赏孩子,也同样适合于成人沟通,我们回去都试试吧,相信会有惊喜!

关于RIA的总结。R片段,I,我的总结,A1过去的经验连接,A2将来的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