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进》 所属活动: 拆书帮西安古城分舵第69次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快与慢,把时间花在该花的地方 学习目标: 学会从两个维度,判断自己要做的事的价值和收益

开场: 各位爱学习的伙伴,大家好,欢迎来参加拆书帮现场学习,我是本次拆书家,少侠。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学习者!

在开始学习前,我们先分个组,待会学习中要分享讨论。那我们跟自己左手边的人一组,两个人一组。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在场的有人在用知乎这个学习平台吗?本书作者采铜就是一个知乎大牛,在知乎上被评为最具有知乎精神的大牛。他在知乎上贡献了950回答了950多个问题,获得了近50万次的赞同,11万5千多的感谢。他自己不断精进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这本书的核心提出了有效的提升自我的方法,从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等七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精进前行的路径。今天我跟大家的分享是在 学习对待时间 这个板块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

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我称之为“收益值”;

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只关注到一件事情在发生时带给我们的即刻的好处,而忽略了这一好处是否可以持续下去,产生长期的效果。比如打游戏,玩游戏能带来很多的愉悦感,但一旦停下来,愉悦感就迅速消退了。于是为了我寻求强烈的愉悦感,我们会继续玩,所以玩游戏对大多数人就属于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再比如观看综艺节目,也是同样的。(男生打游戏,女生看视频,很普遍的现象)


根据收益值和收益半衰期可以把事情划分为4个象限。

(1)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

(2)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

(3)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

一组技能练习;

(4)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观看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刷微博;

反躬自省一下,可能会发现,我们平时最喜欢做的、做得最多的,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其次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而另两类长半衰期事件,我们或者做得很少,或者做得很不情愿,或者不具备做的条件。

 

这使得我们不自觉地陷入了一个短半衰期的沙坑之中。在沙坑里,我们总是一次次地把沙子抓起来,但刚获得一点快感,沙子就已从指尖滑下,我们不得不重新来过。即便这个过程重复再多次,我们还是得到相同的结果。

建议:尽量少做“短半衰期”事情。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简单总结一下:关于如何判断一件事是否值得做?

作者给出了两个衡量的维度:收益值和收益半衰期。(简单来说,就是评判做这件事有什么收获和好处,这收获和好处能维持多久),然后综合考虑,你要做的事,是属于这四个象限的哪一个?跟史蒂芬柯维的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划分很像,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呢?


是能帮你看到现在去做某件事的价值,而且这价值能持续更久的话,你会更有动力去做,而不是着急去娱乐或者做简单的事。


作者最终给出的建议很精炼: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作者的建议更是把值不值得做,重点是看:做了这件事,好处能持续多长时间?


那种晚上聚会吃火锅,可能还没吃完就自责,或者吃太多撑着自己了,晚上回家也难受,那价值和快感就在刚吃的那十几二十分钟。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现在请大家小组分享,回顾自己最近这2-3天做的事情分别属于哪一个象限?

稍后我们请每组一位朋友分享4个象限各一件事情。


高收益长半衰期: 拆书学习、参与培训

高收益短半衰期:看电影、追剧、吃火锅聚餐

低收益长半衰期:撸铁健身、重复练习一些技能

低收益短半衰期:下载大量电子书但不看


A2

好的,那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判断一件事情值得做,通过衡量一件事情的收益和收益衰减速度,尽量减少做那些很快收益就衰减为0的事情。


接下来,请大家对自己未来3天要做的事情进行划分,在便签纸上列出自己要尽量少做的“短半衰期”的事情,随时提醒自己,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做更有价值,价值更持久的事。


谢谢大家的陪伴,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欢迎大家更多更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