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 所属活动: 9月2日下午|闵行|与金秋9月相约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有效倾听的方式 学习目标: 学习有效倾听的四种方式,能够在生活和工作做到有效倾听

开场:
(开场)大家好!我叫温馨。我用3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第1个标签是好奇心强,第2个标签是喜欢分享,第3个标签是迫切想提高自己的表达力。
(图书介绍)今天我向大家分享的书是《沟通的艺术》,作者罗纳德B阿德勒、拉斐尔F普罗科特。本书已经是修订第14版,广受读者欢迎。沟通是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必不缺少的事情。如果沟通不当可能造成气氛尴尬不知如何收场,就像一次朋友问我她买的衣服好不好看,我直言说:“哦,这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对方虽然没说什么,但是我看出她不太高兴的表情,顿时我觉得气氛好尴尬,后悔不该这样说。如果你也有沟通问题的困惑,相信《沟通的艺术》这本书绝对是可以解惑的书。书中内容分三部分,看入人里、看出人外、看人之间,将沟通的艺术步步剖析,而且书中还穿插电影电视剧情举例,描述沟通在各种关系中如何运用,易于读者理解。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应对有效倾听的挑战

读到此处你可能会觉得要做到良好的倾听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不过幸运的是,如果拥有正确的态度和技巧,你也可以把倾听做得很棒。以下将提出一些具体的做法。

少说话

季蒂昂的芝诺( Zeno of Citium,古希腊哲学家,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编者)说得最简洁:“我们生来有两个耳朵,却只有一个嘴巴,就是为了让我们多听少说。"如果你的目的是要了解说话者的意思,那么你就要避免自私地抢夺说话者的舞台或一味地转换话题发表自己的想法。当然,少说话并不表示你应该保持绝对的沉默。给出反馈是你澄清理解和获取新信息的重要方式,问题是我们大部分的人在真正需要倾听别人的时候仍然说了太多的话。在很多的文化中,其实都认为倾听和说话是具有相等价值的。( Carbaugh 1999)

摆脱注意力分散

有一些分散我们注意力的刺激来自于外在环境,包括电话铃声、收音机和电视机、朋友的随时造访,等等;还有一些来自于内在的心理因素,包括心田被其他事情所占据、肚子饿,等等。所以当你面对重要的信息时,尽可能地消除那些会让你分心的内在和外在的干扰是很有必要的。这可能意味着关掉电视,关闭手机,换到安静的房间以使你不受电脑诱惑,不必牵挂桌上未完成的工作,不再眷恋柜子上的食物等。

不要过早评断

很多人都知道在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之前不要过早下评断的道理。虽然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常识,却还是很容易会犯这样的错误。例如,武断地批评别人,还没听完别人的话就先做评价等。当你不赞同别人的说法或是当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反击回去的确是一个强有力的方式,但是当别人对你提出一些真诚的忠告时,试着去了解这些忠告与事实其实对你更有利。再者,即使没有任何批评和歧义,我们也倾向于根据第一印象去评估别人,作出完全不合理的仓促评断。综合以上负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正确的学习方向,那就是第一步先倾听,确定你真正了解所有的意思之后,再去评论。

寻找关键意思

我们很容易对一个夸夸其谈的说话者失去耐心,因为我们似乎抓不到他说话的重点,或者说他可能根本就没有重点。无论如何,大部分人说话还是有一个中心思想的。因此,你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思考速度比对方的说话速度更快的能力,这样或许你就可以从听到的一大堆言词中摘录出核心的意思。如果你不能指出说话者想要传达的意思,你可以使用一些不会得罪对方的问话、解释等反应技巧来澄清。接下来我们就要说明这个观点。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日常沟通中,不仅有输出信息,还有输入信息,那么倾听是最普遍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输入信息方式。倾听不同于听见,倾听是解读别人说话信息,一位好的倾听者是会留意对方的表情、神态。无效倾听有许多种,比如听话时频频微笑点头,实际上只是在做听得动作,有时听一听把沟通主题引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上,或是只选择自己喜欢内容听,有时听对方讲5min却不知所云而放弃倾听,缺少耐心也不想思考对方表达的中心意思。从而沟通出现障碍,严重则影响双方关系。

HOW那么如何做到有效倾听?

1、 少说话,不要抢夺话语权,但也不是指要绝对沉默,适当给予反馈;

2、 摆脱注意力分散,消除内在、外在干扰;

3、 不要过早评断,急于下结论容易犯错误;

4、 寻找关键意思,如果不能get说话者的点,那么可以通过提问来获得。

 以上几个有效倾听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中适合的,不一定要全部使用。当然不是所有信息都要做到有效倾听,比如背后说人坏话、八卦等。

    下面分享我自己使用以上几个方法的案例:

一次在工作中要解决一个技术难题,偶然的机会接到一个推销原料的电话,我一般对推销电话都比较排斥,没等回访说完就急于表达不需要,但这次我做到有效倾听,少说话、集中注意力,听他在电话里讲解原料的筛选、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合规性以及此原料的应用。在他讲解过程中我也没急于做判断,当了解到此原料的应用(寻找关键意思)正好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于是感慨幸好这次做到有效倾听,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下面请各位小伙伴回想一下近1、2周没有做到有效倾听的例子,可以是和家人、朋友、客户、领导,要求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请写在便签上。2人一组,小组讨论。给大家5min的时间。(逐字稿)

时间到,有没有小伙伴分享?

案例分享杰文:

    这周三领导来找我,恰巧我不在位置上,当我回来时领导已经等我20min。领导笑笑说:“你的椅子挺舒服。”我很抵触,认为领导话中有话,过早对领导的话做出评断。

A2

    感谢杰文小伙伴的分享,下面请小伙伴拿出便签纸,应用有效倾听的方法写出自己将来的行动规划,要求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时间1-2min。(逐字稿)

时间到,有没有小伙伴分享?

案例分享杰文:

    下周见到领导同领导谈话,等领导把话说完,不过早的评断,对于不明白的地方及时提问。

 谢谢杰文小伙伴的分享,我今天的分享到这,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