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促动》 所属活动: 拆书帮武汉珞珈分舵街道口练武场4.20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促动 学习目标: 学习SHARE模型

开场: F:《促动——激活团队能量的领导力新法则》的作者段泓冰为国际促动师协会(WFA)中国会长,曾任世界500强企业大学负责人。本书通过详细的实战案例讲解了提升领导力的十种促动技术。
A: 本书作为促动师职业能力证书课程指定参考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理论+案例,每一种促动技术,都会先从概念技术层面做详细的介绍,再给到详细的现场案例帮助理解以及细节的把控。
B: 通过这本书十种促动技术的学习,能让我们收获团队建设、团队沟通以及团队效率、创造力提升的各种有乐趣又有效果的方法。并且,这些方法不仅仅用于工作和管理中,甚至还可以用于家庭教育、家人相处、朋友聚会等等场合,一切都由你自己去开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如何才能"对事不对人"地给予反馈呢?我们可以应用"SHARE模型"四步反馈过程,具体如下:
S:Situation,实际情况——提供一个容易意识的“时间地点”。
HA:How it was Approached,怎样观察到的——描述观察到的确切行为。
R:Result,结果——描述行为的重要性,它所作出的贡献或造成的损失。
E:Expectation,对将来的期望——将反馈者需要巩固或改正什么样的行为。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预防性讲解:片段分别从正面反馈和建设性反馈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了“SHARE模型”的具体要求。
看完片段,可能有人说,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通常都是就事论事啊!然而,我们在与他人的反馈中所谓的就事论事通常都是没有事实,只有评价,比如常常会说,我觉得这个事情你应该怎样怎样……或者说,你的方案很棒!如此就事论事,即使是正面的反馈,对方也不知道究竟自己的方案好在哪里。建设性的反馈就更不用说,没有具体的事实陈述,不但不能令人服气,甚至还会导致反感。
片断讲解: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SHARE模型”四步反馈法。一句话概括就是要列举出不带评价的、具体的事实,最后给出建设性的期望。其流程我用这张图把它简单归纳一下:S是具体的情境,时间地点;HA描述观察到的确切行为,我观察到……,我看到……,记住,核心是陈述事实,没有评价;R为结果,描述行为作出的贡献或者造成的损失;E则是期望对方需要巩固或改正的行为。
案例: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可能会比较容易理解。背景是这样的:我们店常需要送货,于是给店里小伙子配了电动车,电动车在负一层有统一的放置区域,但小伙子为了方便充电且方便取用,总是习惯性摆在门口,多次提醒都无效,特别影响店面形象。我想到SHARE模型,可以这样跟他做一个建设性反馈让他更容易接受:
第一步S明确情境:今天在店里
第二步HA描述观察到的行为:我看到你把电动车停在了店内门口处,一直从9点到中午出去送货。
第三步R,结果:大多数客户在进门的时候都会受到阻挡,要绕过车进门;车还挡住了客户上楼的楼梯;车上的泥水流到地上弄脏了地并让客户踩到。
第四步E:期望:我期待你能从现在开始,每次不用的时候把电动车停到指定的地下停车场去,充电的时候移到店外隐蔽一点的地方。让我们的整体形象和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好的体验。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听了以上的案例,我想请各位花一分钟的时间想一想,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诸如会议讨论、指导下属、教育儿女、家人沟通,你会涉及到哪些场景需要给别人正面的或者建设性的反馈?请加工出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你今后可以在该情境下用到SHARE模型去进行建设性的反馈。接下来分小组分享你的具体计划。
鑫磊:要求下属完成的一个工作报告,没有按我的要求完成,我将这样沟通
小张,今天早上我收到你的项目计划的邮件。
我看到计划里面包含了一二三,缺少了四五
缺少的这几项,客户无法清晰了解我们的竞争优势
我希望在今天下午五点之前,能收到你重新修订过的计划