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学会和陌生人说话》 所属活动: 西安古城分舵第73次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巧妙的指出他人错误 学习目标: 能够在顾及他人面子的同时指出错误

开场: 大家好,我叫余若愚,名字来自于苏轼的文集“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我用三个标签定义自己,第一个是终身学习者,乐于接受并学习新的知识和能力;第二个是斜杠青年,本职是一名工程师,也兼职做过销售、游泳教练、论文编辑、简单笔译员等;第三个是游泳达人,既在长江游过、也在太平洋和南海游过,我喜欢水带来的那份清醒与安全感。我希望能在拆书帮和一群正能量的小伙伴们一起拆书学习,并从中获得能力和认知的提升。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介绍拆书帮】

   “拆书”不是把书给撕开,也不是把书的内容打乱。“拆书”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论,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方法。很多人宁愿去听高昂费用的培训,也不愿意看书。他们觉得很多书的内容读了记不住,记住了理解不了,理解了用不上。但实际上很多培训的内容都是来自于各类的书籍中,培训师做的是把书籍的文字转化为大家能够听得懂的内容。针对这一情况,赵周老师提出了“拆书”理念,它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把书本上的知识联系到学习者的经验,继而让学习者规划出具体的运用,最后达到能让学习者将知识内化为技能的效果。拆书学习方法分为个人学习RIA便签法和组织学习法。RIA便签法包括阅读原文片段、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个片段的内容、联想自己的过往经验和规划具体运用,通过这一方法,使得学习者能达到读书相当于参加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是由拆书家带领大家,把书的内容加工成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大家把书拆为己用。“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以各地的拆书帮分舵形式为基本组织。它是公益性的青年自组织,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R阅读原书拆页】

   今天要拆解的拆页选自肖斌的《学会和陌生人说话》。下面请小伙伴花2分钟左右的时间仔细阅读一下原书拆页,读完的小伙伴请给我个示意。

原文片段:

面子是人一生的照片,错误是照片上的灰尘。有时,人难免因一时糊涂做出一些不适当的“错误”的事。遇到这种情况,指责别人就需要适度:既要指出对方的错误,又要保留对方的面子。这种情况下,如果轻重把握得不适当,或者会使对方难堪,破坏了交往的气氛和基础,或者可能因此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谁都不愿意把自己的错处或隐私在公众面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就回感到难堪或恼怒。因此,在交际中,如果不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一般应尽量避免触及对方所避讳的敏感区,避免使对方当众出丑。必要时可委婉地暗示对方已知道他的错处或隐私,即可造成一种对他的压力。但不可过分,只须“点到为止”。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刚才大家读完了原文片段,片段主要讲了面子与错误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的指出错误。杜月笙说过“人生要吃三碗面,人面、场面、情面”,其中这人面就是指的面子。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这面子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是一个人自尊与尊严的体现。

但是生活中我们指出他人的错误或者隐私的时候,无论是出于好心想帮助对方,还是出于一时的愤怒,往往没有考虑说话时的场合,以及说话的方式,无意之中就会伤及对方的面子。这样即使是出于好心,对方也不见得领情,甚至适得其反。

    因此在给对方指出错误的时候,既要能让对方明白,又要照顾到对方的情绪、面子。在批评之前,先考虑当时的场合,如在公众的场合,可以采用委婉的暗示让对方明白即可,说话点到为止,避免触及对方的痛点,这样才能达到既指出了错误,又避免对方有抵触的反应。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接下来谈谈我自己和此有关的一个教训。上个月的一天晚上我和我太太在她店里聊天,当时店里还有几个她的朋友。当天白天因为我太太在与客户的沟通上显得太急切了,结果损失了一个大客户。我当时得知这个事情之后,说教的毛病就犯了,就直接指出了她的问题,甚至说“你这样沟通的话,顾客来一个丢一个。”当时没有考虑到她的朋友也在,语气上也颇为强硬。我的初衷是为了帮她,本以为她应该能接受,结果她听完之后,反而生气了,同时还说:“我就这样的,下次还是会这么沟通的。”本来我是出于好意想帮她分析问题,结果因为我没有考虑到当时她听完话的感受,更没有顾及到她的面子,不仅没有达到让她吸取教训的目的,结果适得其反。


A2催化应用】

    下周我和我太太讨论她沟通上存在的问题时,我会选择只有我们俩的场合,心平气和地跟她说:“你看,如果你再遇到这样的顾客,换一种说话方式,是不是顾客就不会问完价格就走了呢?比如你可以这样说‘我说产品怎么好,那也是没有用的。只有试过了才能感受出来。这样你可以先试试。’这么说的话会不会好些呢?”



    在指出他人错误时,不能总是从自己角度考虑,自以为是为别人好,却无意识地伤了他人自尊。而应该根据说话场合及与对方的关系亲疏,考虑说话的方式方法,能够在指出问题的同时还照顾他人面子,避免“好心办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